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4 08: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练习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__,字贯中,号_____________,元末明初小说家。本文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该书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2.《三国演义》中,离别之时,________向刘备推荐了孔明,最终三分天下;弥留之际,周瑜举荐_________担任吴国大都督,从而稳住大局;__________(战役)决战之际,蒋干向曹操自荐前往劝降周瑜,却惨遭反间计,成为笑柄。
3.(1)《三国演义》中,被人称为卧龙的是( );被人称为凤雏的是( )
(2)《三国演义》,不朽名著,是一历史小说。其中的三国魏蜀吴,最先建立的国家是( );小说中长坂坡退曹兵的是( );草船借箭的是( )
4.(1)《三国演义》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各种奇谋妙计纷纭而至。请写出下面计策的主要相关人物。
空城计:诸葛亮和_____________ 苦肉计:____________和黄盖。
(2)《三国演义》中关羽以忠、义、勇、谋、傲著称于世,请分别写出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忠__________ ,义__________,勇__________,谋:水淹七军,傲:败走麦城。
5.《三国演义》中蜀国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其中一个大将______,曾经“桃园结义薄云天,偃月青龙刀刃寒。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坤乾”;还有一个白马长枪的大将_____,曾经在长坂坡曹营中七进七出勇救阿斗。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作战善于用火,请写出他以火破敌的两个战例_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军师曾经给曹操献“连环计”,名气和诸葛亮相仿的人是_________,可惜英年早逝。《水浒传》中和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作用类似的人是__________。
6.袁阔成说过:“《三国演义》是那段历史的一座人才宝库,也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座军事大课堂。”《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下面的对联概括了他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在列出的五项中写出具体所指。
上联:收两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便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1)收两川:______ __(2)排八阵:_______________
(3)六出七擒:_________ (4)东和北拒:____________
(5)用火攻:_________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充满着他对往事的温馨回忆与对时弊的理性批判。
B.《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的关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忠义精神的代表人物。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蒹葭》和《关雎》就选自其中。
D.英国大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和“星期五”在海上诸岛的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怪异的世界。
8.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大闹五指山(《水浒传》)
B.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三国演义》)
C.孙悟空——大闹五庄观(《西游记》)
D.简·爱——从小被送入孤儿院(《简·爱》)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雅正——属于敬辞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诸葛亮——六出祁山
10.关于《红岩》《三国演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红岩》中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B.《红岩》中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
C.《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过同辈的真英雄是马超。
D.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黄盖行苦肉计之事。为了让曹操上当,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随后黄盖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11.某人误闯时光隧道回到明朝。下列书中,他不可能看到的一本是( )
A.司马迁《史记》 B.刘义庆《世说新语》
C.蒲松龄《聊斋志异》 D.罗贯中《三国演义》
12.下列关于名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鲁达、武松、杨修、林冲等英雄人物。
B.《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形象如婴宁、聂小倩,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寄托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同时书中也有批判统治阶级的残暴不仁,如《促织》《席方平》等。
C.“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
D.“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这是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1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羽。
B.《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人,再为钢琴家,终为音乐家。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的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的李逵,还有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的林冲。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来没有灰心丧气,从来没有过自杀的念头,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做斗争。
14.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孙权令诸葛瑾入川讨伐荆州未果,鲁肃为孙权所迫,设鸿门宴邀请刘备过江,欲逼还荆州。刘备单刀赴会,以其非凡的胆识,挫败了这一谋划。
B.《水浒传》中写李逵回家探母的路上,忽遇一自称为黑旋风的强盗。李逵定睛一看,只见那人面黑如炭,如烟熏火燎一般,手持两柄大斧,倒也威风凛凛。李逵大怒,“眼见得是冒俺之名,坏俺的名声了”,便一斧杀了他。
C.《西游记》中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旗帜,后来再入天宫又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D.《红楼梦》中,黛玉接过宝玉递来的扇子,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当黛玉说“乏了,明儿再撕”时,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15.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甫志高﹣﹣担任大丰银行会计主任(《红岩》)
B.唐僧﹣﹣朱紫国行医(《西游记》)
C.姜维﹣﹣兵败牛头山(《三国演义》)
D.阿廖沙﹣﹣买童话书被打(《童年》)
16.下列文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西汉末年到东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西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B.林徽因,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主要文学作品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
C.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D.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漂亮朋友》《我的叔叔于勒》等。
17.关于《三国演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B.《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C.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这次战役有关。
D.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温酒斩华雄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乙】三英战吕布
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丙】喝断当阳桥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18.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斟酒(zhēn)诀战掷于地上(zhì)
B.厮杀(sī) 阵脚黄口孺子(rú)
C.旌旗(jīng) 霹雳悬崖勒马(lēi)
D.酣战(hān) 气概风弛(chí)电掣(chè)
1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祖国始终是我坚强的后盾,即使天摧地塌,只要她在身边,便没有可以让我惧怕的危险。
B.“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北斗组网、超算“发威”……中国科技威镇乾坤,笑傲世界。
C.来到朋友家里,他一点儿也没拿自己当外人,一会儿探囊取物,一会儿翻箱倒柜,把屋子里闹得乌烟瘴气。
D.张富清坚守初心,默默奉献,樊锦诗扎根大漠,潜心石窟,中国女排面对强敌,永不言败……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计其数。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曹操给关羽饮的酒叫壮行酒,在战争年代,勇士们上战场执行重大且有生命危险的任务时,指挥官们给都会为他们斟上一杯酒,用酒为勇士们壮胆送行。
B.“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古代打仗,总是击鼓表示冲锋,因为鼓的声音是“咚—咚—咚—”的,又重又沉,好像敲在人心坎上一样。战士听了,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痛痛快快打一仗。今天健身房里都喜欢播放“咚咚咚”的摇滚音乐,会让人感到振奋,起到了鼓励人们锻炼的作用。
C.如果把“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改编成京剧,那么剧中的张飞应该是白脸,关羽是红脸,刘备是老生,吕布是小旦。
D.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的是意义相同的,如:张飞字翼德,孙权字仲谋,鲁肃字子敬。
21.下面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段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省去了具体交战的过程,但依然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关羽威猛的英雄形象依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B.【乙】段“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侧面写出了交战的激烈以及吕布等人的骁勇。
C.【丙】段张飞能“独退曹家百万兵”一方面是因为张飞本身的猛虎之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曹军恐怕中了诸葛亮的计策,此外还有关羽对曹操的警告。
D.三个选段中,作者抓住每场交战的特点,将交战场面写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绝不雷同。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诸葛亮舌战群儒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帛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贡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旭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辈心惊胆烈: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即;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
2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剿灭(jiǎo) 沉疴(kē) 峨冠帛带 贡行仁义
B.寰宇(huán) 糜粥(mí) 器宇轩昂 如雷贯耳
C.云翳(yī) 尪赢(léi) 无人可即 思贤如渴
D.猖獗(jué) 携幼(xié) 心惊胆烈 走投无路
23.下列句子中哪一个加点的成语不能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 )
A.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易如拾芥),何必迁延日月。
B.大观园里茯苓霜失窃后,平儿明知是彩云偷的,但投鼠忌器(畏首畏尾),怕伤了探春的体面,不愿去起赃。
C.停火协议虽然已经签订,但能否实现和平,人民正拭目以待(置若罔闻)。
D.说着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将丹诀描述的基础和中级部分都默写出来。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鹏鸟,最早出自庄子的作品《逍遥游》,“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就成为了人们努力向上,大展鸿图的标志物。鹏自出现以来,更鼓舞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搏风击浪,冲击理想。后来诗人们常以鲲鹏比喻一些宏图壮志。
B.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弄脏座席而对人不敬;“尽前”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
D.庶民指一般的民众。见《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由孙权的第一谋士张昭的发难开端:“先生自比管乐,朝廷旧臣,无不以为拂高山之云翳,……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一根锋利的舌剑携讽刺、讥笑、责难、羞辱各种火光向诸葛亮抛来,拉开了舌战的序幕。
B.诸葛亮在整个过程一直专注。舌尖吐送语言的锋刃,闪烁言辞的锋芒,或巧设譬喻,或引经据典,或正反相加,或娓娓道来。时而哑然微笑,时而厉声呵斥,义正词严,豪气冲天。这舌尖功夫,岂一个厉害了得!
C.诸葛亮出使东吴,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表现了诸葛亮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从容气度和大智大勇、能言善辩的性格特点。
D.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后,做了许多大事,下面的事件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六出祁山。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关公正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忽报:“江东陆口守将吕蒙病危,孙权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今逊差人赍书具礼,特来拜见。”关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公拆书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
……
却说孙权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蒙拜谢,点兵三万,快船八十馀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沟鹿船中,驾快船往浔阳江去。昼夜趱行,长驱大进,径取荆州,无人知觉。
吕蒙在荆州传下号令:凡荆州诸郡,有随关公出征将士之家,不许吴兵搅扰,按月给予粮米;有患病者,遣医治疗。将士之家感其恩惠,安堵不动。忽报:“关公使至。”吕蒙出郭迎接入城,以宾礼相待。使者呈书与蒙。蒙看毕,谓来使曰:“蒙昔日与关将军结好,乃一己之私见;今日之事,乃上命差遣,不得自主。烦使者回报将军,善言致意。”遂设宴款待,送归馆驿安歇。
于是随征将士之家皆来问信,有附家书者,有口传音信者,皆言家门无恙,衣食不缺。
……
关平夜袭魏寨,中计,与廖化二人奋战徐晃,夺路而走,回到大寨,来见关公曰:“今徐晃夺了偃城等处,又兼曹操自引大军,分三路来救樊城,多有人言荆州已被吕蒙袭了。”关公喝曰:“此敌人讹言,以乱我军心耳。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虑。”言毕,忽报徐晃兵至,关与之大战八十余合,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拨马回寨。此时,樊城曹仁与徐晃,两下夹攻,荆州兵打乱,屯扎麦城。
且说关公在麦城,计点马步军兵,止剩三百馀人;粮草又尽。留周仓与王甫同守麦城,关公自与关平、赵累引残卒二百馀人突出北门。行至决石,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树木丛杂。时已五更将尽。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至,把关平四下围住。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
……
却说孙权既害了关公,遂尽收荆襄之地,赏犒三军,设宴大会诸将庆功。置吕蒙于上位,权曰:“昔周郎雄略过人,破曹操于赤壁,不幸早夭,鲁子敬代之。子敬初见孤时,便及帝王大略,此一快也。曹操东下,诸人皆劝孤降,子敬独劝孤召公瑾,逆而击之,此二快也。惟劝吾借荆州与刘备,是其一短。今子明设计定谋,立取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
于是亲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馀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众将见之,无不恐惧。权将吕蒙尸首具棺安葬,赠南郡太守、孱陵侯,命其子吕霸袭爵。
2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髯(rán) 宵禁 酌(zhuó)酒 鸠占鹊巢
B.馆驿 孱(chán)弱 箴(zhēn)言 唾手而得
C.侍(cì)候 赏犒 啖(dàn)肉 共度难关
D.拘泥(nì) 讹(é)言 爵位 挑拨离间
27.下面句中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备战21年高手如云的中考,我需逆水行舟,不可不学,当效吴下阿蒙。
B.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C.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可用“短见薄识”替代),没什么见识。
D.对于强国学习仅有的这次“大意失荆州”,波波老师耿耿于怀,表示一定要牢牢守阵地,保住第二的领先地位。
2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中的“白衣”,并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着便服,未穿甲胄之意。
B.古代男子为了便于自己称谓,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鲁肃字子敬,周瑜字公瑾,关羽字云长。
C.“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授”“改”“黜”等。
D.《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它开创了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先河。
2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段中,写关羽的鬼魂附在吕蒙身上,将其咒死。这是的文学创作的需要,意在“神话”关羽这一人物形象。
B.“各将欣喜,皆无战心”一方面,写出了吕蒙袭取荆州之后,以仁义待民,更以恩惠使关羽手下将士家属安居生活,赢得了民心;一方面,为下文关羽败走麦城埋下了伏笔。
C.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战,又称奇袭荆州之战。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
D.“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此敌人讹言,以乱我军心耳!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虑!”从关羽的语言中,感受到他胆魄韬略、英勇刚直的英雄形象,被尊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
参考答案
1. 罗贯中 本 湖海散人 三国演义 章回
2. 徐庶 鲁肃 赤壁之战
3. 诸葛亮(或者孔明) 庞统 魏国 张飞 诸葛亮(或者孔明)
4. 司马懿 周瑜(曹操) 忠:千里走单骑 义:华容道义放曹操 勇:过五关斩六将
5. 关羽(关云长) 赵云(赵子龙) 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赤壁 藤甲军 上方谷) 庞统 吴用
6. 东川、西川 巧设八阵图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火烧赤壁
7.D8.A9.A10.C11.C12.B13.A14.C15.B16.A17.C
18.B 19.C 20.C 21.A
22.B 23.C 24.B 25.D
26.C 27.B 28.B 29.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