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3 17: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渤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二册第一章逐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卿,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月12日至14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光临”我国上空,英仙座流星雨的母体是周期为133年绕太阳公转的斯咸夫特一塔特尔彗星。据此完成1-2题。
1.英仙座流星雨母体所在的天体系统最低一级为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到达地面的流星体较少,大部分被燃烧殆尽,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有大气层的保护 ②地球质量较小
③地球有液态水 ④流星体质鞍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0年9月15日,由NO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下图是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3~5题。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空气质量指数 ④光可见范围
指数 (小一大) 适宜收听程度 (适宜一不适宜) 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小一大) 空气质量 (差一优) 极光可见范围 (小一大)
3.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4.图中显示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
B.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C.目前太阳活动处于高发期
D.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5.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不会明显变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不同地质年代会形成不同的地层和生命。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的化石或动物,按照形成的地质年代,由古及今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7.与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的时代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根据汤加地质服务局消息,汤加主岛以北一座火山在过去48小时内喷发了8次。过去10天,该火山持续喷出熔岩,并形成大量火山灰(见图甲)。图乙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汤加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关于乙图中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为生物圈
B.②是由岩石圈组成的
C.②包含软流层
D.②在大陆处较厚,在大洋处较薄
读三种力作用下的凤向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关系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丙>乙
11.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该示意图表示的风向可能出现在
A.加拿大高空 B.澳大利亚近地面
C.阿根廷高空 D.俄罗斯近地面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的内容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表示太阳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
A.白天①较强,夜里②较弱
B.白天①较强,夜里③较弱
C.白天②较强,夜里④较弱
D.白天④较强,夜里③较弱
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主要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其大大缓解了北方地区冬春季节蔬菜供应问题。北方地区的传统日光温室一般只有一室,采光面朝南,如图1所示;当地改进后的日光温室,如图2所示,又称阴阳型日光温室,在传统温室(即阳棚)的北侧再建造个采光面朝北的温室(即阴棚),两个温室共用一堵后墙,后墙上设置通风口以保证两个温室相通。据此完成15~16题。
15.日光温室可以保温,是因为透明膜
A.阻挡了短波辐射 B.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C.阻挡了长波辐射 D.吸收了长波辐射
16.在北方春季的白天,为加强棚内空气流通,常常将上下两个通道都打开。此时
①通道1气流向南流 ②通道1气流向北流
③通道2气流向南流 ④通道2气流向北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大气层垂直分层的其中一个分层。读图,完成17~18题。
17.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我国空间站就在该层 ②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
③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⑤气压高、密度大、氧气充足 ⑥天气晴好、能见度高,利于飞机飞行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8.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该层气温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爱德华·利纳克尔发明了一套能在干旱条件下适用的灌溉系统。此系统将空气输送到一个地下管道网络,其中的水汽(尽管很少)得到充分冷却而凝结,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读部分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系统主要干预图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②⑤⑥ B.③⑤⑥⑧
C.④⑤⑥⑧ D.③④⑦⑧
20.适宜推广该系统的千旱地区,图示水循环环节⑦往往规模过小或消失,主要原因是
A.环节①量过小
B.没有环节③
C.环节④理论值过大
D.环节⑥⑧量过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7月23日,由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组织举办的“2022第十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中国(山东)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简称;太阳能展)”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太阳能展”以“金色阳光清洁能源双碳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现场分为光伏、太阳能十多能互补、智慧储能、产学研和金融等展区,吸引了国网、隆基、华为、创维等全球500多家能源领军企业参晨其中,世界500强企业7家,世界500强能源企业22家,全球前50强光伏企业有40多家参展,参会,前20强光伏组件企业全部参展。下图示意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上由 向 增加,其中高值中心出现在 ;影响图中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8分)
(2)分别从地理环境、人类生产、生活三个角度,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6分)
地理环境: 。
人类生产: 。
生活: 。
(3)太阳能是一种绿色能源,试说明主要原因。(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城市中心区气温比周围的郊区高,因此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下降0.5℃以上。下圈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
图中市区大气的垂直运动方向是 (填“上升”或“下沉”),与市区近地面相比,郊区近地面气压较
(填“高”或“低”),图中郊区与市区近地面的风向是 。(6分)
(2)从大气受热原理和生产生活的角度分析城市中心区形成“热岛”的原因。(8分)
(3)分析绿地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6分)
渤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1.B英仙座流星雨的母体是斯威夫特一塔特尔彗星,位于太阳系。
2.A由于地球有大气层的保护,当流星体穿过大气层时,因高速摩擦而燃烧;大部分流星体质量较小,在穿过大气层时就燃烧殆尽,故只有少数能到达地球表面。
3.B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活动在光球层。
4.D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目前为2022年,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2025年前后黑子数量达最大值,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5.C太阳活动高峰值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使短波收听指数增大,①会明显变大。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增大,②会明显变大。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极光指数增大,④会明显变大。太阳活动对污染没有影响,空气质量指数不受影响,③不会明显变大。
6.A由所学知识可知,①三叶虫生存的时代是古生代早期;②猛犸象生存的时代是第四纪冰川后期;③叠层石在晚元古代最为繁盛;④恐龙生存时代是中生代;故图中的化石或动物,按照形成的地质年代,由古及今的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④②。
由所学知识可知,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的时代是中生代,此时也是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的时代;结合上题可知,④恐龙符合题意。
8.C①高度在12 km以上,位于大气圈;②绝大部分位于-33 km以上,应为地壳,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③位于上地幔部分,可判断为软流层;-2900 km为古登堡界面所处的位置,可判断④⑤为地核,④为外核,⑤为内核。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软流层。
在地球外部圈层中,有一个圈层,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这个圈层是生物圈,②是地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10.B空气的水平运动被称为风,其形成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读图可知,③箭头垂直于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此甲乙丙三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11.D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图示中的风最初向南运动,之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构成一夹角,因此判断④是风向。
由于在近地面,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读图可知,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因此判断是近地面;再结合风向是向右偏转形成的,因此判断是在北半球,俄罗斯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
13.A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可以判断出①太阳辐射,②大气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地面辐射。
14.B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少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较强,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③)较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15.C日光温室可以保温的原理是,透明膜让太阳短波辐射透过,使室内增温,同时阻挡地面和墙体的长波辐
射向外辐射,减少了热量的散失,间接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室内维持一定的温度水平;透明膜不能吸收地
面等的长波辐射。
16.C阳棚朝南,白天受热较多,温度较高,空气受热上升;阴棚朝北,气温低,空气下沉,导致通道2气流向南流,通道1气流向北流。
17.D根据图中大气分层的高度12-50千米可知,该层为平流层。我国空间站位于太空,在大气层之外,①错
误;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②错误;该层海拔高,气压低、密度小,⑤错误。
18.A该层为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图中①曲线符合。
19.B该系统将空气引入地下管道,干扰了水汽输送过程(③);冷却凝结成水,干扰了降水过程(⑤);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植物根部,干扰了下渗(⑥)和地下径流过程(⑧)。
20.C干旱地带地表径流过小或没有,主要是因为降水过少、蒸发过多。
21.(1)东南(东部沿海)西北(西部内陆)青藏高原地形(或海拔高度)(8分)
(2)地理环境: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根本条件,是各种动植物的能量来源等(2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人类生产:人造卫星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辐射提供能量等(2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生活: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热水供我们使用等(2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3)太阳能分布广泛,各地都可进行开发利用,不存在能源运输问题;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不会造成生态的破坏;不会产生污染性的废气、废渣等,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被称为“绿色能源”。(6分,合理即可)
22.(1)上升高由郊区吹向市区(6分)
(2)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为硬化路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也多;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人们生产生活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8分,合理即可)
(3)绿地(树木和草坪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减少太阳对地面的直接辐射;绿地附近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气温低;绿地叶面蒸腾吸收大气热量,导致绿地上空气温较低。(6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