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金字塔》
教学目标 1.认识“译、愧”等 10 个生字 2.运用多种方法展开阅读,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 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展开阅读,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 难点: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教学 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教学 2 课时
教学流程 预设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节一: 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欣赏一组图片。(出示金字塔图片) 导入新课。埃及,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金字塔,令世人惊叹的建筑。 揭示课题。 介绍作者。 欣赏图片,初步感受金字塔的壮丽与神秘。 齐读课题。了解作者。 欣赏图片引入,由直观的画面唤起视觉的感知,引发探究竟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由读文。 要求: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词。纠正读音。 指名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读课文,读生字词。 字词教学适当简略, 以学生自学为主,降低掌握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环节三: 指导阅读加深了解 阅读方法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你发现了什么?比较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提示:内容上、表达方式上、效果上、适用的范围上……) 讲解“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在结构和语言上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它在生活中很常见,如网页、站牌、地图、统计图、目录等这些片段式的承载信息的文本都叫做非连续性文本。 了解本课“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两篇不同文体的短文放在一起,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阅读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说说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 交流,小结:采用的阅读方法是抓住文章中的某一处关键词句内容来了解金字塔的特点,即直奔重点,抓关键处, 体会特点,了解事物。这是第一种方法。 你还有什么方法读课文呢? 小结:方法 2——根据问题, 联系文本,串联信息,大胆猜测。方法 3——对比阅读,勾连经验,建立联系,体会揣摩。 快速浏览两篇课文,寻找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结合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了解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读“ 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抓住关键句段,说说自己对于金字塔的了解。 继续展开阅读与交流,积累更多的方法,尤其是联系阅读,寻找文章中的内在依据。 初步感知金字塔的雄浑壮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篇非连续性文本需要学生灵活运用阅读方法, 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了解金字塔的同时,初步感知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为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做好准备。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继续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将两篇课文放在一起阅读,这是另一种方式的“阅读链接”,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当我们想了解一处景物时,可以用多个方面的资料作支撑。结合以上的阅读过程,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前文与后文、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料、文字信息与表格(图片、插图)等方式进行阅读,积累阋 读方法。
环节四: 精读感悟体会表达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文章哪些内容充分体现了这句话 请读读课文,找一找。 学生读文,找句子,说说读后的感受。 指导朗读:用你的朗读展现你发现的美。 欣赏图片。(出示金色夕阳下的金字塔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片,说说自已产生了哪些遐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欣赏美, 感受美。 学生阅读第二篇短文。交流阅读所得, 围绕着“ 不可思议”,这篇短文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交流点拨:内容较多的材料, 我们可以先浏览,然后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对号入座”,进行定位阅读,提取需要的信息, 快速地解决问题。要图文结合着看,同时关注图上的细节。7.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两篇课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批注,交流, 说说自己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欣赏图片,加深感悟。 阅读第二篇文章内容,提炼信息, 交流感受。 比较表达上的不同。 体会关键词句,抓住景物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欣赏美景,陶醉于美景中。 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朗读,感受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畅所欲言,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两篇短文最主要的交际功能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