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2张PPT)
2022版
2019新课标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第三节
——湘教版选必一 4·3——
海——气相互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结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认知:能够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东、西岸降水量的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案例,能够分析水—气相互作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地理实践力:能够收集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相关材料,分析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
8月份印度洋表层水温分布
阿拉伯半岛东面为波斯湾,西面为红海,两地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
Distribution of Indian ocean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in August
The Persian Gulf is in the east of the Arabian Peninsula and the Red Sea is in the Wes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two places often reaches more than 30 ℃ in summer, while the temperature along the coast of Somalia is generally less than 25 ℃ in the hottest season
8月份印度洋表层水温分布
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层水温呈现东暖西冷的分布格局
对大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热力作用,进而影响到其气压场
Distribution of Indian ocean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in August
The Persian Gulf is in the east of the Arabian Peninsula and the Red Sea is in the Wes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two places often reaches more than 30 ℃ in summer, while the temperature along the coast of Somalia is generally less than 25 ℃ in the hottest season
8月份印度洋表层水温分布
波斯湾、红海与索马里沿岸夏季气温存在着显著差异,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简要描绘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由东到西大气环流系统的剖面结构。
Distribution of Indian ocean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in August
答案:索马里沿岸海域比波斯湾、红海面积广阔,夏季气温受海洋影响大且索马里沿岸夏季为寒流,受寒流影响气温降低,因此夏季气温较低。
答案: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东侧较同纬度西侧海洋水温高,形成上升气流,西侧海洋水温低,形成下沉气流,因此形成逆时针旋转的大气环流。
海洋与大气间物质
能量持续交换影响
Sea air interaction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change of matter and energy between the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海——气相互作用
是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
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热能储存库,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目录 | 海—气相互作用 Air Sea Interaction
一、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CONTENTS
二、海一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三、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01
02
03
-01-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
空气湿度大,降水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01-大气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海洋的蒸发量约占地球表面总蒸发量的86%
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
86%
太阳辐射
蒸发
01-大气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86%
太阳辐射
蒸发
降水
海洋的蒸发量与其表层水温密切相关
Sea air interaction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change of matter and energy between the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海洋的蒸发量与其表层水温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
因此,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含量与分布
02-海洋存储太阳辐射能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也是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重要存储器
海洋表面的反射能力弱,能够使海洋多保留一部分太阳辐射能
86%
太阳辐射
蒸发
降水
水分交换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水汽凝结
大气降水
02-海洋存储太阳辐射能
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能的70%
并将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
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
86%
太阳辐射
蒸发
降水
85%
长波辐射
传导
对流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是大气热量主要供给者
Sea air interaction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change of matter and energy between the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与其表层水温密切相关
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
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03-大气向海洋输送能量
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
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热量交换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潜热输送)
海洋表层储存85%的热量
长波辐射
大气运动
海水运动
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通过蒸发提供水汽
大气
海洋
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
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是:海水温度【海洋表层水温】
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越多。海—气相互运动越活跃。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除水热交换外,海—气间还存在气体和固体物质的交换
气体交换中以二氧化碳的交换最为重要
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海洋的作用比陆地更为重要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除少量被陆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外,绝大部分通过海洋的物理——生化过程被同化吸收,并以固态碳的方式向海洋深部转移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其具体过程是:海水通过与大气的接触,直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海洋生物利用海水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体内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被海洋生物固定的二氧化碳
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残体分解释放到大气中
还有一部分形成碳酸盐沉积和有机碳沉积(如煤、石油、天然气)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生物沉积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在岩石圈中,短时期内不再参与地表的碳循环,从而降低了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有利于海洋表层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对海洋和大气的二氧化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增高
海水温度会随之上升,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减小,那么将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阅读-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In addition to water heat exchange, there is also the exchange of gas and solid matter between sea and air
In gas exchange,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the role of the oce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land
目前,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要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60倍
因此,海水温度继续上升,对地球将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Reading -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02-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一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
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01-海——气相互作用形成大气环流
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会产生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环流
海陆间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则形成季风环流
90°N 60°N 30°N 0°
低纬大气温度高,高纬大气温度低
→高低纬间环流
0°-30°N 海洋输送热量>大气输热
30°N以北 大气输送热量>海洋输热
50°N附近 海洋输送热量给大气,
大气环流输送到高纬
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季风环流
海陆对大气加热
夏季
冬季
#Air sea interaction and ocean circulation
海—气相互作用与大洋环流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着全球的水热平衡
Atmospheric movement and near surface wind zone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of marine water movement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ocean circulation drive the transmission of water and hea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us maintaining the global water and heat balance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海—气相互作用,进行水分交换,构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
全球水量收支平衡
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的总水量没有什么变化。
注意:全球的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结果,而水循环必须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
大洋环流既影响海洋热量的分布,又影响海洋向大气的热量输送过程
在地球系统的能量输送和平衡中,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Hydrology
#Air sea interaction at different latitudes
不同纬度间海—气相互作用
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
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Activity exploration - Sumatra
活动探究-海洋热量收支
在图4-21中:纬度低于30°N,热量收入多于支出;纬度高于30°N,热量收入则少于支出,且在极地差值达到最大
想一想,根据热量收支情况,赤道会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会不会越来越冷?为什么
答案:不会。通过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将低纬海区盈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海区释放,最终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
-03-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海一气相互作用能够调控全球水热平衡
对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01-“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译音
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同时突降大雨,当地海鸟结队迁徙
当地人把这种反常的现象归因为“圣婴”出现
图4-23 2015年厄尔尼诺引起的海水温度异常
厄尔尼诺异常变化会使局部出现极端天气
Sea air interaction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change of matter and energy between the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厄尔尼诺的出现
使得当地冷水性鱼类因不适应温暖海域的环境而大量死亡,导致以这类鱼为食物的鸟类死亡或迁徙
厄尔尼诺异常变化会使局部出现极端天气
Sea air interaction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change of matter and energy between the ocean and the atmosphere
研究证据表明
厄尔尼诺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并大范围影响到天气状况和农业生产
Reading - the formation of El Nino and its influence
阅读-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其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太平洋赤道两侧盛行稳定强劲的偏东信风,它将温暖的表层海水吹离南美沿岸
图4-24正常情况下的海——气相互作用示意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a stable and strong easterly trade wind prevails on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of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blows warm surface water away from the coast of South America
Reading - the formation of El Nino and its influence
阅读-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其影响
当信风减弱时,南美太平洋沿岸表层水温增高,秘鲁寒流近赤道段变性为暖流;当增温幅度大于0.5℃并持续几个月至半年时,便形成了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a stable and strong easterly trade wind prevails on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of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blows warm surface water away from the coast of South America
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是赤道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沃克环流
东太平洋
温度低
西太平洋
温度高
同一水平面产生温度差
正常年份
沃克环流异常
中东太平洋水温偏高
西太平洋水温偏低
厄尔尼诺现象
东西海面温差减小
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厄尔尼诺海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秘鲁渔场渔业资源锐减,大量冷水鱼死亡。
Reading - the formation of El Nino and its influence
阅读-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其影响
厄尔尼诺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
连绵阴雨曾使智利北部沙漠地区的湿度增加,出现了鲜花盛开的奇观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a stable and strong easterly trade wind prevails on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of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blows warm surface water away from the coast of South America
Reading - the formation of El Nino and its influence
阅读-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其影响
厄尔尼诺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尼、澳大利亚严重干旱
有关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在减少二氧化碳释放、延缓全球变暖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a stable and strong easterly trade wind prevails on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of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blows warm surface water away from the coast of South America
Reading - the formation of El Nino and its influence
阅读-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其影响
世界热带海洋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有3/4来自太平洋赤道海域
厄尔尼诺现象能减缓富含二氧化碳的上泛冷水的上移速度,从而减少海洋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a stable and strong easterly trade wind prevails on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of the Pacific Ocean, which blows warm surface water away from the coast of South America
02-“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故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之称,但它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要小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的译音
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时间为1-2年,拉尼娜现象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会造成全球性气候的混乱。
2017年12月海面温度异常
厄尔尼诺
与拉尼娜现象对比
Comparison of El Nino and La Nina phenomena
对厄尔尼诺和拉妮娜现象的
成因及影响,科学家仍在不断探索
拉尼娜现象形成
东南信风加强,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海水变冷,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大洋东岸:
下沉气流增强;
气候异常干旱;
引发旱灾。
大洋西岸:
上升气流增强;
气候更湿润多雨;
引发洪灾。
对我国的影响:
夏季风增强,南旱北涝,台风现象频繁,东北地区出现“冷冬”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东南信风 弱 强
太平洋水温 大洋东岸 增高 降低
大洋西岸 降低 增高
气候 太平洋东岸 降水增加,多洪涝灾害 降水更加减少
太平洋西岸 降水减少,多干旱灾害 降水增加
对全球气候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出现在厄尔尼诺年之后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比
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夏季风减弱,“北旱南涝”,台风少,出现“暖冬”现象。
活动
1、比照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海域东西岸大气环流状况,绘制拉尼娜发生时刻该区域的大气运动状态示意图;根据所绘示意图,说明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西岸上升气流增强,降雨增多,会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太平洋东岸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会发生旱灾。
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讨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河流等带来的影响。
(1)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2)厄尔尼诺年,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冻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出现冷冬热夏。
(3)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录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素养凝练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正常年份亚欧大陆西海岸气温较低
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2)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世界稻米产量增加
解析 第(1)题,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低,A错误;亚欧大陆西侧为大西洋,与图示变化关系小,B错误;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温偏低,气流下沉,C正确;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海区气流上升,D错误。第(2)题,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A错误;澳大利亚东部气流下沉,降水减少,B错误;南美西部干旱区气流上升,降水增多,出现“绿洲”,C正确;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岸降水减少,东亚、东南亚会形成旱灾,水稻会减产,D错误。
答案 (1)C (2)C
海——气相互作用
Air sea interaction
课时作业
2019版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2019 Hunan Education Ed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selective compulsory - Fundament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课时作业
1.读下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按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M、N分别为( )
A.7 16 B.16 7 C.7 23 D.23 7
课时作业
读“三种水循环简单模式图”,回答2~4题。
2.2019年9月7日,台风“玲玲”
在朝鲜黄海南道一带沿海地区登陆。
台风“玲玲”应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3.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
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Ⅰ B.Ⅱ
C.Ⅲ D.Ⅰ和Ⅱ
课时作业
读“三种水循环简单模式图”,回答2~4题。
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环节及办法主要表现在( )
A.③——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水汽输送
B.④——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①——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④——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循环
课时作业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5~7题。
5.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
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7.海洋将热量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
①长波辐射 ②短波辐射 ③潜热释放 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课时作业
读“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
A.0°~20°N B.0°~20°S C.40°S~50°S D.40°N~60°N
9.该纬度带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C.寒流的作用明显
D.暖流的作用明显
课时作业
2020年10月29日,
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中指出,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强度可能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2021年夏季。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会引起气候异常。下图是“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课时作业
10.太平洋海域( )
A.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均呈顺时针方向
B.①洋流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
C.②洋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为寒流
D.③与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质也相同
11.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12.拉尼娜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 )
A.西岸森林火灾频发
B.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C.东岸地区降水增多
D.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减慢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厄尔尼诺”现象与“沃克环流”相关联,“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汇合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完成13~15题。
课时作业
13.“沃克环流”的形成与(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太平洋东、西受热不均有关
C.太平洋东、西洋流性质有关 D.季风环流有关
1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会减弱,从而导致( )
A.澳大利亚东部洪水泛滥 B.印度尼西亚地区泥石流增多
C.秘鲁沿海更加干旱 D.秘鲁沿海洪涝灾害增多
15.“沃克环流”中甲气流能从太平洋东部到达太平洋西部,这与( )
A.东南信风有关 B.东北信风有关
C.亚洲低压有关 D.太平洋的“副高”有关
课时作业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流域水电站众多。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并开始蓄水;2010年金沙江梯级电站陆续建成、运行。香溪河为长江一级支流位于三峡库区,汇口距三峡坝址约30 km。拦门沙坎是河口附近凸出于上下游河段河底连线之上的成型堆积体。深泓线即沿河流方向最大水深处的连线,沿此线的剖面为河流的纵剖面。图1示意香溪河汇入长江分布,图2示意香溪河河口段纵剖面冲淤变化情况。
课时作业
(1)分析深泓线PQ段弯曲的原因。
该段河道弯曲,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而水深较大,故深泓线向凹岸弯曲。
(2)说明2004—2017年香溪河河口段泥沙淤积的时空变化特点。
时间变化特点:淤积速度呈下降趋势;2010年以后淤积明显减缓。
空间变化特点:越往.上游(随距河口里程越大) ,泥沙淤积厚度变化越小。
课时作业
(3)有人推断香溪河河口泥沙淤积量与长江干流来沙量呈正相关,指出其推断依据。
2010年以后,长江上游多个水电站相继运行造成干流含沙量显著下降时,该河河口段的泥沙淤积也趋缓;
三峡工程建成并蓄水后,干流水位升高,顶托作用强,干流泥沙更易倒灌进入支流;该河口河水汇入长江的朝向容易发生干流泥沙倒灌。
(4)香溪河河口形成拦门沙坎的可能性较小,推测其理由。
上游干流水电站拦截泥沙;
三峡工程减淤调度等,使河流含沙量减小;流域植被条件不断改善。
2022版
2019新课标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第三节
——湘教版选必一 1·4·3——
海——气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