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3 21: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单选题
1.“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把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
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看集气瓶口有无白雾生成
3.中美科学家携手发现了全硼富勒烯 B40,它在超导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B40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
4.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6.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7.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注重环保,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使用乙醇汽油
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多使用私家车出行
8.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9.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黑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有吸附性 D.能够燃烧
10.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1.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B.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
C.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不同
D.因为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12.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1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14.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KHCO3+HCl═KCl+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
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a%﹣w)克
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
15.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A. B.
C. D.
二、填空题
16.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______;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单质是______
A.碳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7.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描述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_____。
18.请用给定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一氧化碳 ③硫酸 ④大理石 ⑤金刚石
(1)重要的建筑材料是_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
(3)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
(4)具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__;
(5)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的是__.
19.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三、实验题
20.将洗净的鸡蛋壳放在一玻璃杯中,在杯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杯口,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蛋壳成分中含有钙元素,试推测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__,请写出该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CO2和O2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向装置中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能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其密度应该比空气___________。
(5)用E装置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
22.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
23.学习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g钙片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总质量比反应前稀盐酸与钙片的总质量减少了3.3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计算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B
6.C
7.A
8.D
9.B
10.B
11.C
12.D
13.A
14.D
15.A
16. (1) C (2) AB
17.(1) CaCO3CaO+CO2↑ (2) 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绝,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18. (1) ④ ⑤ ① (2) ② ③
19. (1) (2) H2 温室效应
20. (1) 玻璃杯中有气泡产生 玻璃片上石灰水珠变浑浊 (2) CaCO3 (3) CO2+Ca(OH)2=CaCO3↓+H2O
21.(1)铁架台
(2) B 气密性
(3)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率(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小
(5)H2CO3
22.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x=8.8g;
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为:8.8g÷1.977g/L≈4.45L。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g;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4.45L。
23.(1)3.3
(2)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