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常见的运动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所以0dB就是指频率20 HZ的次声波
B.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频率比可闻声波更高
C.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的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要利用理想实验法进行分析总结 B.实验中钟形罩确实被抽成了真空
C.实验得出声音的传播必须介质 D.该实验同时能够得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选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可以避免误差了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正确认真地测量,就不会产生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不谨慎产生的错误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的大小与测量工具无关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一定比次声波的速度大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在唱歌
D.“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7.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固定不变的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离音箱近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是因为声源振动的更快
D.音乐厅墙壁上的多孔结构有吸收声音的作用
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30s=30×60ms=1800ms B.30min=30×60s=1800s
C.2.8km=2.8km×1000m=2800m D.60μm=60÷1000mm=0.06mm
10.如图所示,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十周年校庆文艺演出表演的开场鼓《龙腾盛世》,充满活力的石门学子用火热的激情、灿烂的笑容敲响中国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观众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很大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1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2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用去了150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 )
A.2.5m/s B.1.5m/s C.1.6m/s D.2m/s
1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可以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1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
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乙、丙
C.图甲、图乙的音色不同
D.甲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
二、填空题
14.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将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15.如图1、2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3所示,找一根长木棍,右边这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左边的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清楚地听到他拍来的“电报”。原因是:___________。
16.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主人。通常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拍打鼓面,我们听到声音的______不同,“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7.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木块的长度,精确程度更高的尺子是______(填错“A”或“B”),用A来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18.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m。
19.(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读数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
20.2017年1月4日,宁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小明坐在定南至安远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该车用30min行驶完35km的路程,其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21.(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A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这是在描述声音 ___________的(填声音的特性),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
(2)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 _______传递信息的,它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__m/s。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2.如图甲所测得圆的直径是 ___________cm,如图乙,秒表示数为 ___________s。
23.如图所示,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分别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_______(选填“瓶内空气”或“玻璃瓶”)振动产生的,其中a瓶的 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最高。
24.小雨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______振动而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re”、“mi”三个音阶,则do这个音阶与 ______图位置对应。
(3)小雨对着一山谷吹哨,要想听到回声,山体离她最少的距离是 ______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D
7.A
8.D
9.B
10.D
11.B
12.C
13.A
14.变小 真空 甲和乙 甲和丙
15.振动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16.音色 响度 响度
17.B 2.30
18.甲 100
19.-8 2.45 100
20.汽车 70
21.响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超声波 340 会
22.1.50 247.5
23.玻璃瓶 音调
24.空气 B 1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