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4 14:4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观 潮
观 潮
观潮 盐官镇 笼罩 屹立
人声鼎沸 蒙蒙的薄雾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 山崩地裂 依旧 恢复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钱塘潮
由于钱塘江入海口是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每年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因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发生变化而形成大潮。
起潮時,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湾口涌入,受兩旁渐狭的江岸约束,形成涌潮,涌潮又受江口欄门沙坎的阻挡,波涛后推前阻,涨成壁立江面的一道水嶺,潮頭最高時达3.5米,奔騰澎湃,势无匹敌。
钱 塘 江 大 潮
钱 塘 江 大 潮
钱 塘 江 观 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课文的写作顺序:
潮来前:江面——平静
人们心情—— 急切
观 潮
观看潮来时的景象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天下奇观。
默读写“潮来前”的段落,思考:这一段介绍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观潮的时间——
观潮地点——
观潮人的心情——
观潮的场面——
潮来前江面的景象——
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来写?
人动江静
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
急切地等待
人山人海
平静、雾蒙蒙
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
默读,画出描写潮水声音和样子的句子。
知潮声: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知潮形: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
(横贯江面指大潮占满江面,迅速奔涌而来,说明潮水气势雄伟。)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声音
样子
隆隆的响声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一条白线
横贯江面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两丈多高的水墙
默读,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朗读感悟: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两个都是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气势雄伟 声势浩大
用自己的话说说潮来时的声音和样子。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
播放录像
再说说你的感受?
奇特 雄伟 壮观
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这里的“静”和潮来前的“静”一样吗?
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
潮水大
总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作者又是怎样表达的?
总述:
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潮来前
朝来时
潮过后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分述:
其中运用了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远:声如闷雷 一条白线
近: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看清楚写一写
潮 称 沸 旧 恢
盐 蒙 昂 贯
笼罩 薄雾
要求会写的词语
观潮 称为 盐官镇 笼罩
蒙蒙 薄雾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 依旧 恢复
我的发现: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是拟人句,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是比喻句,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是比喻句,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