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学案(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学案(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2-17 20:2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学案(二)
姓名 班级
第三节:神经调节
一、对刺激的反应
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
2、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 和 ,并以 为主。
3、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 、 (树突、轴突)
3、功能:接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三、信息的处理:
1、神经系统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2、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 大脑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3、大脑表面的 、 、 有扩大大脑表面积的作用。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5、脊髓: 1)位置: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2)脊髓有 和 的功能。
6、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用 可检查人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
四、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1.反射:(1)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 反应的过程。
(2) 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3)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 来实现。
2.反射弧包括 五个部分
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反射才能完成。
3、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低级反射,是先天性的行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
4、条件反射。
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1、(2010台州7)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 ( )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2、(2010宁波18)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3、(2013衢州-5)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它由反射弧来来完成。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4、(2007金24)小军在家烧开水,水沸腾了,去倒开水时,手不小心碰到了水壶盖,立即不由自主地缩回了手。这整个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作出的应答性反应,称为 。参与完成这种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右图所示的五个环节,其中[3]是 ,它位于脊髓的灰质内。
5、(2011温州9)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对“醉酒驾驶会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的解释,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醉酒会使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B.醉酒会使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抑制
C.醉酒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准确性和反应时间
D.醉酒会伤害驾驶员消化系统中的胃和肝脏
20、(2010绍兴30)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 小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
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被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
参与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饮啤酒数/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 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无法完成测试
饮酒前反应/厘米 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
(1)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体温的控制
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和 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产热
(1)在 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
(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
3、散热
(1)散热有 和 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 ,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温度高时, ,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二)、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部位 安静产热量( % )
脑内脏骨骼肌其他 16561810
1、(2008嘉11)下表是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的产热量(占的比例),而在剧烈运动时,产热将明显增加的是 (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
2、(09浙温12)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此时小明 ( )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脑 16 1
内脏 56 8
肌肉 18 90
其它 10 1
A.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3、(2007杭24)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的.
(3)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但这也造成了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此时人体如何通过自身调节来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________。
(4)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________。
4、(09浙台34)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