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4 11:10:26

文档简介

2022-202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载,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皇五帝”时期,存在着一种“政治美德”,有人称其为政治行为的
“童话”,亦称“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这一“政治美德”指的是

A.传位贤者
B.王位世袭
C.阶级平等
D.直接民主
2.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

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
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
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3.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第一个改变是为统治者设计了一个新制度,成为“大一统”所需的一种能
够超越地域联系的制度和价值观,这种制度和价值观的绝对权威是半人半神的统治者。这种

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至上
B.等级森严
C.垂直管理
D.分工明显

4.公元189年,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之时,益州牧刘焉不但拒不出兵,还从由中原流亡至四川的
数万流民中,编选出一支精壮部队。两年后,荆州牧刘表上奏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

疑圣人之论(暗喻其图谋不轨)”,中央派出的使臣和将领却屡屡被刘焉击杀。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流民成为主要兵员
D.刘姓宗室地位下降
5.图1为《北魏孝文帝出巡图》。据图可知,北魏孝文帝
图1
A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B.厉行封建,明宗明礼
C.改易汉俗,笃行中制
D.迁都洛邑,改穿汉服
【高一历史第1页(共4页)】
·23-139A·
6.公元605年,隋场帝下令修建含嘉仓。含嘉仓共有近300个粮容,能够储粮500多万石,主要
用于储存东都周围州县的粮食,以保证东都粮食的充备。据此可知,隋朝
A.粮仓分布遍及全国
B.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C,实施轻徭薄赋政策
D.阶级矛盾有所级和
7.唐朝初年,规定进士科考试实行“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朝政府规定明经
科考试加试时务策,要求考官就当前国家的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以书面的形式作答。这些
做法
A.有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
B.体现出官学体制的弊端
C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
D.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尉迟乙僧,出身于阗国贵族,擅长画佛像和人物肖像,作品多取材于西域各民族,留有画作《番
君图X龟兹舞女图》。他把于阗技法融入中原画技,丰富和发展了唐代的绘画艺术,并在贞观
年间被授官封爵。尉迟乙僧的成就反映出当时
A.主动开放的对外政策
B.佛教受政府重视
C兼收并蓄的社会风气
D.绘画技艺的成熟
9.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朝廷设立了“发运使”,主要掌握国家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以及政府与
宫廷的物资需求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物资。这一措施
A调动了商人从商的热情
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价格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发挥了政府的调控作用
10.据《辽史·百官志》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
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说明辽朝
A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B.社会治理体系臻于完善
C.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
D.南北面官存在内部矛盾
11.图2为某一时期的都城布局图。它反映出当时
卫州门新酸枣门新封丘门陈桥门
固子门

万胜门
梁门」
里城城
新曹门
相国寺
新郑
新宋门
郑门



行门
戴楼行
南薰门
陈洲汀
瓦即一承要商业街商业繁华地区
图2
A.城市布局更加严整方正
B.抑商政策执行严格
C.交易的空间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地位提高
12.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有次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官员邢昺答:“国初不及四千,今
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当时国子监所刻书籍,不仅“定价出售”,还“例许士人纳纸墨钱自
印”,且“工价低廉”。这反映出当时
A.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知识传播
B.商业发展促进文学繁荣
C.活字印刷已取代了雕版印刷
D.雕版印刷限于官方书籍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A2.C3.A4.B5.C6.B7.A8.C9.D10.B11.C12.A13.A14.B15.B
16.(1)特点: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以儒学为主;范围广泛;儒经常识化(世俗化、平民化);注重传承与创作
(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主要方式:崇儒:践行以文治国方针:行孝治。(6分)
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导致国势衰弱,皇权旁落:唐朝统治者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商品经济对传统
伦理的冲击。(4分,答出两点即可)
17.示例
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突破期。(2分)
说明:经济上,春秋战国之际,农耕开始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男耕
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和文明逐渐形成。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诸
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纷起,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创立了集权制、官僚制及郡县制等一系列新制度,出
现了中央集权政治的萌芽。思想文化上,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出
现,出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一“百家争
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8分)
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是旧文明秩序解体、新文明秩序建立的文明突破时期。(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18.(1)举措:设置行省,加强对边疆的控制:迁移汉民、组织各族民众屯田开荒,发展农耕:传播内地先进生产技
术、生产经验。(6分)
(2)背景:皇帝专制权威得到加强;改土归流基本完成;国家进行赋税制度改革;商品经济发展,内地与边疆
经济联系增强。(6分,答出三点即可)
影响:减轻了西南地区百姓的赋税负担;有利于促进民族闭结和共同繁荣;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促
进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西南边疆的稳固。(4分,
答出两点即可)
19.示例
观点:宋代人口的分布逐渐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2分)
阐述:北宋初期,其统治区域主要为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也主要集中于此。北宋中期,随着北宋终
结十国割据局面以及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南方人口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并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这一
时期南方长江流域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北方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
方,再加上政治重心南移,进一步带动了人口的南移。(9分)
总之,宋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反映了宋代经济格局演化的趋势,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变化。(2分)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3-139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