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24张PPT) +朗读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梅岭三章》课件(共24张PPT) +朗读音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5:59: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202X


走近作者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主要著作有《陈毅诗词选集》《陈毅诗稿》等。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 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这三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写作背景
旌旗( )     阎罗( )     
当纸钱( ) 即为家( )
应有涯 ( ) 遍种( )
jīng
yán
wéi
zhòng
yīng
dàng
检测字词
这段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呢?作用是什么?
“一九三六年冬”交代了时间,“梅山”交代了地点,“伤病伏丛莽间”,讲处境艰难,“虑不得脱”,讲情况危急,也是“得诗”的原因。“得诗”显示态度从容镇定,“留衣底”说明作诗目的在于留下遗言。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研读小序
这段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呢?作用是什么?
作用:小序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和诗人以诗明志的行为,表现了诗人革命到底的决心。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研读小序
自由朗读三首诗,思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用四个字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时间顺序:追忆往昔 面对当日 展望未来
整体感知
视死如归
勉励战友
展望未来
1.诵读法
2.延伸阅读
3.字词句鉴赏
4.把握思想内涵
如何鉴赏诗歌?
诗歌鉴赏方法
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正气。“意如何” “艰难”“招”“斩”要重读,“斩”要读出痛快淋漓之感。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朗读诗歌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表现了视死如归,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旌旗” “招”“斩”
研读第一章
“断头今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倒装句。表现环境险恶,显示出作者勇于面对死亡的无畏气概。
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诗中“旌旗”借代部队;“阎罗”比喻反动势力的头领;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第3、4两句要扬起,要读出语重心长的殷殷之情。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第1、2句要读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壮烈情怀。
朗读诗歌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诗中哪些关键词语体现这种精神?
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头悬国门” “飞来”
研读第二章
“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头悬国门的典故,表现了不亲眼看到敌人彻底灭亡而死不瞑目的精神,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
“头悬国门”的典故运用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飞”这个动词,写出捷报纷飞而至的动态,透露出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的“飞”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诗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两句暗用陆游《示儿》诗末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试从表达方式和抒情方面进行比较。
从表达上看,陆诗侧重用叙述,陈诗侧重用描写;从抒情方面看,陆诗壮中有悲,陈诗壮而不悲,着重写对后死诸君的期待,勉励生者继续奋斗。(提示从“悲”和“壮”两方面考虑。)
第2句要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第1句要读得热情主动。
第3、4句要读出向往、欣慰、豪迈之情。
朗读诗歌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诗中哪些关键词语体现这种精神?
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关键词:“投身” “应有涯”
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取义成仁”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研读第三章
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诗中以“血雨腥风”借喻战争,与首章“百战多”,次章“烽烟正十年”对应;又以“自由花”比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作了生动的描绘和尽情的讴歌,对首句作了圆满的回答。
第一首: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
第二首: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
第三首: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归纳探究
1.三首诗表现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试分析比较。
2.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梅岭三章》正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对人间的告白。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旌旗十万”、纷飞的捷报、遍布人间的自由之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读这组诗,要把握诗中的这些意象,体会革命者深沉博大而又炽热激越的情感。
文章主旨
别云间
夏完淳 (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梅岭三章》与《别云间》虽不是出自同一时代和同一人之手,但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试比较一下。
比较阅读
一、课题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
《梅岭三章》 写于梅山; 《别云间》是作者诀别故乡(云间是松江的古称) 时作。
二、作者与背景都有相似之处。
《梅岭三章》是作者陈毅被国民党军队包围,“虑不得脱”,写下的三首绝命诗;《别云间》 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
三、用词有相似之处。
《梅岭三章》 中用“泉台”“旌旗”分别表示“死亡”“军队”; 而《别云间》中用“泉路”“灵旗”来表示。
四、两者都使用了典故。
《梅岭三章》 用了“头悬国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 使用了“南冠”和“毅魄”这两个典故。
五、体现的人物精神同中有异。
《梅岭三章》 表现了陈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他“刚”的一面;而《别云间》不但表现了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真是亦刚亦柔。
六、两者在写作上有一个共同点。
把现实与理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梅岭三章》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 “取义成仁今日事”,准确而又生动。请你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30 字左右)
李煜忘不了他那华美的雕栏玉砌(借代皇宫),因此他在寂静的夜晚写下了《虞美人》。
写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