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2 丁香结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当代作家,著有小说、童话、散文等多类型的作品集。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一、赏析“花之美”
1.朗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2.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填写后面的表格,总结描写丁香花的手法。
段落 地点 景物内容 手法 表达效果
第1段 城里街旁 色:雪白 银妆 比喻 拟人 描色形象可感
描态生动可爱
态:探 窥 ( ) 第2段 城外校园 色:白的潇洒 紫的朦胧 对比 ( )
香:淡淡 幽雅 甜 非桂非兰 第3段 斗室之外 色:积雪 莹白 香:直透毫端 形:十字 小 簇 感:( ) 照耀我的文思和梦想 ( ) 描+议 描色形准确可感
议论透喜爱之情
惹
突出特点
人轻灵,不浑浊笨拙
暗喻
一、赏析“花之美”
3.结合表格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得细致生动的?
从多种角度。比如写花,可描写它的色、香、形、态等,这能保证描绘得细而实,不空洞,让读者全方位感知景物的形象与特点。
一、赏析“花之美”
3.结合表格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得细致生动的?
用多种手法。如用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手法,可使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细腻、贴切、可感。
二、赏析“结之美”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填写后面表格,概括文章描写丁香结的写作顺序。
段落 内容摘要 概括
第4段 引用的两句古诗里都提到“( )” 引“结”
第5段 把( )比作 ( )(像结) 比“结”
第6段 人生中不顺心的事(结), 结解不完(人生问题总是有), 生活因之不平淡无味(生活有味)。 由此看来,作者具有( )。 悟“结”
丁香结
丁香花蕾
盘花扣
豁达的襟怀
三、赏析“理之美”
本文除了表现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作者还领悟了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像丁香结,年年有。结,解不完,人生就在不断地解结中变得有味。所以我们应积极、豁达地对待有问题的人生。
四、赏析“法之美”
多数文章借描景来抒情,本文却借描景来说理,妙处何在?
前文描景是为了借写丁香花之美,引出丁香结;而写丁香结是为了引出人生道理。全文借写美景来引出领悟的人生道理,可以使说理形象、生动,充满美感和艺术性,易于读者接受。
五、赏析“句之美”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拟人和比喻。
“探”“窥”都是人的神态动作,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五、赏析“句之美”
此外,还把枝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的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五、赏析“句之美”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五、赏析“句之美”
“照耀”一词既写出了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出花与人的联系之深,将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地表达出来。窗前的丁香花见证了作者的写作生活,让她的文思和梦想更加焕发光彩,“照耀”将这种相依相伴的知音之情表达得巧妙脱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