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4 16: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21.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备课组 五年级组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枫桥夜泊》,并背诵。 2.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意境,解词义句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意境,解词义句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知写景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的题目,看看通过诗的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2.《枫桥夜泊》 ①强调“泊”的读音。 “泊”是个多音字,你知道“泊”在这首诗中是什么意思吗?“泊”——是停泊的意思,点明了事件。 ②还了解到哪些信息?“枫桥”——地名。“夜”——点明了时间。通过题目我们了解到这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的岸边所见。 3.通过这首诗的题目,我们也知道这首诗是写景的。 二、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一)回顾所学,梳理方法 1.用上节课的方法来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 2.自己先读一读这两首古诗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音,注意停顿。 4.现在请你用“抓景物、想画面、读诗文”的方法自己先来学一学这两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学提示,自己完成前两项,然后自己试着说一说。 (二)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我们一起来看看 《枫桥夜泊》这首诗都写了哪些景物? 月、乌、霜、枫、火、寺、钟、船 2. 通过这些景物,你都想到了哪些画面? 3.月落乌啼霜满天。 (1)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月亮渐渐落下去。)听到了什么?(乌鸦在啼叫。)“霜满天”是什么意思?(寒气阵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 (2)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啼叫。) (3)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在不停地啼叫,周围到处弥漫着寒霜。这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清冷) (4)诗句中的动静结合: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概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 (5)指导朗读。 4.江枫渔火对愁眠。 (1)读这句诗,你又仿佛看见了什么?(“江枫”“渔火”)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 (2)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 (3)江边有火红的枫叶,渔船上闪烁着灯火,又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温暖、美丽。) (4)诗句中的动静结合: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5)指导朗读。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句抓住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从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这六种景象,触发了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越发凄凉难耐了。) 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朗读这两句诗,你还看见了什么?(“寒山寺”)寺里还传来了什么?(钟声)钟声怎么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 (2)在这句诗中“到”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这句中一个“到”字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刻画的非常生动。这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就要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大家可以划出诗的节拍,也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的去读。大家尝试一下。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多媒体出示划好节拍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8.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同学们,老师在课余的时间把这首古诗配上了音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 三、体会课文主旨 1.我们再来看《枫桥夜泊》这首诗,作者把船停在江边是为了休息,为了睡觉,而 这个夜晚张继睡着了吗?没有。 2.诗中有一个词特别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状态——愁眠 3.我们看看愁眠的近义词——失眠、无眠、难眠、未眠、不眠,读着这每一个词,都让人觉得不安、紧张,而愁眠与这些词语相比更增加了些许的忧愁。 4.诗人为何而愁?为何无眠? 可能因为思念亲人而愁;也可能因为不被重用而愁;还可能因为朋友的误解而愁…… 引入张继落榜的小故事。——张继和好友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 5.我们再来看这首诗,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满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是围绕着——愁眠而写。都是伴随着愁眠而写,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讲江枫渔火——对愁眠 6.因为心中孤寂忧愁,因此看月落是愁、听乌啼是愁、看江枫是愁、看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了诗人的无眠,对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寂寞、孤独、忧愁、凄凉。张继把这份内心的更孤独寂寞全都写到了这深秋的景色中。 7.“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完整地再读一读这首诗。 8.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愁眠”是人们常常会有的一种心境,一种感觉。我们可以像王维那样淡泊释然——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都不如青山绿水,都不如明月青松。也可以直面问题,给自己、给别人以温暖、以希望、以力量,让“愁眠”散去。 四、书写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