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PPT】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23 月光曲(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PPT】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23 月光曲(第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6:5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月光曲
第二课时
22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022年秋
作者是怎样将一首乐曲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呢?我们继续来学习。
朗读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轻柔、舒缓
旋律变化,气势增强
骤然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节奏 悠扬舒缓 气势增强 高昂激越
乐曲美妙的意境使兄妹俩都陶醉了
读一读
跟随音乐的旋律朗读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要根据乐曲旋律的三次变化读出不同的节奏。
断断续续的琴声
悠扬舒缓
月光曲


兄妹对话
气势增强
同情穷苦人
再弹/创作
纯熟
情感深
高昂激越
结构梳理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 》的传奇故事,表现了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 和 ,也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 。
月光曲
同情
热爱
卓越的才华
主题概括
余音绕梁 异曲同工 行云流水 高山流水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靡靡之音 弦外之音
阳春白雪 高歌猛进 歌舞升平 四面楚歌
与音乐有关的成语
拓展延伸
一、《月光曲》为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2)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3)海面波涛汹涌
课堂演练
二、文中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见过的景象
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这也衬托出贝多芬弹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