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司 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 庭”等4个生字。
读通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言文语言精炼的特点。
通过“文文对读”的方法,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走进人物
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具有美好品质的人。
课题出示《司马光》,教写生字“司”。
重温《百家姓》,认识复姓“司马”。
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出示课文《司马光》,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这种和现代文语言有区别的文章叫小古文(文言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师领读本课生字“庭,瓮,跌,没,皆,弃,持,迸”。
师范读课文,强调:文言文的诵读像乐曲一样,是有节奏的,所以要注意停顿,读出韵味。
通过对于课文的初步了解,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你能找到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呢?(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想象场景,感悟品质
古文与现代文相比,不仅诵读的感觉上有不同,字词在课文中也有特定的意思。
通过文中的注释,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反复的诵读,就可以理解文言文中的内容,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适当的内容,恰当的想象,组织自己的语言。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联系生活实际,孩子们之所以要跑,因为害怕,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缸很大,水很深,凭借小朋友的身体条件是无法爬上去救同伴的,所以,群儿哭着,喊着,都跑了。
5.司马光字里行间表现出的机智和勇敢跃然眼前。“持,击 ”两个动词写出了司马光动作的利落,“破”侧面写出了司马光的果断。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办,司马光(光持石击瓮破之)。
与同伴比,你知道司马光为什么会如此的沉稳机智呢?答案就在下面这段文字中。
文文对读,相得益彰
1.出示: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通过注释,我们知道了七岁的司马光“凛然如成人”。
3.七岁的司马光是怎么读懂《左氏春秋》的?他的读书方法-------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4.这样的孩子,在面对意外时,自然会临危不惧,有勇有谋。读书多的孩子处事不慌,方法也多。
5.通过对比阅读,对司马光又有了新的了解。不仅机智冷静,还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
五.作业布置
1 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2用自己的话给父母讲一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