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4 08:2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
给中国带来的耻辱和灾难是巨大的!
屠杀民众
割占土地
巨额赔款
腹地通商
资本输出
瓜分狂潮……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
问题: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历史的进步”指什么?
快速浏览第18课,并结合初中所学,提出你的想法。
救亡图存的爱国意识高涨!
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1.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
2、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戊戌政变(以失败告终)
1、序幕
2、开始
3、高潮
4、结束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8)
问题:请根据教材内容,简述戊戌维新的过程
(一)过程:
公车上书
颁布“明定国是”
百日维新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8)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 改订律例、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取消旗人寄生特权、裁撤驿站
文教 开办新式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 精练陆军,改实洋操、实行征兵制等 裁撤绿营
主要内容
问题:请你根据戊戌维新运动的内容,判断其性质
(二)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爱国救亡的改良运动
(三)背景
1、时代特色:
3、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
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学习拓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发展历程
(1)产生:洋务运动中后期,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2)发展: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2、阻碍因素
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工人阶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南通大生纱厂码头
“四十年后,中东事已,益愤而叹国人之无常识也,由教育之不革新,政府谋新矣而不当,欲自为之而无力,反复推究,当自实业始。”
——《甲午战争与晚清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异动》
张謇 主张“实业救国”
1895年筹办;1896年办厂,1899年开始生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爱国救亡的改良运动
(三)背景
1、时代特色:
3、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4、思想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
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1
康有为 梁启超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一、戊戌维新运动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作用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 改订律例、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取消旗人寄生特权、裁撤驿站,
文教 开办新式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 精练陆军,改实洋操、实行征兵制等 裁撤绿营
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
问题:请你根据戊戌维新运动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封建官僚体制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性质: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性质: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局限性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 改订律例、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取消旗人寄生特权、裁撤驿站, 文教 开办新式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 精练陆军,改实洋操、实行征兵制等 裁撤绿营 一、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
问题1:请你根据戊戌维新运动的内容,分析其局限性
1、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问题2:阅读教材学思之窗,分析戊戌维新的局限性
2、依然是在中体西用框架下谋划的
(四)贡献:
(五)局限:
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2、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推动维新思想的传播起积极作用
依然是在中体西用框架下谋划的
(六)失败的原因:
1、政治生态: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强大
2、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3、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百日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从下面段材料中,还能找到其它具体原因吗?
4、贪大求全,急于求成
5、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原因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
“扶清灭洋”
(一)背景
(二)口号:
二、义和团运动(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问题: 如何认识“扶清灭洋”?
材料一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 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义和团揭帖
材料三 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揭帖
“灭洋”出于爱国,“盲目排外”愚昧落后;
“扶清”也出于爱国,对清政府的本质缺乏认识
农民阶
级的局
限性
呼唤
先进阶级领导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
二、义和团运动(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一)背景
(二)口号:
(三)清政府的态度:
先抚后剿—招抚利用—镇压剿灭
(四)评价:
(1)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仇外的弱点
(2)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
1、贡献:
2、局限:
(1)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2)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英勇奋斗和牺牲精神
(3)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以华制华
“扶清灭洋”
(一)背景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镇压义和团运动
(二)经过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1900)
八国联军统帅给德皇的报告:“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
◎慈禧出逃西安
◎八国联军罪行
慈禧太后无不辛酸地自述这段经历:“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shú高梁)秸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外“东南互保”协议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英、美等国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说明:中央权威式微,地方势力扩张。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一)背景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镇压义和团运动
(二)经过
(三)结果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1900)
内 容 危 害
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武力威慑、破坏主权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国中之国”,恣意干政
《辛丑条约》的危害
(一)背景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镇压义和团运动
(二)经过
(三)结果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民族危机的加深(1900)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四)影响
画面中那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
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
维新派:戊戌维新
义和团:扶清灭洋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签订
民族危机
日益加剧
救亡图存
无力回天
双半深渊
危机加深
改良之药—清末新政
革命之药—民主革命
历史的风陵渡口,
中国将何去何从?
旧邦新造
改天换地
1、军事侵略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2、经济侵略
4、文化侵略
3、政治侵略
商品输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
资本输出(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侵犯中国主权 (割占领土、强租租界、划分势力范围)
签订不平等条约
干涉中国内政: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
日本侵华战争
(1931-1945)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这四种侵略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中华民族出现严重民族危机
重点问题突破
探究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及表现特点
3.条约的影响: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拓展提升】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方式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高中历史 必修(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拓展提升】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方式
①经济侵略:
②政治侵略:
③文化侵略:
④军事控制: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制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