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3 19: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
2.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3.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4.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5.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6.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8.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9.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10.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11.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2.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3.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4.“钻木取火”是古人点燃木柴的一种方法,关于这种引火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钻出的木屑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
②钻出的木屑比原木材着火点低
③钻的目的是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④钻的目的是升温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创新改进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实验的创新改进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燃烧的条件
二、填空题
16.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搭配装置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向反应器中放入小块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18.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屋子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的排放量,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6)在工业上可利用CO和NaOH通过化合反应制备HCOONa(甲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_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温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
三、实验题
20.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注射器加入液体后,加热C处红磷。
(1)写出A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通过B、C处实验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这三种物质中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名称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CO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__。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
22.我国科学家合成出羟基磷灰石[Ca5(OH)(PO4)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502)超长纳米线,成功地研制出新型耐火纸。在1000℃的高温下,这种耐火纸仍然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使“纸能包住火”成为现实。
(1)羟基磷灰石由多少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出计算式即可)。
(2)1000℃时,羟基磷灰石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用耐火纸包住燃烧的火焰,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23.在硬质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在烧杯中加入100g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忽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待反应结束烧杯中的物质质量为104.4g,计算: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A
6.D
7.B
8.D
9.C
10.B
11.B
12.B
13.A
14.C
15.A
16.(1) 用锅盖盖灭 (2)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 清除可燃物
17.②①④③⑤
18. (1) CO2 CO2+Ca(OH)2=CaCO3↓+H2O (2)否 若空气中CO2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3)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NaOHHCOONa
19.(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2) ③ ④ 乙
20.(1)
(2)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3)H2
21.(1)长颈漏斗
(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3)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①②④③⑤
22.(1)四;(2);(3)温度没有达到羟基磷灰石的着火点;(4)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
23.(1)4.4g
(2)解∶设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O+COCu+CO2
80 44
x 4.4g
=,x=8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