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鹊桥”是地月通信和数据中转站,它可以把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科学数据第一时间传回地球。下图为地球、月球、“鹊桥”中继星示意图,中继星始终绕地月延长线上的L2点公转。读图回答1、2题。
1.“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所面临的最大考验是( )
A.极易受太空碎片撞击 B.月球背面温度极低
C.永恒的极夜黑暗环境 D.巨大的昼夜温度差异
2.“鹊桥”卫星运行以来( )
A.与日地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B.为人类研究月球正面提供通信
C.受到磁暴影响,通信短暂中断 D.为“嫦娥四号”正常运行提供动力
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物种数量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变化。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恐龙灭绝的时期发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4.甲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
A.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B.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C.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 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回答下列5、6题。
5.若图中M与N之间的海风为正东风,则此时PQ间的水平气流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从夏季到冬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
A.两者均加强 B.两者均减弱
C.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D.陆风加强,海风减弱
下图为某学校学生制作的简易太阳活动观测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用该装置可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风 C.太阳耀斑 D.日珥
8.正确使用该装置观测太阳活动( )
A.只能正午时刻观测 B.可直接用肉眼观测 C.必须戴护目镜观测 D.可在阴天天气观测
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调节城市的雨水径流,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在传统开发中,楼房的雨落管直接接入地下市政管网,而微地形设计中楼房的雨落管断接,且微地形中的地面多设计成有一定坡度(坡度较小)的坡面。下图为“微地形”设计、竖向控制、景观园林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微地形”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观赏性景观 B.调节局地小气候 C.减小地表径流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10.“微地形”中的地面多设计成有一定坡度的坡面,主要原因是( )
A.加快雨水的流动速度,防止城市内涝发生 B.有效控制雨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下渗
C.保证雨水全部利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D.避免表层植被被雨水浸泡,保证成活率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日落后西方的天空仍然有一段时间是明亮的。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关于大气受热过程②和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②为地面反射,属于短波辐射B.②为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C.④为地面反射,属于长波辐射D.④为地面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下图所示海域由南向北水温值逐渐减小,盐度值逐渐增大。读图回答13、14小题。
13.图中所示海域是( )
A.北半球低纬度海域 B.南半球低纬度海域
C.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D.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
14.图中所示海域( )
A.乙处的水温高于甲处 B.丙处的盐度高于甲处
C.甲处有寒流经过 D.甲处有暖流经过
永暑礁位于南沙群岛,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吹沙填海形成约3平方千米的岛后,当地发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地下淡水资源。永暑岛出现地下淡水资源的主要原因是“淡水透镜体”的作用,即因咸、淡水的密度差异导致地下淡水漂浮在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下图示意“淡水透镜体”的原理。读图,完成15、16题。
15.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资源的积极作用包括( )
①陆地面积扩大增加了当地降水量
②提供了足够大的集水面积
③砂石的集中堆砌减弱了海水渗入
④砂石可过滤海水中的盐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虽然有“淡水透镜体”的作用,但当地淡水资源仍然非常缺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面积小,储存淡水条件较差
C.植被茂密,蒸腾强 D.重化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8.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轮船航速较慢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图1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2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日月引力 C.风力作用 D.地球内部
20.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面四幅图是不同地貌景观图片。据图完成21、22题。
21.①~④地景观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关于①~④地景观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景观发育在河流的入海口 B.②景观形成主要在沿海地区
C.③石林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 D.④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
下图示意我国港珠澳大桥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为保障航行,大桥设计了东西两个人工岛,中间以海底隧道形式连通。读图完成第23、24题。
23.东、西人工岛建成后,涨潮时海水自南向北涌入东、西人工岛之间水域,则会使该水域( )
A.流速加快 B.宽度变窄 C.淤塞加剧 D.水深增加
24.轮船进出港时,宜选择( )
A.进港时,选择落潮时 B.进港时,选择涨潮时
C.出港时,选择涨潮时 D.出港时,选择落潮时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25、26题。
25.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 )
A.向东北,流水堆积 B.向西南,流水堆积
C.向东南,海浪堆积 D.向东南,流水侵蚀
26.自1998年新大堤建成后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有( )
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 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 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完成27、28题。
27.下列有关图中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西流
C.上游河段流速快,下游较慢 D.图中河段最大落差约600米
28.下列有关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以山地丘陵为主,A地是区域最高点
B.B地可见“V”形峡谷,C地沉积物无分选性
C.D处为陡崖,但该地处无法观赏到瀑布景观
D.图示区域地形起伏大,最大高度差近900米
辐射表是测量各种辐射的工具,测量不同的辐射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安装方式。下图为某校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及安装示意图。据此完成29、30小题。
29.若要计算地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则需要读取的数据来自( )
A.甲 B.乙 C.丙 D.丁
30.若要计算大气温室效应强度,则需要读取的数据来自( )
A.甲 B.乙 C.丙 D.丁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拥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和利用历史。2022年浙江省提出了提高海域资源利用率、开展海域监测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助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材料二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略图,图2和图3分别是某学生在浙江南麂岛、福建平潭岛旅游考察时拍摄的海岸地貌景观照片。
(1)甲处洋流按性质分为______流,对附近岛屿气候的影响______。(2分)
(2)洋流①的成因为______流。乙海域有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从洋流角度看,该渔场成因是______。(2分)
(3)某海洋监测站对丙河口附近海域进行盐度监测,发现盐度自近海向河口方向呈现逐渐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2分)
(4)景观照片中,可观察到的海蚀地貌有______和______,海积地貌有______(填地貌名称)。请从地貌形态和物质组成角度描述图3中C地貌特征______。(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下列选项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单项选择题)(2分)
A. B. C. D.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1分)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3)上图所示“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___,试比较气流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3分)
(4)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单项选择题)(2分)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5)假如吉林白山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分)
3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图1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图。
材料二 图2为某海域海水盐度分布图。
(1)图1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附近的海域。(2分)
(2)图1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
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1分)
(3)图2中海水盐度变化特点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3分)
(4)图2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请分析其盐度最高的原因。(4分)
余姚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A 5.B 6.D 7.A 8.B 9.C 10.B
11.C 12.A 13.A 14.D 15.C 16.B 17.D 18.B 19.B 20.C
二、双项选择题
21.AD 22.CD 23.AD 24.BC 25.AC 26.BD 27.BC 28.AC 29.AB 30.CD
三、非选择题
31.(10分)
(1)暖(1分) 增温增湿(1分)
(2)补偿(1分) 寒、暖流交汇处(1分)
(3)降低(1分) 河流淡水汇入稀释(1分)
(4)海蚀地貌:海蚀崖(1分) 海蚀柱(1分)(可互换)
海积地貌:沙滩或海滩(1分)
沙滩或海滩:较为平坦,由砂砾组成。(1分)
32.(10分)
(1)D(2分)
(2)A(1分)
(3)有北向南(北风)(1分)
流入区:气温高、气压低;流出区:气温低、气压高(2分)
(4)C(2分)
(5)观点:合理:白山地区夏季气温高,利于通风降温。
不合理:白山地区冬季寒冷,不利于保温。(2分)
33.(10分)
(1)蒸发量(1分) 回归线或20-30度(1分)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1分)
(3)东南低西北高(1分) 西北方向地形更为封闭海水交换少,东南方向与外界海水交换多,盐度降低(2分)
(4)红海沿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流稀少,淡水注入少;海域较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因此盐度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