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24 09: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 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 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 新冠病毒或肺炎链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纤维素、淀粉和蔗糖都是植物细胞所需的重要能源物质
B. 淀粉和糖原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其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 与葡萄糖相比,等质量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
D. 性激素能影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角蛋白是头发的主要成分,由2条肽链组成,含有2个二硫键。下图表示烫发的原理。下列有关角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烫发过程中角蛋白的肽键没有断裂,仅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
B. 角蛋白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C. 氨基酸脱水缩合合成肽链并盘曲折叠形成角蛋白的过程中,丢失的H仅来自氨基和羧基
D. 角蛋白与多糖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022年2月,《细胞发现》上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研究表明,尿苷(尿嘧啶核苷)是一种能延缓人类干细胞衰老、促进多组织再生修复的关键代谢物。研究人员用注射、涂抹、口服尿苷等方式处理小鼠可以促进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后修复。此前的研究也发现,年轻个体血浆中的尿苷含量比老年人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苷与腺苷、鸟苷、胸苷等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可形成RNA
B. 用3H标记的尿苷饲喂动物,可能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核、内环境中检测到放射性
C. 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 自由基学说是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自由基攻击磷脂并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C.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动力都由线粒体提供
D. “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核在细胞增殖时发生消失与重建,重建细胞核时,膜小泡聚集在单个染色体周围,形成核膜小泡,最终融合形成细胞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膜小泡的组成成分中有磷脂和蛋白质
B. 核膜小泡彼此融合,形成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核膜
C. 核膜小泡形成完整细胞核的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D. 重建后的细胞核中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和染色体解螺旋
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图a、图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以a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 白细胞可通过a方式吞噬外来的病菌
C. 胰岛素通过a方式进入细胞发挥作用
D. a、b两种运输方式可能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如图为某种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A. 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是45℃,欲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加反应底物
B. 该种酶在65℃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将温度降低到25℃,酶活性会逐渐增强
C. 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则其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
D. 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
蔗糖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下表是在同一温度下研究蔗糖酶和蔗糖含量(质量分数)对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影响的系列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 实验一 实验二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蔗糖酶含量 0% 1% 2% 4% 5% 2% 2% 2% 2% 2%
蔗糖含量 10% 10% 10% 10% 10% 0% 5% 10% 20% 3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0 25 50 65 65
A. 实验一中,酶含量低于5%时限制相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含量
B. 实验二中,蔗糖含量高于20%后限制相对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酶含量
C. 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有差异,因变量相同
D. 如果进行实验二的温度升高5℃,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
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会被激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TP能够激活荧光素,是因为其具有催化功能,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B. 荧光素的激活需要消耗ATP,属于吸能反应
C. 激活的荧光素只能在荧光素酶催化下与氧发生反应,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D. 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储存有大量的ATP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菠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只与暗反应有关
B. 此实验中CO2浓度是无关变量,各组间需保持相同且适宜
C. 温度为40℃,光照为1500lx条件下菠菜光合速率为6μmol·m-2·s-1
D. 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过程代表有丝分裂,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B. 丙过程的发生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并与戊过程有区别
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辛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 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两对基因A和a、B和b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有如图三种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在产生配子时,不考虑交叉互换)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A. 类型1和类型2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类型相同
B. 类型3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三种类型的个体自交,后代可能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是类型3
D. 如果类型1、2在产生配子时出现了交叉互换,则三种类型的个体都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丁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图乙、丙中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B. 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4号和8号染色体上
C. 乙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D. 甲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乙、丙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有关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1或2个DNA分子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
C.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
D.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DNA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变异
下列有关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AaX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aX的精子,同时也会产生两个只含Y的精子
B. 对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遗传上没有性别差异,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相似
C. 若雌雄个体交配产生XXY的个体,差错发生在父本MⅠ后期或母本MⅡ后期
D. 某个体产生了一个含X染色体的配子,则该个体是雌性
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癌细胞中发生了抑癌基因的过量甲基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
B. 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
C. 甲基化的启动子区更易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
D. 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
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 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 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含18个氢键
C. 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 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大肠杆菌的拟核DNA分子中含有n个核苷酸,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得到如图所示的Ⅱ、Ⅲ两种类型的DNA。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
A. DNA第2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类型Ⅱ与Ⅲ的数量比为1︰3
B. DNA分子复制完成后,母链和子链中碱基(A+G)/(T+C)的值一定相等
C. 第2次复制需要消耗嘧啶碱基的数目是3n/2个
D. 一个拟核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单链的数量为2n+1-2条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一些内含子序列、基因和基因的间隔区序列等,能转录为非编码RNA,例如tRNA、rRNA等,建议将这类转录生成此类非编码RNA的DNA片段称为RNA基因,它们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本质上说,此类RNA基因不同于RNA病毒中的基因
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的RNA基因之间可以重新组合
C. 据此推测,mRNA也是由此类RNA基因转录形成的
D.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某些非编码RNA的参与
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 ②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完成该过程需要64种tRNA的参与
C. 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
D. ①②两个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2分)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将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scFv抗体片段嵌合在T细胞上,通过体外培养得到大量的CAR—T细胞,再将其输回到患者体内进行抗癌治疗的一种新型靶向疗法。回答下列问题:
(1) 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T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2) T细胞所介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过程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进行的细胞免疫过程类似。该过程中,体内的肿瘤细胞相当于______,经T细胞特异性识别后,活化的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______;效应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肿瘤细胞表面的MHC类分子表达量低下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控的机制之一。与传统的T细胞免疫过程相比,CAR—T细胞免疫克服了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现象,可特异性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_过程,乙图表示_______________过程。
(2)甲图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能为光合作用的______反应提供能量。分析甲图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水、二氧化碳浓度等。
(3)乙图中的物质B是__________,其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序号①和________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
(4)酵母菌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
(5)自然界中少数的细菌(如硝化细菌)虽然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它们也属于____________(自养生物或异养生物)
(14分)豁眼鹅(左右双侧上眼睑残缺)属于中国白色鹅种中的小型鹅,具有生长快、肉质好、产蛋多等特点,其豁眼表型是人工选种的重要依据。研究发现,豁眼性状与基因H、h和M、m有关,正常眼基因H对豁眼基因h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M的存在是h表现的前提,mm时为正常眼。请回答下列问题:
(1)鹅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型,与豁眼性状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
(2)杂交组合MmZhZh×mmZHW子代中豁眼雌鹅所占比例理论上为_______,用该豁眼雌鹅与MmZHZh杂交,理论上子代中正常眼雄鹅所占比例为_______。
(3)一只正常眼雄鹅与基因型为mmZHW的多只雌鹅交配,子代中正常眼和豁眼比例约为7∶1,则该雄鹅基因型为_______。
(4)正常眼雌鹅与纯合正常眼雄鹅交配,子代中豁眼和正常眼的比例接近相等,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
(5)为了进一步揭示鹅豁眼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对相关基因FREM1在鹅眼睑处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雄鹅FREM1基因的表达量是雌鹅的2倍,此现象最可能是______所致。
(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人们已经证实了DNA分子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自然界中的DNA并不以单链形式存在,而是由两条链结合形成的。
材料二 奥地利科学家查哥夫(E.Chargaff)研究不同生物的DNA时发现DNA分子中的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即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但(A+T)与(G+C)的比值是不固定的。
材料三 根据富兰克林(R.E.Franklin)等人对DNA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NA分子由许多“亚单位”组成,每一层的间距为0.34nm,而且整个DNA分子长链的直径是恒定的。
以上科学研究成果为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奠定了基础。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表明DNA分子是由两条________组成的,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嘧啶核苷酸的总数始终等于嘌呤核苷酸的总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总数等于T的总数,G的总数等于C的总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T总数和G与C总数的比值不固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兰克林等人提出的DNA分子中的亚单位事实上是___________;亚单位的间距都为0.34mm,而且DNA分子的直径是恒定的,这些特征表明______________。
(6)基于以上分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各对应碱基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并成功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A、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二者属于大分子物质,因此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属于被动运输,A错误;
B、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不同,C错误;
D、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都是病原体,二者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A.纤维素、淀粉、蔗糖都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但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能源物质,蔗糖能水解成单糖而供能,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A错误;
B.淀粉和糖原为多糖,构成它们的单体均为葡萄糖,B正确;
C.脂肪和葡萄糖的元素组成均为C、H、O,葡萄糖中的H/O之比为2:1,脂肪中的H/O的比例远大于2,它们彻底氧化分解都产生CO2和H2O,所以等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C正确;
D.性激素能影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
3.C 【解析】A.烫发过程中高温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但角蛋白的肽键没有断裂,A正确。
B.角蛋白2条肽链组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B正确。
C.氨基酸脱水缩合合成肽链并盘曲折叠形成角蛋白的过程中,有肽键和二硫键的生成,形成肽键需要氨基脱氢,羧基脱羟基,形成二硫键需要-SH脱下-H,C错误;
D.角蛋白与多糖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C。
4.B 【解析】A、胸腺嘧啶是DNA分子特有的碱基,尿嘧啶是RNA分子特有的碱基,胸苷不能出现在RNA分子中,A错误;
B、3H标记的尿苷是合成RNA的原料,因而细胞中合成的RNA具有放射性。在细胞内,RNA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核。所以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核、内环境中均可以检测到放射性,B正确;
C、衰老的细胞内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变小,C错误;
D、自由基攻击磷脂并产生自由基,产生的自由基会继续攻击磷脂,这一过程是正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
5.D 【解析】A、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A错误;
B、中心体没有生物膜结构,故无法形成囊泡,B错误;
C、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C错误;
D、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A.生物膜具有相似的生物组成,膜小泡的组成成分中有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
B.核膜小泡彼此融合,形成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核膜,B正确;
C.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核膜小泡形成完整细胞核的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C正确;
D.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但该时期的细胞核已经解体,D错误。故选D。
7.D 【解析】A.在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期间,叶细胞和糖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只能有溶剂(水)的交换,因此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A正确;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说明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净失水量为零,B正确;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失水,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C正确;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乙组叶肉细胞吸水,由于甲糖溶液的摩尔浓度小于乙糖溶液,故叶细胞的净吸水量甲组大于乙组,D错误;故选D。
8.C 【解析】 分析题图:a为胞吞过程,b为胞吐过程。两个过程均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均需要ATP供能。注意绝大多数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为胞吞与胞吐,但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A、a为胞吞过程,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物质以a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人体的白细胞通过a胞吞方式吞噬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胰岛素等大多数种类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不进入靶细胞内,但也有少数种类的激素会进入靶细胞内,C错误;
D、两种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都可能需要膜上的蛋白质参与,D正确。故选:C。
9.D 【解析】A.在图中三个温度中,45℃最为适宜,但无法判断该酶的最适温度是45℃,A错误;
B.该种酶在65℃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酶失活,即使降低温度,活性也不会恢复,B错误;
C.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说明该酶是蛋白质,可以被蛋白酶催化水解,C错误;
D.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D正确。 故选D。
10.A 【解析】 A、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反应速率一直随酶浓度上升而上升,说明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酶浓度,A错误;
B、实验二中,蔗糖浓度高于20%后,反应速度不再随着蔗糖浓度上升而上升,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B正确;
C、实验一的自变量是蔗糖酶浓度,无关变量是蔗糖浓度,因变量是相对反应速率;实验二的自变量是蔗糖浓度,无关变量是蔗糖酶浓度,因变量是相对反应速率,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有差异,因变量相同,C正确;
D、当该实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时,实验温度升高5℃,酶活性会降低,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D正确。故选A。
11.B 【解析】A.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没有催化作用,A错误;
B.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荧光素被磷酸化后,活性改变(被激活),则荧光素分子被激活属于吸能反应,B正确;
C.激活的荧光素只能在荧光素酶催化下与氧发生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错误;
D.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储存有少量的ATP,D错误。故选B。
12.B 【解析】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也就是甲图中的c点,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13.A 【解析】A.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均需要酶的参与,A错误;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与温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CO2浓度等其他因素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B正确;
C.据图可知,温度为40℃,光照为1500lx条件下菠菜净光合速率为2μmol·m-2·s-1,呼吸速率为4μmol·m-2·s-1,根据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此时其光合速率为6μmol·m-2·s-1,C正确;
D.据图可知,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40℃,因此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D正确。故选A。
14.B 【解析】A、甲表示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没有改变细胞内的遗传信息,A错误;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正确;
C、丁是细胞凋亡,与基因表达有关,细胞的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阶段中,C错误;
D、己过程是细胞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辛过程是组织、器官、系统形成完整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
15.C 【解析】A.孟德尔不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也没有提出基因概念,他认为性状是受遗传因子决定的,A错误;
B.孟德尔不知道减数分裂的内容,B错误;
C.孟德尔为了验证分离定律,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正确;
D.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说明的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故选C。
16.A 【解析】A.类型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类型2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错误;
B.类型3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类型3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会出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
C.由选项B分析可知,三种类型的个体自交,后代可能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是类型3,C正确;
D.如果类型1、2在产生配子时A和a或B和b发生交叉互换,则三种类型的个体都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D正确。故选A。
17.B 【解析】A.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乙、丙、丁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A错误;
B.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4号和8号染色体上,B正确;
C.乙细胞的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不可能表示初级卵母细胞,C错误;
D.甲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中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18.C 【解析】A、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1或2个DNA分子,A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C错误;
D、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DNA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正确。故选:C。
19.A 【解析】A.一个含AaXY的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出现AaX,说明该精子在形成过程中A、a基因在减I后期未正常分离,X和Y染色体分离正常,因此与AaX同时也会产生两个只含Y的精子,A正确;
B.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①XaXax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②XaXa x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因此,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B错误;
C.XXY的个体可能由含XX的雌配子与含Y的雄配子结合形成或者由含X的雌配子与含XY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差错可能发生在母本MI后期、MII后期或者父本MI后期,C错误;
D.产生了一个含X染色体的配子的个体可能是雌性(XX) ,也可能是雄性(XY) ,D错误。故选A。
20.C 【解析】A、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分化,A正确;
B、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B正确;
C、由图可知:基因包括启动子、转录区域、终止子等部分,启动子和转录区域为基因中不同的区段,启动子和RNA聚合酶结合后,启动基因的转录,故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因此甲基化的启动子不利于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C错误;
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以抑制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阻止细胞癌变,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D正确。故选:C。
21.D 【解析】A.搭建DNA分子模型的过程中,因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只有14个,最多能搭建14个脱氧核苷酸,A错误;
BD.DNA分子是双链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连接物有14个,即每条链各7个,脱氧核苷酸链中除末端外的每个脱氧核糖都需要两个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受此限制只能连接出一个含4个碱基对的DNA片段;G和C之间含有3个氢键,A和T之间含有2个氢键,若4个C和4个G结合,则最多含有12个氢键,即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中最多含12个氢键,B错误,D正确;
C.DNA的种类的公式为4n(n指碱基对),所以,能搭建出的DNA分子模型应有44种碱基序列,C错误。故选D。
22.D 【解析】 A.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该DNA第2次复制产生的DNA有22=4个,包括Ⅱ、Ⅲ两种类型,比例为1:1,A错误;
B.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子链有的和母链相同,有的和母链互补,与母链配对的子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母链互为倒数,与母链相同的子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母链相同,B错误;
C.拟核DNA分子中含有n个核苷酸,其中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
第 2次复制需要消耗嘧啶碱基的数目是n个,C错误;
D.DNA复制n次,形成的脱氧核苷酸的单链有2n+1 条,不含32P的单链有2条,故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有2n+1-2条,D正确。故选D。
23.C 【解析】A.由题意可知,RNA基因是DNA片段,RNA病毒中的基因是RNA,A正确;
B.基因重组指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即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重新组合,B正确;
C.据题意分析,RNA基因转录形成tRNA、rRNA,而mRNA是基因中的外显子序列转录形成,C错误;
D.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某些非编码RNA的参与,即tRNA用来转运氨基酸,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作为翻译的场所,D正确。
24.D 【解析】A、①②分别表示转录、翻译,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A错误;
B、由于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因此tRNA只有61种,B错误;
C、基因1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①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有T-A、A-U、G-C、C-G之间的配对,而②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有U-A、A-U、G-C、C-G,显然这两个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D。
25.(1)①. 胸腺 ②. 骨髓 ③. 三
(2)①. 抗原 ②. 记忆(T)细胞 ③. 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
(3)CAR—T细胞不依赖MHC类分子识别肿瘤细胞,其表面的scFv可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注“CAR—T细胞表面的scFv可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
26.(1)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2)ATP;暗;光照
(3)丙酮酸;细胞质基质;②
(4)①②③
(5)自养生物
27.(1)ZW;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1/4; 5/16
(3)MmZHZh
(4)MMZHW×mmZhZh
(5)FREM1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不同性别的鹅携带FREM1基因的数量不同(雄鹅有2个FREM1基因,而雌鹅只有1个)
28.【(1)脱氧核苷酸长链;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中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一一对应
(3)A与T形成碱基对,G与C形成碱基对
(4)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5)碱基对;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非常规则
(5)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