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
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
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
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1一2
小题。
实验船川
核心触
图1神舟十二子返四轮
阁2在太空支行的空间治
1.下列各项中天体的数量为
①发射场上的云②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
③外太空的陨石
④舱内的航天员
A.1
B.2
C.3
D.4
2.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彗星
B.极光
C.流星
D.磁暴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
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图3),农民可以自用,也
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
上网”。据此完成下面3一5题」
3.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
图3
A.占地面积小
B.发电效率高
C.受天气影响小
D.环境污染小
4.“光伏扶贫”卖给国家电网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高一地理试题
第1页共10页
5.下列地区最不适宜推广“光伏扶贫”的是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
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
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内。图4示意免耳果化石,图5示意地
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6一7题。
于令时间,白万年
笔四纪
3.6
斯新近纪
古近纪
56
白里纪
14
休罗纪
三纪
二纪
2型
万洲纪
泥盐蛇
250
480
图
图5
6.在青藏高原上发现兔耳果化石,说明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壳运动是
(
)
A.下降运动
B.上升运动
C.没有运动
D.东西方向运动
7.该古植物群生存的地质年代
(
A.被子植物繁盛
B.爬行动物盛行
C.联合古陆开始形成
D.两栖动物出现
2020年11月10日,我国研发制造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
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28日,成功完成万米海试的“奋斗者”
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胜利返航。图6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7为“奋斗者”号载
人潜水器出水瞬间照片。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8一9题。
岩溜
②
地核
地慢
图6
8.“奋斗者”号下潜至深度1千米的过程中,观测到的现象有
A.海水密度增大
B.海水温度基本不变
C.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增多
D.海水能见度变高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10页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A 2.C 3.A 4.D 5.C 6.B 7.A 8.A 9.D 10. C
11.D 12.C 13.D 14.A 15.A 16.C 17.C 18.A 19.A 20.B
21.D 22.D 23.C 24.D 25.B 26.A 27.C 28.D 29. B 30.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6分)白天同纬度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夜晚同纬度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海陆间昼夜温度的差异会引起气压差异,产生海陆风,全年皆可存在;而福建和台湾省分别处于台湾海峡的两侧,因此白天和夜晚的风向皆有差异。(每点2分)
(2)(4分)作图如下
(3)(4分)塑料薄膜可阻挡地面辐射向空中散失;会增强膜下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果。
32.(1)(6分) 海陆间循环 城市范围内植被减少,含蓄水源能力下降;城市地面硬化后,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大。
(2)(4分)利用废旧石材作为材料,经济、环保;对雨水具有很好的渗透、过滤作用;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
(3)(4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等。
33.(1)(6分) 落叶阔叶林 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秋季开始下降。
(2)(6分)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期,植被覆盖度出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7—9月份玉米等作物处于生长期,植被覆盖度也再次出现峰值。(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