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4 13: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在这一战役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十六国
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这些看似矛
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背景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疆域:
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
峙的局面。
淝水之战——概况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撤,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时间
作战双方
兵力对比
特点
结果
383年
前秦VS东晋
87万 VS 8万
以少胜多
前秦失败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影响
东山再起:东晋名士谢安,天资聪颖,从小就才学过人,而且写一手好字。谢安虽很有才学,但无意于做官,多次辞官。谢安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与当时的名士王羲之、孙绰等人交甚密。在面对东晋政权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面对时人的期待,年逾四十的谢安,以“世道未夷,志存匡济”慨然应诏,重步仕途。
材料一:(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个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淝水之战
思考: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战胜东晋,这是为什么?
材料一:苻融哭着对苻坚说出自己最大的心事:鲜卑人、羌人、羯人布满在长安附近一带,他们都是前秦的仇敌,大军一旦南下,关中会发生极大危险。 ——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苻坚)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材料三: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部编版七上《中国历史》
学习与
探究
前秦民族矛盾尖锐
苻坚骄傲轻敌
东晋团结一致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的建立与统一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发祥地
——嘎仙洞遗址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这首敕勒族民歌产生于北魏时期。《敕勒歌》原本为鲜卑语,后译为汉语。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鲜卑人因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山而得名,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风俗习惯同匈奴相似。
386年,鲜卑人拓跋珪重建代国,稍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建都平城。
426-439年,北魏在第三任帝王拓跋焘的带领下,用13年的时间陆续吞并了夏、北燕、北凉等国,最终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代,与南朝隔江而治的北朝由此开始。


西晋




北朝
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晋
十六国
前秦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北魏
淝水之战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前秦
东晋
北朝
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五胡内迁后的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但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
拓跋鲜卑
民族 生产 方式 生活 方式 政治 制度 文化
汉族 以农耕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魏 鲜卑族 以游牧为主 逐水草 而居 相对落后 相对
落后
鲜卑的经济文化落后
材料一:北魏统治者虽然任用汉人,采用汉制,但鲜卑贵族与汉族矛盾一直存在。对外征战时,他们常常让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前面当“肉篱”,拓跋军人则在后面用骑兵驱赶。 ——朱绍侯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民族矛盾尖锐
假如你是北魏统治者,面对这些困难,你会怎样解决?
巩固统治,进行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 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人物 内容 汉化措施
北魏孝文帝
494年迁都洛阳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北齐)魏收《魏书》
迁都理由:
(1)虽实现局部统一,但民族隔阂严重,文化冲突剧烈;
(2)平城接近故土,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改革阻力大;
(3)洛阳是中原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建都之地,有利于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革衣服之制……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
——《魏书·高祖纪下》
北魏文官俑
对鲜卑族“定姓族”……并鼓励其与汉族高门通婚。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
材料二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 自晋、宋以来,好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分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表现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 胡 ”“ 汉 ”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文化交流
民族心理
内迁各少数民族由畜牧业生产转变为农耕生产;
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其食物服装用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重要汉族士人,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深受各族喜爱;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穿裤褶服的南朝汉族乐队
胡床
椅子
方凳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影响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交融的高潮时期,对后来隋唐建立具有推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各次民族交融其实就是各少数民族逐步汉化,成为新的意义上的汉人的过程。而其本身的文化只是在某些方面,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原先的汉文化。民族交融使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这种交融才是中华民族文化产生的根源。 ——《多元一体:当代中国的历史解说》
材料二: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