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活动中涉及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36.7°C B.跑400m用时10s C.身高1.63cm D.百米赛跑速度12m/s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肯定是出了差错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正确认真地测量,就不会产生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不谨慎产生的错误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的大小与测量工具无关
5.为了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带上耳罩 B.老师讲课声音大一些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
6.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乙车 B.树木 C.房屋 D.甲车
7.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0dB说明物体振幅为零
B.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C.在100m赛跑的终点计时员,以听到声音开始计时会降低运动员的成绩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9.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波是一种波,它能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碎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不能听到次声波,是由于次声波的响度低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的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8:3 B.2:3 C.3:4 D.6:1
12.用一把刻度尺测得某一物体的长度为18.16dm,由此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dm B.1mm C.1cm D.1m
13.如图所示,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方向运动,那么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8m/s
B.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C.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2∶1
D.若甲、乙两车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4
14.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②乙、丙的音调相同
③丙、丁的响度和频率都不相同
④乙、丙的响度相同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④正确
二、填空题
15.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14.40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___________dm。
16.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
17.某同学测量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1.12cm、21.13cm、20.12cm、21.13cm、21.14cm,由数据可以得出物体真实长度是______cm。北斗导航系统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8nm=_______m。
18.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物体的长度,甲刻度尺测量的准确值为 ______cm;由乙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cm。
19.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小球从A点到F点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0.如图为兴建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牌,该限速标志牌的物理意义是经过该路段的平均车速不超过______,则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最少为______min。
21.2017年1月4日,宁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小明坐在定南至安远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该车用30min行驶完35km的路程,其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22.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将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23.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主要是由______振动发出的。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______(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哨音通过______传入人耳。
24.(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读数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D
6.D
7.D
8.D
9.A
10.A
11.B
12.C
13.D
14.D
15.14.51
16.响度大 音调 声源
17.21.13 2.8×10-8
18.3 3.15
19.0.1 变速 0.1
20.80km/h 36
21.汽车 70
22.变小 真空 甲和乙 甲和丙
23.空气柱 向上推 空气
24.-8 2.45 1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