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6.秸秆造型》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北京)《16.秸秆造型》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1-24 20: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课题 秸秆造型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设计*应用) 第1课时(共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课前观察、触摸、分析感受秸秆材料的特点,能够使用剪、切、穿、弯、插等技法设计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能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制作方法介绍给同学。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尝试体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了解秸秆材质的特点,在运用秸秆独立或合作设计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明确掌握秸秆造型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造型活动尤其是立体造型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秸秆材质的特点,掌握秸秆造型技法。
教学 难点 运用秸秆造型技法巧妙设计制作美观、新颖、结实的造型。
教学 资源 教学课件、秸秆、剪刀、小刀、彩笔
板书 设计 秸秆造型 切、剪、穿、弯、插接
教 学 过 程 主要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时间分配)15分钟 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30分钟
一、感受特性引入新课(2分钟)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秸秆并进行观察,谁来说说你对秸秆有哪些了解? 师:秸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通过人们巧妙、合理的利用制作成生活用具成为生活所用。小小的秸秆可以变废为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秸秆造型一课。 板书课题:秸秆造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能力,使学生关注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16分钟) (一)欣赏秸秆作品: 思考: 1.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看到这件作品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 这件作品是民间工艺大师徐艳丰的仿古建筑模型,由秸秆扎刻技艺制作完成,不用一针一线,用时一年多制作完成,被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 【设计意图:欣赏秸秆工艺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秸秆作品的美,强化美术视觉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 (二)尝试插接制作: 师:精美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 而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我们都可以用秸秆来进行巧妙的造型,例如:眼镜 1.观察眼镜主要分为哪几部分? (引导学生分析眼镜的基本结构,确定每部分的基本形。) 2.学生尝试用秸秆制作眼镜。 3.制作出来的同学展示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制作的。 4.未完成的同学说说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同学之间互相帮忙解决。 【设计意图:尝试探究能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插接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简单的实践练习,进一步熟悉材料特性。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能力。】 (三)示范总结技法: 师:用秸秆造型之前我们首先要整理好自己的设计思路,每一部分我要用秸秆的哪一部分去制作。其次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还要利用一些小技巧和技法。 师播放制作过程视频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系统学习秸秆设计的制作方法,梳理设计制作步骤。将秸秆造型设计理念、制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在演示过程中逐一体现。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能力。】 (四)欣赏作品拓宽思路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不同的秸秆造型作品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践创作(22分钟) 实践要求: 运用秸秆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 使用剪刀及其他用具时,要注意避开锋芒,注意安全。 合理巧妙利用秸秆保持室内卫生。 【设计意图:明确作业要求,有层次、有目标地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安全意识。】 四、展示评价(5分钟) 自评:为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称并说出自己的设计制作过程。 互评:同学之间交流设计思路,评价作品的优缺点。 师评:以激励的方式肯定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评价,同学间相互交流创作经验,体验劳动后的成就感。】 学生课前对秸秆进行观察、触摸、剥离等感受秸秆的特性并进行说明回答。 学生欣赏作品谈感受: 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活动1: 学生观察眼镜并分析眼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眼镜框、眼镜腿) 活动 2:学生进行尝试制作。 活动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制作的过程总结制作方法。 (切—剪—穿—弯—插接) 活动 4:未制作完成的同学说说自己遇到的困难,别的同学帮忙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助。 (预设:1.制作眼镜框时秸秆皮容易弯断。2.插接过程中不容易往秸秆瓤里插。3.眼镜结构把握不准确,有些地方无法插接。……) 学生观察秸秆造型——眼镜制作步骤,重点观察其中的不同技法和技巧。 学生观看欣赏 学生按照实践要求设计构思。 自评、互评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