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谈话回顾 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一
导入新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初读课文 概括事件
学习任务二
识字解词
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认读生字
bìn
yàn
shì
dào
殡仪馆 追悼 吊唁 硼酸水 逝世
pénɡ
理解词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追悼:
爱抚: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对于死者的追念哀思。
疼爱抚慰。
理解词语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半夜三更:
深奥: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高深,不易理解。
认读生字
人人都在传( )说他在写自传( )。
(自传)(小传)(人物传)
传
zhuàn
(传说)(相传)(传单)
chuán
zhuàn
chuán
把冠( )军的奖杯颁给了亚军,这真是张冠( )李戴。
认读生字
(桂冠)(花冠)(张冠李戴)
冠
guān
(冠军)(夺冠)(冠名)
guàn
guān
guàn
正( )月里正( )好我要过生日,大家好好热闹一下。
认读生字
(正月)
正
zhēng
(正好)(正确)(真正)
zhèng
zhèng
zhēng
作者简介
周晔生于西门,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作者简介
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他的遗体被送到万国殡仪馆。22日下午出殡前,灵堂上布满了各界群众所敬献的挽联和花圈,沿途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
青年艺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初读课文
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请给课文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1.回忆鲁迅追悼会的情景。
2.回忆伯父跟“我”谈《水浒传》。
3.回忆鲁迅先生笑谈“碰壁”的事。
4.回忆鲁迅先生除夕放花筒时难得的笑容。
5.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工人。
6.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沉痛悼念)
(趣谈水浒)
(笑谈碰壁)
(除夕放花)
(救助车夫)
(女佣回忆)
初读课文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末段,找出首段和末段中相照应的句子;想一想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果
因
前后照应
初读课文
先生是对知识分子和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冰心、丁玲、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鲁迅是周晔的伯父,为什么课题不是我的伯父鲁迅,而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借助资料 理解课文
学习任务三
理解课文
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圈画出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我们来交流一下。
为何车夫脚上不穿鞋?
为何伯父去世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
为何伯父那么大的人,走路还会碰壁?
理解课文
为何伯父去世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
伯父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们爱戴。
为何车夫脚上不穿鞋?
当时社会黑暗,百姓过着穷苦的生活。
理解课文
为何伯父那么大的人,走路还会碰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也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屡遭挫折和迫害。
抓关键词句 感受形象
学习任务四
自主感悟
默读课文,认真想一想: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同学们圈画关键词句,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交流反馈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通过鲁迅先生的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的率真、有趣,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晚辈的热情关怀、谆谆教诲。
交流反馈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指当时社会的黑暗。
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屡遭挫折和迫害。
交流反馈
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他幽默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用幽默的话语暗示自己的身世遭遇,显示出他对困难和敌人的轻蔑,体现了他的自信与乐观的精神。
交流反馈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
神态描写
慈祥与率真
交流反馈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读到这些句子,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
交流反馈
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现出他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心,他为天下穷人的无出路而忧虑,同时又为自己无力解救苦难中的穷人而叹息。
交流反馈
从哪里感受到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语言描写
交流反馈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别人指的哪些人?
交流反馈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交流反馈
如果你是黄包车夫,在葬礼上,你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
如果你是女佣阿三,在葬礼上,你又会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呢?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鲁迅先生说些什么?
交流反馈
悼鲁迅先生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枝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作者回忆小时候伯父鲁迅先生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小事,即笑谈《水浒传》、趣谈“碰壁”、燃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事情的记叙,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
自主作业
1.选用“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常用词语应用写话。
2.选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作品。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