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历史专题检测:专题四 “亚洲觉醒”(人民版选修4)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高二历史专题检测:专题四 “亚洲觉醒”(人民版选修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17 09: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创造了许多近代中国的“第一”,包括(  )
①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统一战线 ④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2.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基本含义是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
C.核心目的是消灭外族对汉族的奴役
D.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前提
答案:C
3.武昌起义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得知消息后即刻启程回国,有新闻记者问他是否带回巨款,他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在这种情况下他却以高票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他(  )
A.是武昌起义的主要策划者
B.是中国同盟会的最高领袖
C.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D.长期领导中国革命而享有崇高威望
解析: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使他享有崇高威望。
答案:D
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民主反对的就是封建专制,因此它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答案:D
5.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的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并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和真正民主的愿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答案:C
6.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后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武人之争雄”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B.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C.人民痛苦,民不聊生
D.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加强
解析:20世纪初,由于军阀混战,中国实际上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因此,B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B
7.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解析:孙中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由其代表的阶级属性可排除A、C两项。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政策,由此可排除D项。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道路,使孙中山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B
8.1916年5月,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该宣言旨在(  )
A.揭露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阴谋
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号召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D.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答案:C
9.某收藏爱好者藏有一张民国5年12月的房屋买断契单(如右图),原来在落款的日期处,有印刷好的“洪宪”二字,但实际年份却用红印章“中华民国”直接覆盖在上面。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契约单印刷时处在袁世凯当政时期
B.契约单使用时袁世凯的统治已经被推翻
C.契约单的最初持有者反对复辟帝制
D.在“洪宪”上加盖“中华民国”是对袁世凯的绝妙讽刺
答案:C
10.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人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11.国民革命前夕,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他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A.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
B.共产国际的建议
C.历次斗争失败的教训
D.北洋军阀势力的强大
答案:C
12.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袖。下列对甘地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领袖
B.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C.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任何幻想
D.甘地的斗争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解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对英国抱有幻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13.一战爆发后,甘地曾经向英国方面表示:“在帝国的紧要关头,我愿让印度将所有强壮的儿子作为贡品奉献给帝国。”他采取这一态度的目的是(  )
A.使印度跻身协约国行列
B.反对种族歧视
C.消除群众的暴力斗争
D.感化英国,换取自治
答案:D
14.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卖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
答案:A
15.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领导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甘地是印度著名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一生致力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理论和斗争方式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种斗争方式并不能直接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③的叙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D
16.为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铺平外交道路的是(  )
A.萨卡里亚河之战的胜利
B.土耳其与希腊签订停战协定
C.《洛桑和约》的签订
D.土耳其收回外国资本控制的企业
解析:《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土耳其的主权和独立,为即将诞生的土耳其共和国得到各国的承认创造了条件。
答案:C
17.凯末尔就任总统以后说:“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我们已经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他所说的“真正的工作”是指(  )
A.与协约国谈判,废除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
B.与希腊谈判,收回伊斯坦布尔的行政管理权
C.与周边国家缔结友好条约或边界条约
D.从政治体制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将国家引入现代化轨道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答案:D
18.凯末尔领导的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之所以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得到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支持
B.国际帝国主义力量已被削弱
C.土耳其人民民族意识增强
D.凯末尔革命党人的正确领导
解析:凯末尔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革命的胜利,要靠本民族人民的英勇斗争。
答案:C
19.土耳其独立后,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称为“国父”,受到广泛拥戴。对此,凯末尔说:“是历史将我推上了独立运动的浪头,你们才是土耳其民族的真正英雄。”凯末尔的话体现的唯物主义思想是(  )
①时势造英雄 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③历史属于真正的英雄 ④个人的作用是主要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20.凯末尔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  )
A.以苏俄为师,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优先发展农业,使农业发展迅速
C.协调工农业比例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凯末尔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苏俄为师,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因为长期忽视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暴露了其局限性。故正确的说法是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2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心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孙中山《孙文学说》
材料二 “当世界横遭暴力蹂躏之时,甘地建议人们走另一条道路,即非暴力主义。他宣传非暴力学说,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遇刺身亡。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圣雄甘地》
请完成: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感受到孙中山的什么精神?材料一中“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说明了什么?(6分)
(2)从材料二中指出甘地思想的核心。概括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分)
(3)据材料一、二指出甘地与孙中山思想主张的最大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人产生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和甘地两人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共同学习的人格魅力。(4分)
答案:(1)精神: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说明: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反清起义影响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推翻清朝统治的局面已经形成。
(2)核心:非暴力主义。
作用:非暴力主义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引领印度人民,奋起将英国殖民者驱赶出印度半岛。
(3)区别:甘地主张非暴力的合法斗争,孙中山主张革命暴力的武装斗争。
原因:两国的基本国情不同,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有一定的民主制度基础,可以进行合法斗争。而中国在清朝专制统治下,清政府血腥镇压了戊戌变法;孙中山认识到只有用武装斗争才能推翻清朝统治。
(4)人格魅力: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根据国情,实事求是;坚持信仰,坚韧不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主义)。
22.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
“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甘地还把纺车当作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劳《甘地传》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4分)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8分)
答案:(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终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23.阅读下列材料:
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
——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请完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4分)
(2)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异同。(8分)
解析:第(1)问注意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相互关系,不是只说一个方面,并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2)问是比较相似事件的异同,要注意找出二者之间的可比点,这是做题的关键,可以从时代背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1)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有助于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带动服饰变化。
(2)同: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辫子和礼拜帽都被视为旧时代的象征;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会变革。
异:前者侧重于改变传统习俗以利于学习西方;后者主要针对国内民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