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PPT】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15 金色的鱼钩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PPT】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15 金色的鱼钩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6:5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
15
金色的鱼钩
2022年秋
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松潘草原
红军长征途中穿越的地方。位于四川省,纵横300多公里。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气候变化莫测,环境极为恶劣。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青稞 威胁 收敛 搀扶 抽噎 瞻仰
搪瓷碗
liǎn
chān

xié

zhān
táng
默读课文,根据小说的情节,本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第1、2自然段)写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我们”三个病号以及老班长称呼的由来。
(第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我们”三个病号吃,而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第23-33自然段)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我们”心情无比悲痛。
(第34自然段)“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让“鱼钩”精神永放光芒。
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吧。
互动课堂
这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小说。默读课文,说说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再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任务一
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说说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和蔼可亲
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饱经风霜。
外貌描写
的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细心
关心战士们
的老班长
的老班长
从那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关心战士们
的老班长
舍己为人
的老班长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的老班长
任务二
圈画课文中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
这是真的吗
老班长用善意的谎言来稳定大家情绪的举动,令人感动。
动作描写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说谎
语言描写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令人感动
老班长要优先保证伤员的营养,但自己的身体也不能垮掉,于是强吃下这些难以下咽的鱼骨头。
动作
描写
吃鱼骨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他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怕苦,不怕难,哪怕牺牲自己。
坦白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语言描写
艰难
钓鱼
找鱼饵
找野菜
关心战士
不怕吃苦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语言描写
对比
只有战友,没有自己
命令
心理描写
沉重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等了好久,还不见鱼上钩。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扯起钓竿,还是空的……
心理描写
焦急
我们钓鱼尚且不易,何况老班长……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临终之际仍不忘嘱托战士走出草地去
牺牲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党的任务。
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金子和鱼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金子是宝贵的,而老班长的精神同样是宝贵的。鱼钩上闪烁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指的是它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
作者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意?
金色的鱼钩不仅仅代表着老班长一个人的精神,更代表着红军的精神。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
永远怀念
照顾病号
壮烈牺牲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结构梳理
作者抓住人物的___、__、___、等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____崇高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鱼钩闪烁着金色光芒的含义。
动作
神态
语言
老班长
主题概括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拓展延伸
( )的鱼钩 ( )的声音
( )的任务 ( )的毅力
金色
响亮
艰巨
惊人
课堂演练
一、填写适当的词语。
二、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向来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的人讲解金色鱼钩的故事。
开头: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这里。我是这次的导游小明。现在呈现在各位面前的这一枚锈迹斑斑的鱼钩,有一个特殊的来历。
中间:(用简单的话概述课文中故事)
结尾:正因为有了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它才被陈列在这里。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