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简单机械与功 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简单机械与功 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5 09:0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简单机械与功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2.小明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该过程中两枚鸡蛋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
A.0.1J B.0.5J C.2J D.4J
3.踮脚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它简单易操作,不受场地和天气的限制,不仅能缓解工作疲劳,还能锻炼小腿后侧肌肉,深受广大公司白领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与踮脚类型相同的杠杆是(  )
A.筷子 B.核桃夹
C.钓鱼竿 D.天平
4.如图是滑雪运动员起跳后上升的情景,在运动员上升过程中(  )
A.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5.如图所示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M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关于杠杆MED和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为省力杠杆 B.均为费力杠杆
C.MED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力杠杆
6.如图,让小球从光滑轨道AOB的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A.a B.b C.c D.d
7.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对此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
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速度由大变小,到B位置为零
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8.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物,下列措施能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被提升物体的高度 B.增大动滑轮的重力
C.减小绳子的拉力 D.增大物体的重力
9.如图所示为等刻度的轻质杠杆,在A处挂一个重为4N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则在B处施加的力(  )
A.可能是5N B.可能是1.8N C.一定是2N D.一定是4N
10.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图为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处,a点、c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在a处动能最大 B.在b处动能最小
C.在d处动能为零 D.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11.如图所示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时动能为0 B.在A、C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D.此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2.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中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甲、乙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拉力F1、F2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功率分别为P甲、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η甲>η乙 B.η甲=η乙 C.W甲>W乙 D.P甲=P乙
13.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将重为20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距离,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00N,水平拉力F=125N,则(  )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4m B.拉力做的有用功是4000J
C.拉力做的总功是750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4.如图所示,为了把两件相同货物搬运到汽车上,工人用相同材质的木板搭建了AB、CD两个斜面,用沿斜面向上的力将其中一件货物从斜面AB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另一件货物用同样的方法沿斜面CD搬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斜面AB推动更省力
B.沿斜面CD推动,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的功更多
C.无论利用哪个斜面,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同
D.沿斜面推动货物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增大
15.如图,长为L的轻质木板(不计质量),左端可绕O点转动,右端放一重为G的小物块,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木板的右端,使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小物块向左匀速滑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拉力F与小物块运动时间t关系的是(  )
A. B.
C. D.
16.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则有关此过程中相关物理量计算正确的个数有(  )
①动滑轮重100N②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
③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0W④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为8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40N、20N,动滑轮重为10N,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
A.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0N
B.物体下落速度为4m/s
C.若用F=30N向左拉物体A,可以使物体A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
D.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力的大小为30N
18.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A、B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B.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拉力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9.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0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5m,在此过程中小明对购物车做了功    J,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J。
20.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铡刀实质上是一种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甘蔗放在    (选填“a”或“b”)点更易被切断;在该点时,手沿F1方向所用的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沿F2方向所用的力。
21.如图所示,有一重为50N的小球在水平桌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滚动了1m后飞出桌面,经0.5s后落在离桌面右边缘2m远的地面上。若桌高1.25m,则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小球的重力做的功为    J;在小球离开桌面至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W。
2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叫自由落体,如图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3s。如果物体AB段重力做功为W1,做功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2,做功功率为P2,则W1   W2,P1   P2。(选填“>”“=”“<”)
23.如图是一工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如果他作用于车把上的动力F始终与车把垂直,则在慢慢抬起的过程中,动力臂l1将    ,动力F大小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小将谷爱凌勇夺两金一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能拿到三个自由式滑雪项目奖牌的运动员,如图是她在空中加速下落的精彩画面,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她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25.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同学在做仰卧起坐运动。若该同学上半身的重力约为全身的40%,她在1min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每次上半身仰卧起坐重心上升的高度均为0.3m,则她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
2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个滑轮分别组成两种不同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若他匀速提升物体的高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他做的有用功W甲   W乙,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   η乙。(均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7.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刻度均匀的均质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为了便于测量    (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图甲中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3)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
28.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两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ha=hc<hb),推动木块一起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让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选择    两图来进行比较。
(4)丙图所示实验中,操作出现的错误是    。
2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沿斜面拉动物体时,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物体种类 物重G/N 斜面高h/c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cm 机械效率η/%
1 小车 9 10 1 100 90
2 木块 9 10     100
(1)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2)比较表中“物重”和“   ”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    (选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
(3)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   越大,机械效率越小;第2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
30.小明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金属小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由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时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中测得A、B两球陷入沙中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中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    ;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    两球,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由B、C两图不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由是    ;
(5)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中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填“有关”或“无关”);
(6)实际情况下,管道还是粗糙的,摩擦力会导致小球D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变小。在力学分析时,例如某一个力相对非常小,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不大时,物理学中经常采用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来研究问题。为了使管道对铅球的摩擦力成为“次要因素”,除了使用更光滑的管道之外,本实验可以选用质量更    (填“大”或“小”)的小球进行实验。
四.作图题(共2小题)
31.按题目要求作图。如图,将均匀木棒AB的B端缓慢拉离地面,画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
32.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画出此时阻力F2的力臂L2和在A点所用最小力F1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共3小题)
33.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货箱在6s内匀速提升4m。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为F,工人做功的功率恒定为0.25kW,动滑轮自重为60N,求:
(1)工人所做的功是多少?
(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F是多少?
34.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从底部匀速拉到顶部,沿斜面向上的力为1.8N,斜面长1.5m,高0.3m。求: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35.如图所示,动滑轮重10N,在4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拉着重2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0.1m/s的速度运动10s(忽略绳重和滑轮间的摩擦),求:
(1)物体A受到绳子的拉力F';
(2)拉力F做的功及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解答】解:A.功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快,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故A错误;
B.根据功率的定义,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故B正确;
C.由W=Pt可知,做功的多少,不仅与功率有关,还与做功的时间有关,故C错误;
D.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不一定越大,因为由可知,机械效率的大小还要看总功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2.小明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该过程中两枚鸡蛋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
A.0.1J B.0.5J C.2J D.4J
【解答】解:两枚鸡蛋的重力约为G=1N,小明的身高约为h=1.7m,
小明将两枚鸡蛋从地面举过头顶,该过程中两枚鸡蛋克服重力做功大约是:
W=Gh=1N×1.7m=1.7J,故C正确。
故选:C。
3.踮脚是一项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它简单易操作,不受场地和天气的限制,不仅能缓解工作疲劳,还能锻炼小腿后侧肌肉,深受广大公司白领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与踮脚类型相同的杠杆是(  )
A.筷子
B.核桃夹
C.钓鱼竿
D.天平
【解答】解: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从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这是一个省力杠杆。
A、使用筷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错误。
B、使用核桃夹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正确。
C、使用钓鱼竿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错误。
D、使用天平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是滑雪运动员起跳后上升的情景,在运动员上升过程中(  )
A.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解答】解:滑雪运动员起跳后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故B正确。
故选:B。
5.如图所示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M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关于杠杆MED和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为省力杠杆 B.均为费力杠杆
C.MED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力杠杆
【解答】解:(1)对于杠杆ABC,支点是C,动力作用在B点,阻力作用点在AB之间,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2)对于杠杆MED,E点是支点,动力作用在M点,阻力作用在D点,脚踩下踏板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故选:C。
6.如图,让小球从光滑轨道AOB的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A点的高度H大于B点的高度h,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A.a B.b C.c D.d
【解答】解:根据题意,小球从A点由静止滑下,所以小球的机械能等于A点时的重力势能,整个过程中,轨道光滑,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a的最高点超过了A点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故a错误;
b点的最高点与A点的高度相同,而在最高点时,小球仍具有向右运动的速度,即b点时小球还具有动能,所以b图线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故b错误;
c图线的最高点低于A点,由于在最高点时小球仍运动,有一定动能,其总机械能可能与开始时的机械能相等,故c正确;
小球离开轨道时,由于惯性,应具有沿轨道方向向上运动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则对此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
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速度由大变小,到B位置为零
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解答】解:A、小球从A到B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压缩弹簧使其发生形变,小球的机械能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因此,小球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A正确;
B、从A到B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不断增大,所以小球受到的弹力一直变大,故B正确;
CD、在从A到B的过程中,开始一段时间内,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同,因此做加速运动;后来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因此又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8.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物,下列措施能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被提升物体的高度 B.增大动滑轮的重力
C.减小绳子的拉力 D.增大物体的重力
【解答】解:A、由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知,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故A错误;
B、增大动滑轮的重力,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要做的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不变,可以减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B错误;
C、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可以得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拉力大小无关,故C错误;
D、增大物体的重力,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所做的有用功会增大,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会增大,即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为等刻度的轻质杠杆,在A处挂一个重为4N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则在B处施加的力(  )
A.可能是5N B.可能是1.8N C.一定是2N D.一定是4N
【解答】解:设杠杆每一格长度是L,当B处的作用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最大,此时作用力最小,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LA=FB最小LB,即4N×2L=FB最小×4L,解得FB最小=2N,
当作用在B处的力与杠杆不垂直时,力臂小于4L,作用力大于2N,因此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B处的力F≥2N,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图为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处,a点、c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在a处动能最大
B.在b处动能最小
C.在d处动能为零
D.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解答】解:
D、因为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没有损失(即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故D正确;
A、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在d处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所以小球在d处时的动能最大,而不是在a处动能最大,故A错误;
B、小球在b处时具有一定的速度,动能不为0;在e处时,小球的速度为0,动能为0,所以在e处动能最小,故B错误;
C、由A项解答可知小球在d处时动能不为零,而是动能最大,故C错误。
故选:D。
11.如图所示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点时动能为0
B.在A、C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D.此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解答】解:A、足球在B点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动能不为0,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足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A、C两点的高度相等,重力势能相等,动能C点小于A点,故B错误;
C、D点的机械能小于A点的,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A点,所以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故C正确;
D、此过程中,其机械能在减小,因此不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还存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故D错误。
故选:C。
12.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中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甲、乙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拉力F1、F2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功率分别为P甲、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η甲>η乙 B.η甲=η乙 C.W甲>W乙 D.P甲=P乙
【解答】解:C、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故甲做的有用功等于乙做的有用功;
因为甲用定滑轮提升,乙用动滑轮提升,所以甲做的额外功为零,小于乙做的额外功,故甲做的总功小于乙做的总功,故C错误;
AB、由前面分析可知,甲做的有用功等于乙做的有用功,甲做的总功小于乙做的总功,因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A正确、B错误;
D、又因为所用时间相同,由P=可知甲的功率小于乙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A。
13.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将重为20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距离,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00N,水平拉力F=125N,则(  )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4m
B.拉力做的有用功是4000J
C.拉力做的总功是750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解答】解:A、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3×2m=6m,故A错误;
B、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fs物=300N×2m=600J,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5N×6m=750J,故C错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故D正确。
故选:D。
14.如图所示,为了把两件相同货物搬运到汽车上,工人用相同材质的木板搭建了AB、CD两个斜面,用沿斜面向上的力将其中一件货物从斜面AB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另一件货物用同样的方法沿斜面CD搬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斜面AB推动更省力
B.沿斜面CD推动,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的功更多
C.无论利用哪个斜面,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同
D.沿斜面推动货物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增大
【解答】解:A、沿斜面CD推动更省力,因为CD斜面的倾斜角度更小,故A错误;
B、由W=Gh可知,G与h均相等,所以斜面CD推动和AB推动,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的功相等,故B错误;
C、由P=可知,W相同,时间的大小不确定,所以沿两个斜面推货物,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沿斜面匀速推动货物的过程中,货物的质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由于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5.如图,长为L的轻质木板(不计质量),左端可绕O点转动,右端放一重为G的小物块,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木板的右端,使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小物块向左匀速滑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拉力F与小物块运动时间t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如图所示:
动力臂为OA=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F压=G,阻力臂为OB,物块向左做匀速滑动,则阻力臂为:OB=OA﹣vt=L﹣vt;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OA=F压×OB=G×(OA﹣vt),则:F×L=G×(L﹣vt),解得:F=G﹣t;
因G、v、L为常数,所以拉力F与运动时间t是一次函数关系,当t增大时,F减小,F与t的变化关系是一段线段,故A正确。
故选:A。
16.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则有关此过程中相关物理量计算正确的个数有(  )
①动滑轮重100N
②工人做的总功为500J
③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0W
④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为8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答】解: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
由图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2,
工人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Fnh=250N×2×2m=1000J,故②错误;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
W额=W总﹣W有=1000J﹣800J=200J,
由W额=G动h可得,动滑轮重力:
G动===100N,
而实际使用滑轮组时,是要克服绳重的摩擦做一部分额外功的,即克服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小于200J,所以动滑轮重力小于100N,故①错误;
(2)拉力做功的功率:
P===100W,故③错误;
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
η===80%,故④正确。
故选:A。
17.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40N、20N,动滑轮重为10N,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
A.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0N
B.物体下落速度为4m/s
C.若用F=30N向左拉物体A,可以使物体A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
D.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力的大小为30N
【解答】解:A、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不计,由图知,动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A物体对绳子的拉力:FA=(GB+G动)=(20N+10N)=15N,
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FA'=FA=15N,
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FA'=15N,故A错误;
B、由v绳=2v动可知,B物体下落速度为:vB=v动=v绳=×2m/s=1m/s,故B错误;
CD、当物体A向左运动时,由于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方向向右,要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向左拉物体A的力F=f+FA'=15N+15N=30N,要使物体A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则向左拉物体A的力F>30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A、B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B.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拉力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解答】解:A、由图知,两滑轮组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甲=3,n乙=2,
由题知,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A、B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以两物体上升速度相同,即vA=vB,
由v=nv物知,绳端速度v甲=3vA,v乙=2vB,所以v甲>v乙,故A错误;
B、由题知,hA=hB,GA>GB,由W有=Gh知,两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甲>W有乙,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有用功W有甲>W有乙,
根据η=知,W总=,所以甲滑轮组拉力做的总功比乙的大,已知时间相同,由P=可知,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故C错误;
D、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η====,
则:η甲=,η乙=,因为GA>GB,η甲<η乙,所以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9.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0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5m,在此过程中小明对购物车做了功  100 J,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0 J。
【解答】解:推力对购物车做功为:W=Fs=20N×5m=100J;重力对购物车做功为0,因为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
故答案为:100;0。
20.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铡刀实质上是一种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甘蔗放在  a (选填“a”或“b”)点更易被切断;在该点时,手沿F1方向所用的力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沿F2方向所用的力。
【解答】解:铡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实质上是一种省力杠杆;甘蔗放在a点比b点时的阻力臂更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大小不变时,动力会越小,更易被切断;图中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垂直于杠杆向下,由动力臂的定义可知,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用力时的动力臂要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小,施加的动力越大,即F1>F2。
故答案为:省力;a;大于。
21.如图所示,有一重为50N的小球在水平桌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滚动了1m后飞出桌面,经0.5s后落在离桌面右边缘2m远的地面上。若桌高1.25m,则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小球的重力做的功为  0 J;在小球离开桌面至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125 W。
【解答】解:(1)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时,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重力做功为0J;
(2)在滚出桌面下落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竖直向下)移动的距离h=1.25m,
重力做功为:
W=Gh=50N×1.25m=62.5J,
重力做功的功率:
P===125W。
故答案为:0;125。
2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叫自由落体,如图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3s。如果物体AB段重力做功为W1,做功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2,做功功率为P2,则W1 < W2,P1 < P2。(选填“>”“=”“<”)
【解答】解: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是加速下落,故AB<BC,
物体的重力G不变,
所以,根据W=Gh知,W1<W2;
物体通过AB和BC段的时间相等,
所以,根据P=可知P1<P2。
故答案为:<;<。
23.如图是一工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  省力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如果他作用于车把上的动力F始终与车把垂直,则在慢慢抬起的过程中,动力臂l1将  不变 ,动力F大小将  变小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
(1)由图可知,OB为阻力臂(货物和车的重力的力臂),OA为动力臂,

在使用独轮车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属于省力杠杆;
(2)根据图示可知,当杠杆慢慢抬起时,重力不变,重力G的力臂L2变小(当杠杆竖直时,阻力臂为0),即阻力臂变小,动力臂始终等于杠杆长,即保持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 L1=G L2可知,动力F变小;
故答案为:省力;不变;变小。
24.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小将谷爱凌勇夺两金一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能拿到三个自由式滑雪项目奖牌的运动员,如图是她在空中加速下落的精彩画面,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她的重力势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机械能  守恒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解答】解:她在空中加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她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故答案为:减小;动;守恒。
25.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同学在做仰卧起坐运动。若该同学上半身的重力约为全身的40%,她在1min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每次上半身仰卧起坐重心上升的高度均为0.3m,则她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2400 J,功率为  40 W。
【解答】解:该同学上半身的重力:G上=40%G=40%×500N=200N,
做一次仰卧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W=G上h=200N×0.3m=60J,
做了40个仰卧起坐克服重力做的功:W总=40W=40×60J=2400J。
功率为:P===40W。
故答案为:2400;40。
2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个滑轮分别组成两种不同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若他匀速提升物体的高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他做的有用功W甲 = W乙,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 > η乙。(均选填“<”“=”或“>”)
【解答】解:由题知,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由W有用=Gh可知,他所做的有用功W甲=W乙;
不计摩擦和绳重,在提起的过程中,乙用的是动滑轮,
乙方法需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乙比甲多做额外功,方法乙和甲做的总功:W甲总<W乙总;
又由η=可知,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
故答案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7.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刻度均匀的均质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平衡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为了便于测量  力臂 (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图甲中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
(3)将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2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  左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慢慢变大 。
【解答】解:(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是平衡状态;
(2)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杠杆右端下沉,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3)设杠杆分度值是L,一个钩码重是G,设在B处挂了n个钩码,则3G×2L=nG×3L,解得:n=2,应在B点挂2个钩码;
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2G×2L>1G×3L,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4)弹簧测力计在B处竖直向下拉时,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杠杆垂直,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弹簧测力计在逐渐旋转过程中,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平衡;(2)力臂;左;(3)2左;(4)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慢慢变大。
28.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两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ha=hc<hb),推动木块一起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木块被推开的距离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
(2)让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  控制小球的初速度相同 。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选择  甲、乙 两图来进行比较。
(4)丙图所示实验中,操作出现的错误是  没有控制木块的初始位置相同 。
【解答】解:(1)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反映球的动能多少,而做功的多少可由木块被推开距离的远近来确定;
(2)让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滑下时,则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需要保持质量相同,改变小球的速度大小;小球A、B有相同的质量;由于hA<hb,B的高度最大,B的速度最大,故选择甲、乙研究;
(4)丙图起点位置靠近斜面,导致在相同情况下,小球对木块做的功变多,没有控制变量。
故答案为:(1)木块被推开的距离;(2)控制小球的初速度相同;(3)甲、乙;(4)没有控制木块的初始位置相同。
2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沿斜面拉动物体时,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物体种类 物重G/N 斜面高h/c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cm 机械效率η/%
1 小车 9 10 1 100 90
2 木块 9 10  1.2  100
(1)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2 N,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75 %。
(2)比较表中“物重”和“ 沿斜面拉力 ”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
(3)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 摩擦力 越大,机械效率越小;第2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0.3 N。
【解答】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1.2N;有用功为W有=Gh=9N×0.1m=0.9J,总功为W总=Fs=1.2N×1m=1.2J,机械效率η=×100%=×100%=75%;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沿斜面的拉力”两栏对应的数据,由实验数据可知,在同一次实验中,拉力总是小于重力,由此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3)由表格数据可知,物重、斜面高、斜面长相同,木块和小车分别在斜面上运动,在相同条件下,因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即第2次实验中,摩擦力大,由表中数据知,第2次斜面的机械效率小,故可得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摩擦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小;克服斜面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2J﹣0.9J=0.3J,由W=fs可得,摩擦力的大小f===0.3N。
故答案为:(1)1.2;75;(2)沿斜面拉力;省力;(3)摩擦力;0.3。
30.小明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金属小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由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处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时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中测得A、B两球陷入沙中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中深度均为h3,且h1<h2<h3。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球陷入沙面的深度 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  转换法 ;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  A、C 两球,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由B、C两图不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理由是  没有控制下落高度相同 ;
(5)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中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6)实际情况下,管道还是粗糙的,摩擦力会导致小球D陷入沙子中的深度变小。在力学分析时,例如某一个力相对非常小,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不大时,物理学中经常采用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来研究问题。为了使管道对铅球的摩擦力成为“次要因素”,除了使用更光滑的管道之外,本实验可以选用质量更  大 (填“大”或“小”)的小球进行实验。
【解答】解:(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球陷入沙面的深度来反映;
(2)比较A、B两球,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相同,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比较知,C球下落的高度最大,要研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需要保持球的质量一定,所以选择的是A、C两球;
(4)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物体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相同,改变质量;而B、C两球的下落高度不同,所以不能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
(5)比较C、D两球,两球的质量相同,下落高度也相同,两球的运动路径不同,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6)为了使管道对铅球的摩擦力成为“次要因素”,除了使用更光滑的管道之外,本实验可以选用质量更大的小球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球陷入沙面的深度;(2)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A、C;(4)没有控制下落高度相同;(5)无关;(6)大。
四.作图题(共2小题)
31.按题目要求作图。如图,将均匀木棒AB的B端缓慢拉离地面,画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
【解答】解:图中杠杆支点在A点,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方向为动力F1的方向,反向延长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O作F1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动力臂l1;
木棒AB的重心O为阻力F2的作用点,即阻力F2的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32.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画出此时阻力F2的力臂L2和在A点所用最小力F1的示意图。
【解答】解:过F2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作力的作用线,过O点向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如下图所示;
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O为支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过A点垂直于OA向下作出最小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五.计算题(共3小题)
33.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货箱在6s内匀速提升4m。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为F,工人做功的功率恒定为0.25kW,动滑轮自重为60N,求:
(1)工人所做的功是多少?
(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F是多少?
【解答】解:(1)由P=可知,工人所做的总功:W总=Pt=0.25×103W×6s=1.5×103J;
(2)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300N×4m=1.2×103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
(3)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4m=12m,
由W总=Fs可知,拉力:F===125N。
答:(1)工人所做的功是1.5×103J;
(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80%;
(3)拉力F是125N。
34.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从底部匀速拉到顶部,沿斜面向上的力为1.8N,斜面长1.5m,高0.3m。求: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答】解:(1)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4.5N×0.3m=1.35J;
(2)拉力所做的总功:
W总=Fs=1.8N×1.5m=2.7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100%=50%;
(3)克服物体受斜面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2.7J﹣1.35J=1.35J,
由W额=fs得,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f===0.9N。
答:(1)拉力做的有用功为1.35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
(3)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0.9N。
35.如图所示,动滑轮重10N,在4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拉着重2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0.1m/s的速度运动10s(忽略绳重和滑轮间的摩擦),求:
(1)物体A受到绳子的拉力F';
(2)拉力F做的功及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F'+G动),
物体A对绳子的拉力F为:
F=nF1﹣G动=2×40N﹣10N=70N,
由于物体A受到绳子的拉力与物体A对绳子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物体A受到绳子的拉力为:F'=F=70N;
(2)由v=可知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s物1=v物1t=0.1m/s×10s=1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s物=2×1m=2m,
拉力做的总功:
W1=F1s=40N×2m=80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P===8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7.5%;
答:(1)物体A受到绳子的拉力F'为70N;
(2)拉力F做的功为80J、功率为8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