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7 开国大典
新课导入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终于我们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新课导入
让我们一起跟随历史的车轮回到1949年的10月1日,这是不平凡的一天,这是划时代的一天,在这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开国大典》。
标题释义
开国:开,创建;国,国家。
大典:大,重大;典,典礼。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整体感知
1.迅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描写表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整体感知
2.主要写了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四个场面。
开国大典的过程是:群众先入场,然后下午三点是典礼仪式,典礼仪式后接着是阅兵式,阅兵式完毕,群众游行,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走出会场,开国大典结束。
第一部分
会场布置、群众入场
阅读课文1—4段,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回答: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会场布置的平面图。
1.你从哪些看出这是“大典”?
人多:参加典礼的有各方代表,总人数三十万。
会场广阔:在天安门广场。
主席台:布置庄严、隆重。
次序好:入场的群众队伍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会场布置的平面图。
第二部分
典礼仪式
现在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到开国大典的主体部分——典礼仪式,感受一下会场的气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0段,边读边感受会场的气氛。
1.说说典礼仪式包括哪些程序。
2.把最能让你感受到会场氛围的语句画下来。
1.说说典礼仪式包括哪些程序。
2.把最能让你感受到会场氛围的语句画下来。
示例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比拥戴,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示例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指的什么?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指的全国各地。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地主、资本家、反动政府的压迫也让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危难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示例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表明了人们对国旗无比尊重,也表达了人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家做主人而感到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示例4: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把掌声比作雷鸣,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热爱。
同学们,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现在让我们回读5—10段,读出大典的盛况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欣喜与自豪。我们推荐一名同学读毛主席的宣布,其他部分大家一起齐读。
第三部分
阅兵式
1.热烈而庄严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的“阅兵式”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11—13段,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
海 军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步 兵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炮 兵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战车师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骑兵师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空 军
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这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阅兵式。
气势恢宏 威武雄壮 规模空前 扬我军威
2.说说文章是怎么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的?
这部分先对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以及飞机等各个阅兵方阵做局部刻画,由此组合出阅兵式的整体场面。
之后,描写毛主席向空中挥手的动作,突出了整个阅兵画面的中心。
2.说说文章是怎么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的?
最后,又对群众欢呼的场面做了局部刻画。
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使阅兵式的场面富有层次感,既展现了阅兵场面的雄壮威武,又突出了毛主席的领袖地位。
3.请你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此时此刻群众们的心情。
示例1: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示例2: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把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还不能表达完内心的情感,这种反差突出了群众热情、自豪、喜悦的情感,也渲染了阅兵式雄壮激昂的氛围。
第四部分
群众游行
庄严而壮观的“阅兵式”将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群众游行”队伍又将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阅读课文第14、15段。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红流”指什么?“光明”又该怎样理解?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写法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群众入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种写法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写作练笔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
提示:可以是一次运动会,可以是一场文艺汇演,也可以是一场拔河、跳绳、踢毽子比赛,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