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册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4 10: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和影响
1.背景:
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做了证明。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日本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终于一步一步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马关条约》签订
瓜分狂潮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1)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①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在孔子儒学的旧瓶子中
装入民主平等的新酒
(思想界的大地震)
反映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特点: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
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客观: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
策略:托古改制,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康有为在宣传其政治主张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宣传?
2、过程:
(1)拉开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在得知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的建议。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5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公车上书的情景
通过在京官员和各省参加会试举人都上书的情景,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民族觉醒,维新思潮得到广泛响应
“……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书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至四月初八日(公历五月二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 ——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②使用史料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论从史出
史料实证
孤证不立
二重佐证
主观情感
所处时代
问题角度
阶级立场
茅海建详细查阅《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15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探究:①两则史料为何会有不同的解释?
③两则史料说明了当时什么现象?
部分官员与读书人共同推进维新运动的开展。
1895年,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操作、各省举人参加的上书(其中包括了梁启超领衔的广东80个举人上书),上书抵达御前。
1895年,康有为组织的各省举人集众联名上书,未抵御前。
康梁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创办《中外纪闻》
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
——
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
严复译著《天演论》
创办《国闻报》
开堂讲学,组织学会,聚集改革力量
著书立说,办报,寻找变法依据
北京
天津
广州
上海
宣扬西学 变法图存
(3)发展
从1895年夏到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纸。维新思想得到较大宣传,为变法奠定了基础。
(3)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
类 别 颁布的新法 作用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
军事方面
运动性质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鼓励私人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编制国家预算
裁汰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变法失败——戊戌政变
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软禁,再次临朝训政。
②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以身殉法
③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幸免外,均被废止。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失败原因:
没有严密组织
(4)结果:
①守旧势力强大,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②缺少政治经验,改革操之过急,缺乏理论指导
③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④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客观:
主观: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失败原因:
②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①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③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
11
积极: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维新变法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局限:
(5)历史意义:
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
器物→制度
国门打开后,底层人民的反映:
一般民众出于最直接的感受,觉得……日子之所以一天比一天艰难,大概是洋人来了之后所造成的,洋人在中国大规模造铁路、开矿山,将中国的龙脉挖断了,地藏的宝气泄露了;洋人在中国城乡遍设教堂,把中国传统神祇(地神)、祖先得罪了、侮辱了,这些神祇、祖先也不保佑中国人了。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二、义和团运动
(1)根本:《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直接:洋教势力猖獗,反洋教斗争兴起,特别是德国抢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1、背景: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
“扶清”有利于争取部分爱国官兵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缺乏认识,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猪: 天主 羊: 洋人
“灭洋”能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排外色彩。
2、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也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著都饬所属文武各员,查明各种会匪名目,严行禁止,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1899年11月28日
“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乃各督抚奏称,信其邪术以保固,亦不谅朝廷万不得已之苦衷矣。”
——《上谕》1900年6月26日
“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净根株。”
——《上谕》1900年9月7日
(1)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逃亡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
先抚后剿—招抚利用—镇压剿灭
3、清政府的态度:
4、过程:
(1)1898年10月,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攻打当地教堂,义和团运动兴起;
(2)到1900年,义和团转战到京津地区。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取得廊坊大捷。
(3)后来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1)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失败原因:
材料一: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如此评价义和团: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材料二:周恩来在1954年更明确指出:“义和团运动正是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
材料三:许多传教士和外国人、中国教民被杀,甚至夙有不快者,即指为.....他们要消灭一切带“洋”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都在捣毁之列。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
——雷颐《义和团运动:一场无与伦比的历史悲剧》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扶植傀儡政权,让清政府逐渐成为“洋人的朝廷”)
(2)具有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积极性:
存在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同时对西方工业文明成果没有清醒的认识。
局限性:
5、评价: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1、背景
(1)根本原因: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天津,被炸死的中国人
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
2.过程
(3)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
7月14日,天津陷落
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
(1)爆发:1900年6月,英、美等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在廊坊、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打击
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4)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下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与侵略者“议和”。
1900年8月,65岁的慈禧太后布衣椎鬓携光绪仓皇出京,在接见怀来县知县吴永时竟放声大哭:“予与皇帝连日行数百里,竟不见一百姓,官吏更绝迹无睹。”哭罢,又告诉吴永路上苦状: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无打水之器具,或井中浮有人头。昨夜无处安睡,只找到一条板凳,与皇帝贴背达旦。
联军统帅瓦德西曾下令,特许联军公开抢劫三日。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皇城以外地区的情况亦皆如此。
——《庚子大事记》七月二十一日记(1900)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克林德碑
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俄国军队乘机侵占中国东北
东南互保
中央权威式微,地方势力扩张
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
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南等地方实力派督抚拒绝执行清廷命令,与英美等国“互相保护”各自领地的活动。1900年6月26日,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
四、民族危机加深
1、《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2、内容及影响
内容 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
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抵押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
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思维深化
中国如何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列强侵略
课堂小结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1898.6-9)
义和团运动兴起(1898-1900)
公车上书(1895)
序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借口
《辛丑条约》(1901)
东南互保
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背景:甲午战败
瓜分狂潮
过程:上层改良
下层革命
结果:庚子国变
半殖半封
同盟会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革命成为历史趋势
救亡之路在哪里?
“中国数年以前,仁人志土之所奔走所呼号,则日改革而已。比年外患日益剧,内腐日益甚,民智程度亦渐增进,浸润于达哲之理想,逼迫于世界之大势,于是咸知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其所谓变革云者,即英语 Revolution之义也。” —— 梁启超《释革》
改良之路—清末新政
革命之路—辛亥革命
清政府重拾改良手段
革命党高举反清义旗
旧邦新造
博弈赛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