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基础巩固(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声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基础巩固(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4 07:0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基础巩固(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学校、医院或科研部门附近,经常有如图所示禁止鸣笛的标志,通过禁止鸣笛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教室周围多植树 B.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
C.摩托车加装消声器 D.公路两旁的隔音板
2.为了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带上耳罩 B.老师讲课声音大一些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
B.“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音调低
C.利用B超检查身体——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4.在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洗牙 B. 声呐定位
C.超声波捕昆虫 D.超声波探查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
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
C.图甲、图乙的音色不同
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
6.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如图,把装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当改变杯中的水量时会发现酒杯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下列根据上述情境形成的四个问题中,可探究且能得到结论的是(  )
A.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子发声?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用小提琴的演奏过程中,不断调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8.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
B.临街房间窗户安装隔音玻璃
C.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机场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
9.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
10.在线支付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人脸、指纹和声纹等生物支付。手机记录下支付人的声音信息后,就可以直接通过声音进行支付。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1.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情景,下列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逐渐减小到几乎听不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C.丙图: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用到了转换法
D.丁图: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最左边音调最高
二、填空题
12.如图,3位与人类身高相仿的机器人“乐手”,或执竹笛,或弹箜篌,或敲排鼓,与民族音乐演奏家同台奏乐。机器人“乐手”在吹竹笛时,竹笛声是 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_____不同。
13.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____发现火源,可用______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均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我国地震台网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之后朝鲜证实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
14.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______;男低音歌唱家声音“低沉浑厚”指声音的______低;“小芳唱歌比小红好听”,指小芳嗓音的______比小红好;声音在图表所示的各种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最大的介质是______。
介质 速度(米/秒)
水 1500
松木 3300
玻璃 5000
15.如图所示,为研究声音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需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______,而保持每次手用力拨动钢尺的力度______。
16.期中考试时,监考教师会强调考试纪律,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传入考生的耳朵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6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m。
17.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空气______发声,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______(选填“高”或“低”)。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倒车雷达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人耳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此声波。
18.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将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19.(1)如图甲所示, 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若使音叉发出更大的 声音,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也变得更大。 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有关。在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_________弹起(会/不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A
6.D
7.D
8.A
9.A
10.C
11.B
12.空气柱 音色
13.红外线 激光 次声波
14.响度 音调 音色 玻璃
15.长度 相同
16.振动 空气 2040
17.振动 高 信息 超声波 不能
18.变小 真空 甲和乙 甲和丙
19.振动 声波 振幅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能量 不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