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声现象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4 07: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所以0dB就是指频率20 HZ的次声波
B.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超声波产生的振动频率比可闻声波更高
C.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D.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不能听到次声波,是由于次声波的响度低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3.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后,物体就不再发声了
C.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D.次声波响度足够大时人耳也能听到
4.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玻璃瓶中注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从侧部敲击不同瓶身,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吹气时,水面越高,音调越低 B.侧部敲击瓶身时,水面越高,音调越低
C.用嘴吹气和敲击同一瓶子,音调是相同的 D.用嘴吹气和敲击同一瓶子,音品是相同的
5.在相同条件下,以下操作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6.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分散
7.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利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方位和强度
B.工人师傅们是通过听机器产生的次声波来判断其工作状况
C.超声导盲仪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B型超声波诊断仪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8.如图是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展示的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乐器贾湖骨笛,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笛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笛声是由笛子振动发出的
C.笛声一定属于乐音
D.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会改变
9.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聂海胜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B.航天员发表讲话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声音频率很高
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10.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响度变小 B.响度变大
C.音调变低 D.音调变高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固定不变的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离音箱近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是因为声源振动的更快
D.音乐厅墙壁上的多孔结构有吸收声音的作用
12.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敲打钢尺的力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低
②乙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③丙图中,向瓶外不断抽气,听到手机铃声的音色发生改变
④丁图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污染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为研究声音音调高低与频率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需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______,而保持每次手用力拨动钢尺的力度______。
14.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有水面高度不同的水,如图所示,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_;如果能分别敲击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4(Fa)”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
15.如图1、2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3所示,找一根长木棍,右边这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左边的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清楚地听到他拍来的“电报”。原因是:___________。
16.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_特征。图中是同一台声波检测器检测到的甲、乙两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的响度大。
17.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
18.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______停止,发声就停止。“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
19.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于风吹动树叶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辨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叫声______不同。课上老师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20.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t=v0+a(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
液体 t0/℃ v0/(m/s) a/[m/(s ℃)]
丙酮 20 1192 -5.5
水 25 1500 2.5
甘油 20 1923 -1.8
水很 20 1451 -0.46
酒精 20 1180 -3.6
(1)可见,水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2)如图所示,是酒精、水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其中______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
(3)15℃时,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21.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将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B
6.D
7.C
8.D
9.C
10.A
11.D
12.A
13.长度 相同
14.音调 丙
15.振动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16.音调 响度 甲
17.响度大 音调 声源
18.振动 振动 音色
19.振动 音色 响度
20.增大/变大 b 1475
21.变小 真空 甲和乙 甲和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