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 了解用实验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
2.知道判断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知道判断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投篮是在比赛中,队员运用各种专门、合理的动作将球投进对方球篮的方法。 是篮球赛中得分手段。在投篮中篮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呢
一、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根据对平抛物体的受力分析,你对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有怎样的猜想?
想一想:
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作抛体运动(projectile motion)。如果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样的抛体运动就叫作平抛运动。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特点。在实验开始前,请你思考:平抛运动与我们之前研究的直线运动的显著区别是什么?如何用实验来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实验目的
1.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2.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
实验器材
斜槽、平抛运动实验器、白纸、复写纸、小球、图钉、铅笔、刻度尺、重垂线等。
实验原理与设计
1.实验的基本思想——控制变量法。
2.实验原理:
(1)物体的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方向的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分运动。
(2)探究两个分运动:
①探究小球在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特点;
②探究小球在竖直方向分运动的特点。
1.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实验步骤
(1)如图,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释放,自由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
(2)观察两球的运动轨迹,比较它们落地时间的先后。
(3)分别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重复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数据收集与分析
根据A球与B球落地时间的先后,得出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
实验步骤
(1)如图,钢球在斜槽M中从某一高度滚下,从末端飞出后做平
抛运动(实验前,先将一张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装置的背板上)。
(2)钢球飞出后,落到挡板N上,在白纸上留下印迹,记录钢球所
经过的位置。
(3)上下调节挡板N,通过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
(4)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数据收集与分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设法确定相等的时间间隔,再看相等的时间内水平分运动的位移,进而确定水平分运动的规律。
误差分析
1.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导致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产生误差。
2.建立坐标系时,坐标原点的位置确定不准确,导致轨迹上各点的坐标不准确产生误差。
3.小球每次自由滚下时的起始位置不完全相同,导致轨迹出现误差。
4.确定小球运动的位置时,出现误差。
5.量取轨迹上各点的坐标时,出现误差。
注意事项
1.斜槽安装: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没有明显的运动倾向,斜槽末端的切线就水平了。
2.方木板固定: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小球释放:
(1)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2)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4.坐标原点: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初速度的计算: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思考·讨论
如图所示是此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探究)
提示:斜槽末端没有调节切线水平。
例1.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再相同的高度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立即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地。自开始下落到落地前的过程中,两球的( )
A.位移相同
B.末速度相同
C.重力做功相等
D.末动能相等
解析:A、根据两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两小球的位移不相同,故A错误;
BD、由于A球开始时具有初速度,而下落过程中均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A球落地时动能大于B球落地时的动能,故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故BD错误;
C、因两小球下落高度相等,根据W=mgh可得重力做功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训练:
如图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g=10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每次释放小球时的位置越高,实验效果越好
C.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1.0m/s
D.小球通过b点时的速度vb=1.5m/s
解析:A、为了保证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让小球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故A错误;B、为确保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所以要求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不是越高越好,故B错误;
C、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L=得T==s=0.05s,则初速度==m/s=1.0m/s,故C正确;D、小球在b点的竖直分速度==m/s=0.75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b点的速度==1.25m/s,故D错误;
故选:C。
技法点拨:
明确两小球的运动性质,知道两球运动时间相同,受力相同,根据功的定义确定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确定末动能和末速度。
平抛运动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两小球在下落中均只受重力,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特点相同。
1.平抛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作抛体运动。如果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样的抛体运动就叫作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①初速度沿水平方向
②只受重力的作用
3.平抛运动的特点
水平方向为 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为 自由落体运动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选择小球时,应选择下列的( )
A.实心小铁球
B.空心铁球
C.实心小木球
D.以上三种球都可以
解析: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要选择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小球,故选实心小铁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A
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是(设小球半径为r) ( )
A.斜槽口末端O点
B.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C.斜槽口O点正前方r处
D.斜槽口O点正上方r处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是小球初始对应的球心位置,即在槽口O点上方r处,即为球心在竖直平板上的水平投影点,而在实际操作中,在槽口O点上方r处无法确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B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平抛运动物体初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要完成本实验,在下列实验器材中最需要使用的是( )
A.刻度尺
B.天平
C.打点计时器
D.弹簧测力计
解:析由图可知,实验中小球离开桌子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应测出竖直高度和水平位移,故应用到刻度尺;实验中不需要用到天平、打点计时器和弹簧测力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A
4.用频闪照相法探究平抛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已知频闪周期一定,如果把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运动和竖直分运动,观察图片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 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 运动,并说明理由。
匀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解析:记录物体位置的a、b、c、d相邻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均相等,为两个小格,即水平方向上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故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相邻两点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1格、2格、3格,所以在竖直方向满足“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相等”,故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匀加速直线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