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10.2《师说》(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10.2《师说》(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4 15: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0.2课
师说
激趣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站了出来,以笔墨来讨伐这个时代的错误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生平成就。
2.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素养目标
目录
知人论世

初读感悟

深度探究

思考延伸

壹·知人论世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走近韩愈
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的文学理论和主张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古文运动
解题
①师:从师学习。
②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③师说,就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唐代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写作背景
贰·初读体会
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位卑(bēi) 近谀(yú)
也欤(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g) 老聃(dān)
蟠(pán) 六艺经传(zhuàn)
任务活动 因声求气,品味内涵
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
任务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任务2:聆听朗诵。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任务3:学生自读,把握含义。
课文朗读
叁·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疏通文意,品读内涵
任务说明:文言文阅读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是读懂文章,体会情感和把握主旨的前提。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文人的生平经历,理解“义理”这一层面的重要内容。
任务活动
解读第一段
活动:解释下列词语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所以②传道③受④业解惑⑤也。
①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②所以:古义,用来……的,……的凭借。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道:道理,此处指儒家的思想。
④受:通“授”,传授。
⑤惑: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解读第一段
人非生而①知之者②,孰③能无惑?惑④而⑤不从⑥师,其⑦为⑧惑也终不解矣。
①而,连词,表承接。
②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③孰:疑问代词,谁。
④惑:动词,有了疑惑
⑤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⑥从:跟从
⑦其:指示代词,那,那些。
⑧为:动词,成为。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有疑难问题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终也不会解决了。
解读第一段
生乎①吾前,其闻②道也固③先乎④吾,吾从而⑤师之⑥;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⑦道也,夫庸知⑧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⑨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⑩,师之所存也。
①④ 乎:前者译为“在”,后者译为“比”。
②闻:知道,懂得。
③固:本来。⑤从而: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连词,表结果、目的。
⑥师之:以之为师。“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⑦师:学习。⑧夫:发语词。庸知:哪管
⑨无: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⑩所存:名词性词组,相当于“存在的地方”。
译文: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老师也就在那里。
解读第一段
思考1:梳理本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解读第二段
活动:解释下列词语
嗟乎,师道①之②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③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④,其下⑤圣人也亦远矣,而耻⑥学于师。是故圣益圣⑦,愚益愚,圣人之所以⑧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⑨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从师的风尚。 ②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出人:超出一般人。 ④众人:一般人。
⑤下:低于。 ⑥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⑦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 ⑧所以:……的原因。
⑨其:语气副词,表揣度,大约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普通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解读第二段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①也,则耻师焉;惑矣!彼②童子之师,授之③书而习其④句读⑤者,非吾所谓传其⑥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⑦,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⑧焉,小学⑨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对于他自己。
②彼:远指代词,那,那些。
③之:代词,指童子。
④其:代词,指书; ⑤句读: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⑥其:指示代词,那,那些。指篇首提出的“道”“惑”。
⑦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⑧不:通“否”,不从师。
⑨小学:小的地方学习。
译文: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那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又帮助他学习书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解读第二段
巫医乐师百工之①人,不耻相师②。士大夫之族③,曰师、曰弟子云者④,则群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⑦,今其智乃⑧反不能及,其⑨可怪也欤!
①之:代词,这些。 ②相师:相互学习
③之族:这类人。族,类。 ④云者:如此之类
⑤群: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⑥若:相似,差不多
⑦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 ⑧乃:竟
⑨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讥笑他。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令人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谄媚了。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难道值得奇怪吗?
解读第二段
思考1: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 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解读第二段
思考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 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解读第二段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表格。
分论点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解读第二段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表格。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人 (纵比)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2.对其子与对其身 (自比) 于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横比)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
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解读第三段
活动:解释下列词语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①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② 徒,其贤不及③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④弟子不必⑤不如师,师不必贤于⑥ 弟子,闻道⑦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①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之,指示代词,这,这些 ③不及:比不上 ④是故:所以。
⑤不必:不一定。 ⑥于:介词,比。 ⑦闻道:懂得道理。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赶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
解读第三段
思考:本段和首段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解读第四段
活动:解释下列词语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①,六艺②经传③皆通④习之⑤,不拘于⑥时,学于⑦余。余嘉⑧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⑨贻⑩之。
①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②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③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④通:全面
⑤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⑥于:被 ⑦于:向
⑧嘉:赞许 ⑨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⑩贻:赠送
译文: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解读第四段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整体鉴赏
思考1:梳理文章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二部分:通过对比,反面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通过举例、引用,正面论证论点。
第四部分:交代写作缘起,激励后学。
整体鉴赏
思考2: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哪些观点值得商榷?
明确  (1)《师说》中所体现的进步思想至少有三点: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光辉。
(2)在对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态度上,虽然肯定前者否定后者,但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句意看,对前者存有偏见。
重点词语梳理
师 名词 ①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动词 ①作“学习”讲:吾师道也、不耻相师 
②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作“以……为师”名词的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吾从而师之
重点词语梳理
之 代词 ①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②近指代词,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补充)
助词 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古之圣人 的或不译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⑤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补充)
动词 “到”、“往”:吾欲之南海
随堂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说明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3)《师说》中,韩愈把为子择师和自身耻于从师两种情形进行对比之后,表明自己态度的句子是“ , 。”
(4)《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 , ”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
明确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随堂巩固
2.翻译句子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理解停顿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知识向老师学习,有的知识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任务活动二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任务活动
深度探究
思考: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特色
明确 ①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
②句式灵活,语气多变。“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③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下定义,作结论。作者一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层层衔接,一气贯通。
⑤对比论证。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⑥引用论证,事例论证。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深度探究
对比论证 内涵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作用 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任务活动三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任务活动
对比阅读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于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吾欲取友,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仲尼不生,牙①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中②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考诸古,外考诸物,师乎友乎,敬尔无忽!
(柳宗元《师友箴》,节选)
【注】①牙:指鲍叔牙。②中:同“忠”,忠诚之人。
思考:结合课文和上方材料,简要概括择师的标准。
明确 ①“闻道”在前,“术业”有攻,无关年龄、地位;②以“道”为标准,能者为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重忠信,知耻辱。
肆·思考延伸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宪宗欲从陕西凤翔的法门寺迎取佛骨舍利供奉宫中,韩愈不以为然,上《论佛骨表》,一题作《谏迎佛骨表》,结果险些丢了性命,最后在刑部侍郎任上被贬潮州。
佛教在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魏晋之际玄学兴起,儒、道、释三教渐有融合之势,经南北朝至唐,三教的融合依旧,一些人在儒家、道家思想之外受佛教的影响,这是一种常态。而韩愈是固执的儒者,他视道、佛为异端,以儒者自居,坚定地捍卫儒学道统。他在《原道》中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后面的九个字说得斩钉截铁,意思是要把佛、道之徒还俗,把他们的经书都烧掉,把佛寺、道观都改造成民房。难怪唐宪宗要把佛骨迎到宫中供奉的时候,韩愈挺身而出,激烈反对,《论佛骨表》就是这样问世的。
思考延伸
韩愈说佛是“夷狄之法”,他在《原道》里也表达过不能将“佛”这一“夷狄之法”凌驾于先王之教上,或说是儒教之上。但他言及佛教在东汉流入中国后,忽地把笔宕开,叙说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直到周穆王在位年数和享年多少。韩愈要借此说明一个道理,这些帝王居位长久,生命长久,“非因事佛而致此也”。因为那时候佛教没有进入中国,也就无帝王事佛之事。这些叙说看似平淡,实际上隐含了韩愈说理的尖锐锋芒——因为唐宪宗事佛想的就是长命百岁。韩愈说,不事佛实际上是可以长寿的,不信你看看历史。
思考延伸
韩愈随之和缓语气,说唐高祖李渊称帝之后,本想取缔佛教,只是由于那时的大臣目光短浅,不能洞晓先王之道、古今所宜,用先王圣明革佛教之弊,以致这事就放下来了。唐宪宗一生多次迎取佛骨到宫中供奉,元和十四年(819)的供奉,宪宗让中使(宦官)杜英奇率三十多位宫人,拿着香花,前往凤翔的法门寺迎请佛骨舍利到京城长安的皇宫,自然有群僧相随,又带动诸寺、众生供奉,成一时盛况,韩愈忧心不已。他对宪宗皇帝说:“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这话说得有些微妙。本来唐宪宗是惑于佛的,是希望崇奉佛骨以祈求福瑞祥和的,但他正话反说,说唐宪宗并无此意,不过是在年成很好、百姓高兴的时候,顺从民心,把迎佛骨到宫中供奉当作是“诡异之观、戏玩之具”,率大众游乐一场而已。这和韩愈称佛教为“夷狄之法”一样,亦可见他对佛教的轻蔑态度。韩愈是主张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的,宪宗此举,在他看来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与他治理国家的思想完全背离,当他说出事佛会伤风败俗的时候,内心是相当沉重的。
思考延伸
唐宪宗最恼怒的是韩愈在这封奏章中,说东汉后期至唐以前各朝年代短促,帝王寿命不长。居帝王高位者,谁不想延年益寿,统治久长?《旧唐书·韩愈传》记载:“疏奏,宪宗怒甚……上曰:‘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剌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唐宪宗不愿宽恕他,是因为韩愈实际上诅咒了他事佛也将短命,没想到韩愈一语成谶,第二年宪宗就命丧黄泉了。当时,唐宪宗在愤怒之下,恨不得马上把韩愈的脑袋砍了,所幸宰相裴度等人为韩愈求情,说韩愈言有冒犯,但本心忠诚,陛下只有宽容他,以后才有人敢说话,不然就堵了言路。宪宗这才退让一步,把韩愈贬为潮州刺史,以解他一时的心头之恨。
(节选自《险让韩愈丧了性命的上书》,有删改)
思考延伸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
课后作业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