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
捐躯赴国难, !(曹植)
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
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
诗歌填空
哀民生之多艰
视死忽如归
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以我血荐轩辕
爱国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意象美。
3.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对祖国的深情。
舒婷不是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子,
但她的诗曾燃烧了多少年轻人的心。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生于1952年,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散文集《心烟》等。
作者简介
知识链接
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以舒婷、北岛、顾城等先驱者为代表。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
舒婷是在中国正遭受十年浩劫的动乱中成长的。她初中毕业后即下乡插队,后又当过工人。在国家蒙难、人民遭殃的混乱岁月,备尝艰辛的舒婷,内心的迷惘、痛苦可想而知;“四人帮”粉碎了,她又是何等的满怀喜悦!
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4月,诗人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这首诗。
写作背景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biě
bó
wō
pēi
wǎng
suì
yū
fēi
qiàn
读准字音
蜗行:
簇新:
胚芽:
绯红:
喷薄:
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极新;全新。
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鲜红。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词语理解
大声朗读诗歌,感受这首诗歌的节奏。
感知节奏
第1节:长句式,多节拍,仿佛是一首从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
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
第2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
第3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造成反复回旋抑扬顿挫的气势。为第4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
第4节:节奏更快,运用排比,加强了语言的力度,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再读诗歌,概括每节的内容。
第1节:回溯祖国贫困、落后的历史面貌。
第2节:揭示出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痛苦和希望。
第3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形象。
第4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整体感知
1、什么是意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合作探究
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2、第一节中有哪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完成下面表格。
意 象 情 感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痛苦、悲哀
“破旧的老水车”,从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角度,表现了祖国历史上贫穷落后的状态。
“熏黑的矿灯”,从工业方面表现了祖国的落后。
“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进一步突显祖国的贫困与破败。
“淤滩上的驳船”是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形象写照。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形象地勾画出了祖国负重前行的情景。
这一系列的意象,写出了祖国落后、贫穷,表达了诗人因祖国的苦难而痛苦难过的复杂心情。
3、文中还有其他意象,找一两个自己印象最深的进行分析。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情感:痛苦和对生活的祈愿
象征:痛苦中的希望
(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但未落到地面。)
示例
情感:激动和憧憬
象征:新生的希望,希望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挂着眼泪的笑涡
4、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示例: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老水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体现出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与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形象相近)
5、本诗每节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祖国的美好未来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哀伤低沉逐渐转向亢奋热烈。
本诗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意象,描摹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和蓬勃发展的现实,抒发了诗人与祖国荣辱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赞扬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内容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