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17 08: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不平等条约之始第1课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林则徐禁烟运动的原因和经过,养成对资料阅读和对历史事件的归纳能力。填写《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培养填表能力和分析条约内容能力,认识鸦片战争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是导致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通过学习,认识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始终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林则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重点
  1.分析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原因。
  2.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探讨这一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难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一、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急于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清王朝腐朽落后成为了其侵略的目标。 正常的商品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市场,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可以牟取暴利。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鸦片仓库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有哪些?白银大量外流;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虎门销烟意义 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背景 道光帝接受了林则徐的上书,任命其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虎门销烟池遗址   广州虎门太平洋广场禁烟雕塑苟利国家生死已,
岂因祸福避趋之。若鸦片一日不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保护鸦片走私。直接目的中国禁烟;借 口 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并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过 程结 局 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不平等条约之《南京条约》。影 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的国门洞开,列强蜂拥而入;中国近代史从此开始。鸦片战争博物馆三、不平等条约之始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由清政府委派钦差大臣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是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的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南京条约》中英双方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定《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香港岛2100万银元广、厦、福、宁、上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领土完整加重人民负担便利英国商品输入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便利英倾销商品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 静海寺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沉甸甸的一笔,它刻下的是历史的沧桑,也刻下了历史的叹息。1842年,当英国侵略军用炮火点燃滔滔江水,在下关江面耀武扬威之时,当年为褒奖郑和航海,风波无警而敕建的静海寺就注定要成为孱弱的清政府的陪葬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那曾一度辉煌,几修几毁的静海寺,满怀彻骨之痛却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耆英、伊里布等在“康华丽”号上签订了一个为中华民族开启了百年耻辱的《南京条约》,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香港岛被割离祖国的怀抱。了解:《南京条约》议约地--南京静海寺静海寺正门。现建有《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静海寺内的警世钟。 小 结英国预谋市场真,走私鸦片危害深。民族英雄显精神,
虎门销烟振国威。 1840战火起,
《南京条约》丧权利。赔款通商又割地,
两半社会从此启。虎门销烟1.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2.英国的商品输出和中国“出超”的有利地位;
3.英国向中国大量偷运鸦片;
4.鸦片走私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害;
5.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6.虎门销烟的意义: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南京条约》1.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国侵略者的全部要求;
2.《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内容;
3.《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
等条约;
4.影响: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练兵营1.(2007中考)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A2.右图所再现的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壮举, 应是(  )
A.虎门销烟
B.戊戌喋血
C.辛亥风云
D.抗日烽火A练兵营3.这是一座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是在(   )
 A.虎门
 B.福州
 C.上海
 D.南京A练兵营4.“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应是哪位大臣给皇帝的上书?(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A练兵营5.(2006广东韶关样卷)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的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
(2)虎门销烟。
(3)青少年应“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