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专题13 天气系统 【浙江专版】新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精讲精练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专题13 天气系统 【浙江专版】新高考地理重难点突破精讲精练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4 14: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3:天气系统
新课标要求 知识要点 命题方向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锋面系统 2、气压系统 3、锋面气旋 以等压线图、统计图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天气现象及风向、风力等变化。
从历年高考题看地球上的本专题考点占的比重特高,特别是天气系统,更是重中之重。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在对天气系统进行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分析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尝试进行天气预报。复习时从日常生活出发,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实例进行适当地拓展分析,举例说明气候类型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一、锋及天气
1.锋的相关概念
(1)气团: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根据不同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沿锋面方向延伸可由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作锋线。
(4)锋:锋面和锋线的统称。
2.锋的特点
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之下,暖气团在锋面之上。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3.锋的类型及天气状况
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 过境时 雨、雪、大风天气 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阴雨连绵天气
过境后 气温和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气压系统 气压 水平气流(低空) 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低气压系统 (气旋) 中心气压低, 四周气压高 自四周 流向中心 辐合 上升 阴雨 天气
高气压系统 (反气旋) 中心气压高, 四周气压低 从中心 流向四周 下沉辐散 晴朗 天气
三、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1.概念:气旋常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方常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状况: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
4.常见地区:中纬地区。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
B.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
C.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
D.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
25.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24.D 25.C
【分析】
24.锋面位于东部地区,甲地近地面是东南风,锋面应该向西北移动,应该是暖锋;乙地近地面是东北风,锋面向西南移动,东北风来自高纬度,气温较低,应该是冷锋。“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甲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1.5米-2.0米之间,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2.0米-2.5米之间。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以东北风为主,不是西北风,锋上是西南风,A错误。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由偏北风变为西南风,锋上西南风,B错误。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C错误。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D正确。故选D。
25.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暖锋过境,乙地为冷锋过境。由图中等压线a>b>c可知,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C正确;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地此时为冷锋过境,A错误;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地风和日丽,与题意不符,B错误;由④图可知时乙风向为东南风,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气旋:通常是在中高纬度近地面,在地面上形成的低压受陆地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其气压中心分布并不均匀和规则,这样在槽线的两侧必然出现风向并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的识读方法:1、无论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从高气压区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区。2、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低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地方的连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3、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是看气流的前进方向,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4、锋面气旋中冷锋和暖锋的判定:以上图为例,首先确定冷暖气团,在一个低压系统中,两个锋面将低压区分为两部分,其中北半部分纬度较高,为冷气团控制,南半部分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然后再根据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5、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 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
25.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24.B 25.C
【分析】
24.由题干“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可知,机尾部凝结的云不容易扩散,所以处在逆温层之中,B正确。受强紫外线照射对飞机尾部凝结的云长时间存在没有影响,A错误。强烈对流运动,加速云的消失,C错误。受冷锋云系挤压,风力较大,云易消失,D错误。故选B。
25.由图中等压线图,甲位于995hpa低气压中心附近可知,此处是锋面气旋,甲地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锋面逆温及锋面气旋的知识。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 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
A. B.C. D.
25.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24.A  25.B
【解析】
24.我国华北地区冬季冷锋一般是西北季风南下造成。冬季冷锋过境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气球应该飘向东南方向,A正确,CD错误。B图先向西北后向东南,应该是冷锋过境前至过境后的变化,B错误。故选A。
25.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AC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因此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在纬向上气球漂移均以向东漂移为主,7 月气球漂移均表现出随高度增加先东漂后西漂,表现出低层西风,高层东风。冬季月份气球漂移距离随高度增加明显,为较强的平均西风所控制。在经向上,700hPa 以下对流层低层表现出季风特征,夏季月份北漂,其他月份南漂;100hPa以上的平流层低层则表现出和对流层低层相反的特征,夏季南漂,冬季北漂。平均水平漂移距离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7、8 月份整层最大平均漂移距离在 30km以内,而冬季在70hPa 以上,漂移距离达到100km 左右。
难点一:锋面系统的概况
锋面 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符号
剖面 示意图
气团 位置 冷气团密度大,在锋下;暖气团密度小,在锋上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
雨区位置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阴雨天气 暖气团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我国典型 天气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时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难点二、 冷锋和暖锋的差异
(1)看箭头指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难点三、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的概况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等压线状况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低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
示意图(以北 半球为例)
气流 运动 水平气流 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 顺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
垂直气流 辐合上升 下沉辐散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曲线
天气现象 常出现阴雨天气 多为晴朗天气
我国典型天气 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 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难点四、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
(1)确定低压中心的位置
(2)确定槽线的位置:等压线弯曲最大的区域。(锋面出现在低压槽,锋线与低压槽线重合。这是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冷暖气团在此相遇。)
(3)根据纬度判断槽线两侧气团冷暖性质:槽线为界,从高纬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来的气团为暖气团。如上图中①和③气团为冷气团、④为冷气团;②气团为暖气团,⑤⑥为暖气团。
(4)根据半球判断槽线两侧的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最终风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如图中OA、OB两锋面均作逆时针移动。
(5)根据气流冷暖判断锋面性质:锋面OA是由冷气团①主动向暖气团②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OB是暖气团②主动向冷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东侧的低压槽附近均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附近均形成冷锋。)
(6)根据锋面性质判断天气状况:天气阴晴,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降水强度,雨区的位置(冷锋降雨主要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详细内容见锋面系统知识点)
(7)锋面气旋的运动: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
难点五、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
(1)锋面气旋天气总体特征:产生云、雨,甚至是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水汽急剧冷却凝结形成强烈天气变化。
(2)气旋前方(如上图中的B)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和风细雨)
(3)气旋后方(如上图中的A)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并伴有大风降温;(轰轰烈烈)
(4)气旋中南部(如上图中的②)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朗天气(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
(5)气旋中心(如上图中的O)是低压中心控制下上升气流引起的阴雨天气;
(6)气旋北部是冷气团控制下的晴朗天气(气温低、气压高、干燥);
注意: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 )
A.甲地吹偏南风 B.乙地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C.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D.丙地位于大西洋,受高气压控制
2.图中台风( )
A.中心气压高,风力大 B.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C.可能诱发海啸和洪灾 D.受洋流影响,向东移动
下图为亚洲东北部地区冬季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低空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下图所示的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L处锋面为( )
A.低压槽—冷锋系统 B.高压脊—暖锋系统
C.高压脊—冷锋系统 D.低压槽—暖锋系统
4.L处锋面形成前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 )
A.出现强对流 B.气旋过境 C.寒潮爆发 D.沙尘暴过境
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高温范围西起四川、东至上海的长江流城一带。气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极端高温天气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和强度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西侧多(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可能与2022年我国南方的极端高温天气有关的是( )
A.臭氧层破坏、拉尼娜现象 B.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
C.拉尼娜现象、全球变暖 D.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破坏
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时刻( )
A.甲地出现降雪天气 B.乙地盛行偏北风
C.丙地天气晴朗 D.丁地正值梅雨天气
8.2022年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 )
A.冷锋 B.反气旋 C.低压 D.西北风
昆明准静止锋是冬半年对我国西南地区影响较大的一种天气系统,通常在滇中到黔中摆动。下图示意某年1月10日一2月16日贵阳(106.7°E,26.6°N)、会泽(103.3°E,26.4°N)、昆明(102.7°E,25°N)三地近地面气温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文信息推测,下列符合昆明准静止锋的示意图为( )
A. B. C. D.
10.下列时间中,准静止锋发生明显位移的是( )
A.1月10日 B.1月21日 C.1月30日 D.2月6日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材料2: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等值线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据图文材料,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和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据图文材料,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3)据图文材料,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
12.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预测N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3)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1.根据材料可推测,低压中心位于甲地北方,因此甲地为偏南风,A正确;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降,多晴朗天气,B错误;甲地等压线较乙地更加密集,甲地风力更大,C错误;丙地位于太平洋,D错误。故选A。
2.台风为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中心是台风眼,台风眼风力小,A错误;该地为北半球,故气旋的水平气流为逆时针辐合上升,B正确;海啸由海底地震形成,C错误;该地主要受暖流影响,气旋移动方向为向北方移动,D错误。故选B。
【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3.D 4.C
【解析】3.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可知,锋线两侧气压分布为中间低,两侧高,为低压槽,BC错误;结合等温线分布,可以判断L处锋面左侧为暖气团,右侧为冷气团,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系统,D正确,A错误。故选D。
4.该地高空形成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易形成寒潮天气,C正确。垂直方向该地气流下沉,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A错误;气旋为低气压,而该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B错误;该地纬度较高,冻土广布,缺少沙源,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因为锋面是冷暖气流相遇后才能形成的,所以只有在低压控制下的辐合气流才能形成锋面,而高压中心附近的气流是向周围辐散的,冷暖气流不会相遇,所以形成不了锋面。
5.C 6.C
【解析】5.副热带高压属于高压系统,风由中心高压吹向四周,副高西侧的风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等力的共同影响,多出现东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拉尼娜现象为我国南方高温提供了气候背景,同时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多重因素叠加,加剧了极端天气出现的强度,C正确。厄尔尼诺容易导致我国南方出现洪涝灾害,BD错误。臭氧层破坏与此次高温天气的关系较小,A错误。故选C。
【点睛】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7.C 8.C
【解析】7.由等压线图可以看出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结合气压分布,可知甲地吹偏北风,为冷气团且位于冷锋锋后附近,所以会有大风降温天气,降雪天气还需要水汽含量大,材料中没有提到数据,无法判断,A错误;结合等压线分布可知乙地吹偏南风,B错误;丙地位于高压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C正确;丁地的梅雨天气出现在春末夏初,D错误。故选C。
8.2022年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说明北京气流以上升为主,而冷锋天气是由偏北风形成的,以水平运动为主,AD错误 ;反气旋控制时气流以下沉为主,B错误;低压控制时,气流以上升为主,C正确。故选C。
【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暖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于是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9.A 10.C
【解析】9.准静止锋过境时会带来阴雨天气,导致气温下降。读图可知,图示时段内三地均经历了温度下降的过程,贵阳在1月10日至15日之间经历降温,会泽在1月15日至20日以及1月30日至2月4日经历了两次降温过程,昆明在2月14日左右经历了降温过程,可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方向为贵阳一会泽-昆明,由贵阳、会泽、昆明的经度位置可知,可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方向为东北向西南方向前进,从东北方过来的是冷空气,从西南方过来的是暖空气,符号都标在锋前,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0.由贵阳、会泽、昆明的经度位置可知,贵阳至会泽的经度跨度大于会泽至昆明的经度跨度,即昆明准静止锋到达会泽时,是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最明显的时间。由图可知,1月30日会泽降温幅度最大,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大,西进明显,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是一个在云贵高原的大气现象,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该天气现象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的一半。
11.(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度升温快,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3)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较为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分析】本题以美国龙卷风为案例,考查龙卷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某一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的动态发展过程的分析与规律概括、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详解】(1)读图可知,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说明该湿热气团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地区,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湾。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于气团湿热,气温高,空气受热抬升,抬升时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带动空气抬升。气流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气压梯度和摩擦力两个角度来分析。北美大陆南北跨纬度大,春季北美大陆中低纬度气温回升快,造成南北气压差异大,从而导致风力加大,平原地势平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使暖湿气流强烈上升而多发龙卷风。
(3)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历时长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由于龙卷风是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形态壮观,并且历时短,局地性强,所以不易见到,由于龙卷风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危害性大,所以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
12.(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
(3)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分析】本题以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少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方。
(2)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的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天气状况(阴、晴、雨、雪等)和气温变化即可。暖锋过境,该地被暖锋控制,降水概率升高,气温升高;暖锋过境之后,该地被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之后,该地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并可能由雨雪天气;冷锋过境之后,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朗。
(3)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北半球中低纬度升温较快,高纬地区为明显升温,导致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春季为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的时间,该地受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影响,天气系统交替控制,导致天气系统活跃。
学案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