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4 09:11:3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单击编辑标题
探寻新航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15课
  新航路是指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西欧史学界又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何谓“新航路”?
目录
狂热中憧憬东方

材料一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材料二 《马可·波罗行纪》中说: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新航路开辟—原因
1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1、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望开拓市场。
2、《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社会掀起一股向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潮
新航路开辟—原因
1
材料三:基督教……渗透着普救主义……教会鼓励人们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
材料四:航海家迪亚士说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
3、渴望传播基督教。
材料五: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价格更加昂贵。
4、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导致贸易受阻。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觉得海航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顺利远航?
新航路开辟—条件
2
新航路开辟—条件
2
资金困难
迷失方向
惊涛骇浪
海盗袭击
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1)造船技术的进步(多桅多帆海船)
(2)航海技术的进步
(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4)有胆有识的航海家的出现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圣玛利亚号
哥伦布的旗舰,重130吨,长约35米,甲板长18米,有3根桅杆,并备有角帆。
(5)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世界上第一个地球仪
(1492德国)
15世纪时的罗盘
目录
探寻中发现世界

 
新航路开辟—过程
3
迪亚士航海路线
人物
国家
支持者
时间
路线
贡献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年
葡萄牙王室
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亚洲
非洲
欧洲
葡萄牙
好望角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王就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
达伽马航海路线
人物
国家
支持者
时间
路线
贡献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年
葡萄牙王室
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好望角——非洲东海岸——横渡印度洋——印度
开辟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亚 洲


莫 桑
比 克
葡萄牙
好望角
印度
新航路开辟—过程
3
哥伦布航海路线
人物
国家
支持者
时间
路线
贡献
哥伦布
意大利
1492年
西班牙王室
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
发现美洲新大陆
印度——印第安人
新航路开辟—过程
3
新航路开辟—过程
3
人物
国家
支持者
时间
路线
贡献
麦哲伦
1519—1522年
葡萄牙
西班牙王室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西班牙出发→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
美洲南端海峡(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西班牙
麦哲伦海峡
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1487-1488年
1492-1493年
1498年
1519-1522年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葡萄牙 葡王室
1492 意大利 西王室
1497--1498 葡萄牙 葡王室
1519--1522 葡萄牙 西王室
向东:好望角
向西:美洲
向东:好望角-印度
向西:环球航行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新航路开辟—过程
3
碰撞中融合文明

 
材料一 《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等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殖民者利用掠夺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促使殖民国家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材料二 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区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 《全球通史 》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建立起来。
新航路开辟—影响
4
地中海区域
大西洋沿岸
商贸中心
新航路开辟—影响
4
3.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材料四:在西印度群岛,最先来的西班牙人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或奴役当地的土著。而奴役只不过是慢性屠杀罢了。
在公认造成这种灾难性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可避免的传入。印第安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4、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亚非拉国家的贫穷落后。
中国明朝时的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要早半个多世纪,为什么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航行的背景、目的、性质 、影响等方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较
结果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性质 友好交往义举 殖民扩张活动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时间最早
次数 7次 4次 1次 次数最多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人员最多
到达范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范围最广
影响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①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造成亚、非、拉的长期贫困落后
探寻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影响
新航路开辟原因
新航路开辟条件
麦哲伦
消极影响
向东航行
支持王室
时间
路线
成就
新航路开辟过程
向西航行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积极影响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横越大西洋的是( )
A 麦哲伦 B 达 · 伽马 C 迪亚士 D 哥伦布
2.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
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 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
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3. 有学者指出,《马可 波罗游记》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
A. 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B. 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C. 马可 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D. 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护张
4.“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了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 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