(共17张PPT)
桥
第二课时
12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022年秋
小说《桥》向我们展示了哪三个情节?
山洪暴发
组织撤离
祭奠亲人
复习回顾
读第7—23自然段,思考:在慌乱的情况下,老支书是如何组织大家撤离的?画出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
合作探究
组织撤离
7
8
13
14
11
9
10
12
临危不乱、心系村民
镇定、果断
坚持党性原则
威信极高
比喻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比喻
愤怒
不徇私情
深爱儿子
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说一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形势危急
站在党员的角度:沉着无畏、不徇私情
站在父亲的角度:对儿子的爱
拟人
读一读
读老汉的话时,停顿要干脆,体现老汉处理危机的果断。
合作探究
祭奠亲人
读第24—27自然段,小说最后才点名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这些写有什么好处?
出乎意料的结尾,更能震撼人心,烘托老支书的光辉形象。
读一读
读最后两句时,语气沉重,语速稍慢,两句间停顿要略长,声断意不断,体现悲痛和深深的敬意。
这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老汉形象?
临危不乱
心系村民
镇定果敢
威信极高
坚持原则
不徇私情
沉着无畏
深爱儿子
……
这篇小说以“桥”为题有怎样的深意?
党员
群众
希望
桥
生命
责任
桥
山洪暴发
组织撤离
祭奠亲人
老支书
临危不乱
不徇私情
……
镇定果敢
结构梳理
这篇 写了一位老支书,面对汹涌的洪水,镇定指挥,组织村民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临危不乱、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 。
忠于职守
桥梁
小说
主题概括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 )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3.他像一座山。( )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一、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拟人
比喻
课堂演练
二、小说《桥》赞扬了老支书( )
B
A.危险来临时沉着稳重,果断指挥,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B.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C.在洪水到来时,找到了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桥。
三、这篇小说为什么以“桥”命题,而不用“老支书”或“一位老汉”来命题。
“桥”具有象征意义,是把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纽带,是危难时刻老支书为群众抢得生机的希望桥,是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生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