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月光曲
第一课时教案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伯牙鼓琴》后对音乐艺术的魅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感受《月光曲》的魅力及旋律、积极探讨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2.会写“谱、莱”等8个生字,正确会写“钢琴”等12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指导,理清课文结构,把握《月光曲》的传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
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乐曲欣赏:
教师:同学们,在本单元开始学习第一课时,我们欣赏了古筝曲《高山流水》,感受到音乐无穷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首关于世界名曲——《月光曲》的传说故事。课外可以读读有关书籍,了解贝多芬。
教师播放《月光曲》的片段。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名人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
(二)新课初知
1.预习检查:教师检查课前预习的内容。
(1)查找:谈谈对月光曲的了解。
(2)圈画:表达出《月光曲》内容、意境的句子。
(3)思考: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皮鞋匠兄妹弹琴?
(4)讨论:通过预习,说出不理解的地方。
2.人物介绍:贝多芬
3.资料链接:“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4.朗读欣赏:学生以多种朗读形式欣赏课文,并
了解课文内容。
(三)生字积累
1.字词朗读:
(1)认读书写生字。学生自读、同桌检查读。
(2)教师重点指导易错笔画。
(3)检查生字的结构。
2.词语展现:熟读本课的生字词。
3.重点生字提示:谱、陶、盲、键
(四)整体感知
1.概括内容: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对课文进行简要概括。
2.结构探讨:教师出示内容概括,让学生找到对应的段落,进一步落实课文的结构。
第1自然段:交代贝多芬谱写了《月光曲》。
第2-10自然段: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具体
经过的传说。
3.经典开头:
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并提问。
教师: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总起——引出传说。
教师:“这样”指什么?
(五)课堂小结
1.我的收获: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_____________
(2)乐曲的节奏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
2.掌握线索:
明线——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暗线——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3.主旨揭示:课文通过叙述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鞋匠兄妹俩弹奏钢琴,他触景生情,谱写了著名的《月光曲》的传说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爱。
(六)素养提升
1.按原文填空。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查找本课有关资料。
2.默读课文,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