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2.泥条造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2.泥条造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24 20: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泥条造型
年 级:小学三年级
科 目:美 术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建构主义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美术课程标准》,本课设计注重中年级教学活动的情景性、趣味性与体验性,以“泥”作为媒介让学生在制作实践活动中去体验泥条造型的乐趣,进行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本课侧重于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泥条造型的美感,学习用泥条盘筑成型的方法进行各种器物的立体造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揉一揉、做一件陶艺作品等活动,体验泥土的可塑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培养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并通过作品的欣赏陶冶性情,曾强艺术的感染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一年级上册《玩泥巴》、下册《小花垫》、二年级下册《我喜欢的动物》同属于泥塑系列课程。本课是利用泥条进行造型,在技法上与《小花垫》有联系。本课引导学生在已知的泥塑技法基础上,学习用泥条盘筑成型的方法进行各种器物的立体造型,并初步了解陶艺相关知识。
学生情况:三年级学生对泥塑课程正处于初步了解和认知的阶段,在技巧方面动手能力稍弱,因此在本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仿品会”游戏的动手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陶艺文化,掌握泥条盘筑成型的基本造型方法。能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创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器皿。
过程与方法:在感知体验活动中,使学生学会搓泥条和泥条盘筑造型的基本技法,并完成一件器皿造型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泥条艺术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搓泥条及盘筑的方法,了解泥条造型的美感及艺术特色。
泥条造型新颖、美观、生动、细节富有变化。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视频:出示动画短片《小泥条的梦想》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泥巴的兴趣。
教师:动画片中的小主人公是谁?它是怎么变化的?
学生观看短片后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用简笔画形式出示泥条造型的语言,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尝试游戏:课件出示图片(泥球、泥条、泥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对泥塑的知识和技法,为本课的导入和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一块泥,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变成图片中任意一种泥的形状,并告诉大家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开始
学生动手玩泥,进行比赛。结束后说一说自己用了什么方法把泥变成了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根据学生的练习及回答,出示泥球、泥片、泥条相对应的技法板书(揉、压、搓)。
2.学习搓泥条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搓泥条的方法。
(1)出示一件泥条盘筑成型的作品。
教师:你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学生进行观察,举手发言。
(2)教师示范:现在老师要教你们一些搓泥条的小技巧:接泥条(刀切)、去裂纹(手心刷水)、盘花纹(各种形状)。
(3)学生观看后进行练习。
3.体验游戏:(仿品会)
设计意图:学生巩固泥条盘筑的方法,体验搓泥条和泥条盘筑的技巧。
(1)教师:老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泥罐成品,学生仿照着作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
(3)教师小结:对制作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及时评价。
4.自主学习泥条盘筑法的制作步骤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1)学生带问题观看视频,教师播放泥条盘筑法制作泥罐的视频。(学生思考泥罐制作步骤)
(2)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制作步骤。
(3)教师小结:视频结束后,进行总结。底部、搓泥条、盘筑、装饰。(板书)
5. 教师示范泥条盘筑的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进一步学习泥条盘筑成型中可以盘、筑、边盘边筑、先盘后筑等多种方法。
(1)教师示范排列法。
(2)学生观察老师示范后进行排列法练习。
(3)教师小结:泥条盘筑成型方法多样。
6.自主学习泥条盘筑的造型方法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泥条造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师课前为各组准备不同泥条盘筑造型方法制作的器物,分组如下:
镂空法:一组。两位同学合作进行制作,注意安全。
交叉法:二组。两位同学合作进行制作。
穿编法:三组。两位同学合作进行制作。
捆扎法:四组。两位同学合作进行制作。
层叠法:五组。两位同学合作进行制作。
排列法:六组。参考教师示范,独立完成排列法盘筑器物练习。
(2)学生根据本组的器物进行练习,结束后学生把制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填写在卡片上。
(3)教师小结:根据小组代表发言课件及时出示不同技法成型的泥条器物。
(4)教师对学生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示范。(挖空、捆扎)
(5)教师小结
7.欣赏书中的作品,分析装饰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添加和刻画的装饰方法。
三、艺术实践:
1.分组实践:
设计意图:按照动手能力强弱分组,尊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的走进实践中,给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充分体验泥条造型活动的乐趣,鼓励学生创新。
一组:利用超轻粘土进行制作。(技法不限)
二组:利用超轻粘土进行制作,并装饰。(技法不限)
三四组:制作。(用基本的泥条盘筑法制作器物)
五六组:拓展作品。(尝试运用捆扎、镂空、交叉等技法制作器物)
2.提示:
(1)泥如果太干,一搓就出现裂纹,要适当加入少许水多揉一揉。
(2)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并且不要盘的太高,以免塌陷变形。
(3)适当加入些装饰,使其富有变化。
3.教师:下面开始制作,将制好的作品放到前面展示台上,看哪组作品最受欢迎。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组长讲读作业要求,开始制作。五六组同学合作表现泥条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
1.组织学生将泥条参加作品展示。全班互评,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从造型新颖、实用、美观、做工精细等方面进行评价)。
2.最后评出“创新奖”、“实用奖”、“做工精致奖”等。
学生:学生展示作品,参观陶艺作品展销会。欣赏、交流、评价。
3.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或体会。
五、拓展
视频:课件播放陶艺大师展示陶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