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23 21:0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材图例中提供了各个时期的陶瓷,从造型美、纹饰美和釉色美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陶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着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评价,突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理念。通过本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还要渗透对祖国古老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属于第三学段,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再特意强调趣味性的知识引入,而是注重人文内涵知识的深入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意识到美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艺术品上,而是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学习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二)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二)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
1. 收集古代陶瓷的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2. 陶瓷的相关视频。
3. 制作分析陶瓷艺术美的记录表。
(二)学生:
查寻关于古代陶瓷的资料,对它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 出示图片并讲解:
张老师今年暑假去泰国旅行了,泰国的大皇宫玉佛寺金碧辉煌,真的美极了!但是吸引我的却是走廊上的柱子。
2. 仔细观察廊柱上面镶嵌的是什么?(课件放大细节图)
你要知道,这可是泰国的大皇宫,所以它会随随便便镶嵌些瓷砖什么的吗?当然不会。那么,你觉得它会镶嵌什么东西呢?请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教师揭示答案——这些都是来自中国清朝皇室赏赐给泰国的陶瓷(出示课题——陶瓷),由于海上运输的时候遭遇了大风浪,大部分瓷器已成碎片。肯定有同学心里会想,毁坏了就丢掉呗!那为什么泰国人没有丢掉,而是把这些瓷器碎片一片一片收集起来并镶嵌到他们的皇宫里呢?说明这些瓷器,即便已经成为碎片,但依然珍贵,需要人们珍爱(出示课题——珍爱)。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以陶瓷技术和艺术称著于世界各国,在历史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外国人就是通过瓷器认识并了解了中国,也因此,China小写是陶瓷的意思而大写是中国。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被称为国宝(出示课题——国宝)。能在异国他乡欣赏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我真的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3. 今天,请大家跟张老师一起学习《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出示全部板书课题和课件标题)
(设计意图:引导部分要简明扼要并且要新颖,一张图片一个小故事,不仅顺利导入到“陶瓷”的主题上,还能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感觉到,外国人对中国陶瓷碎片都如获至宝,我们拥有这么先进的制作陶瓷的技术和艺术,有那么多精美珍宝,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二)发展阶段:
1. 今天是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很高兴认识大家。昨天张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任务都完成了吗?那我可要考考大家了,思考并回答:陶瓷特指什么?翻开书P38页,仔细阅读书中提示并结合你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
2.教师总结并讲解陶瓷发展史。
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并广泛使用陶器。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最开始的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为容器和餐具,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艺术的发展,陶器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完成了从陶到瓷的演变。
3. 欣赏《china·瓷》宣传片,加深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并了解我国陶瓷制造业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
4. 陶和瓷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展示陶瓷制品,学生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等方法近距离接触,并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
相同点:土与火的文化
不同点:烧制的原材料,烧制的温度不同,器物表面有无施釉,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的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敲击声音。
陶器 瓷器
制作原料 黏土(陶土) 瓷土(高岭土为主)
烧成温度 一般不超过1000℃ 在1200℃以上
器物表面 无釉或低温釉 高温玻璃釉(现代也有不施釉的)
胎质 有较强的吸水性 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小
敲击声音 不清脆 有清越的金属声
5. 结合教材,让学生认真观察陶瓷的特征,分析陶瓷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1)陶瓷艺术体现在外形上——各种各样
主讲《汝窑粉青莲花式碗》,因为课本中只介绍了名字,而没有介绍外形和艺术特色,其它概括介绍。
(2)陶瓷艺术体现在纹饰上——源于生活
以《舞蹈纹彩陶盆》为主,因为课本中所列艺术品只有此件年代最久远。
总结纹饰——几何、动物、山水、植物、人物(来源于生活)
出示蟠桃纹,请学生猜一猜,蟠桃纹代表什么?(长寿)
教师演示:在盘子上面绘制竹子,代表“节节高升”,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节节高升。
尝试绘制你喜欢的纹饰,并说说你的纹饰有什么寓意。
(3)陶瓷艺术体现在釉色上——多姿多彩
那个时代,手工艺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纯手工上釉能够出现这么均匀细腻的釉色,直到现在都无法超越。并且颜色鲜艳,多次多彩。
(设计意图:由于课本上对每一件作品的介绍都非常详细,所以此部分内容重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作为辅助引导、补充。如“外形欣赏”部分,书中只有《汝窑粉青莲花式碗》没有详细介绍,因此需要教师补充。)
(三)拓展延伸——陶瓷在身边
1. 欣赏我们身边出土的文物——网坠、陶豆、瓦当
2. 身边的仿品——了解支钉架烧
3. 除了欣赏陶瓷的美,张老师还想给大家展示一件宝贝,这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请同学和老师配合)将壶里的水注入酒杯,从半杯水到多半杯水逐渐增加直到水满从底口流出,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尺度。那么请问大家,这把壶没有盖子,我从哪里注入的水呢?——底部。因此,这把壶名叫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注壶,是五代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研究一下杯子为什么会注满漏水,壶为什么倒注而不漏。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古代陶瓷艺术品离我们现实生活太远,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见到或者跟我们的生活毫无关联。因此我设计了“陶瓷在身边”的环节,以身边出土文物为重点,将古老的课本内容拉近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陶瓷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窑火数千年不断,才有了现存的珍贵国宝,让我们一起好好保存它,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了解中国。
八、教学反思:
本课直观地欣赏古代陶瓷艺术,了解其艺术价值、实用价值、考古价值。课前让学生搜集古代陶瓷艺术的资料,对它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个环节对整节课的顺利完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一个小故事引入本课,又以多个本地出土文物的小故事结束本课,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内容短小易记,以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果然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