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练习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光练习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4 07: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光练习(1)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倒影 B.你看到的别人的影子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的电影
2.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缩小像距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增大取景范围
3.随着我国疫情高峰过去,全球疫情走势及防止境外输入成为焦点,3月12日19时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一起,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下列有关说明正确的是(  )
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图像和文字,是因为光在显示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B.摄像头工作时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C.若要使屏幕中的人像更大,人应靠近摄像头
D.此时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4.如图所示,1为入射光线,2为出射光线,在图中添加一个合理的光学器件可为(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前三者均可
5.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C.要使投影仪成更大的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D.无人机航拍时,它离地面的距离一定大于镜头透镜的二倍焦距
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40cm刻度处,点燃的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处,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出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应同时向左移动5cm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B.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同时向右移动10cm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C.将蜡烛向左移动10cm,光屏应同时向左移动到60cm刻度处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D.将蜡烛向左移动15cm,光屏应同时向左移动15cm才能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7.我们常提到各种像,如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像的是②③ 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③④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所成的几种“倒像”中,其属于虚像的是(  )
A. 烛焰通过小孔形成“倒像” B. 故宫角楼在水中形成“倒像”
C. 景物通过水晶球形成“倒像” D. 字母通过晶状体形成“倒像”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手影游戏
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ν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B.太阳的热主要以紫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
C.夜视仪是利用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来工作的
D.暗室中绿叶在红光的照射下呈黄色
12.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掉到了地上,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下列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B.因为光在书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C.因为光在书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物理书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
1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D.无论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二、填空题
14.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电子信息时代,但是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15.小亮将爷爷的眼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眼镜到地面的距离,在眼镜下方的地上形成了一个很小且明亮的光斑,由此可以判断,爷爷的眼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爷爷是___________眼。
16.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 ______(选填“凸透”或“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 ______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7.凸透镜可用于_____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通过悬浮水球成像的情景,该水球成像的原理可以应用于矫正__(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若该水球的焦距为12cm,此时王亚平的脸离水球中心的距离应______。
19.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
20.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6cm时,像清晰地成在距凸透镜20cm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cm。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特点人们制成了______。
21.一位身高1.65m的女孩正站在2m高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玻璃门上端和下端各有30cm宽的不透光的广告纸挡着。则她的像高______米。透过玻璃门看到刚到站的地铁属于光的______。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面的乘客看到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成的两个像的位置______(填“重合”或“不重合”)。
22.如图所示为一款多功能“魔镜”,它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如果图中的小馨距离“魔镜”0.5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小馨 ______m,在她靠近“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绿、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2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m,若视力表的长度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B
6.D
7.D
8.B
9.A
10.D
11.C
12.B
13.D
14.近视 前方 凹透镜
15.会聚 远视
16.凸透 正 放大
17.远视 10
18.近视眼 大于24cm
19.15 正立 放大
20.倒立 缩小 实 小于 照相机
21.1.65m 折射 重合
22.不变 1 蓝
23.虚 5 0.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