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中化学省评优: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件及教学设计6(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初中化学省评优: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件及教学设计6(1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2-17 15:47:12

文档简介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上教版)
徐州市贾汪区江庄中学 许大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与合作学习,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与评价等活动,明确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规范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规范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四、实验用品:气球、电子称、锥形瓶、烧杯、碳酸钙粉末、稀盐酸。
五、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引导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趣味实验
【教师设问】要想制得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怎样计算药品的用量呢?
【教师板书】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明确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通过定量实验找出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教师板书】寻找质量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活动】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中寻找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106页的“联系与启示”,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意义。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第106页的“联系与启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师活动】小结:得出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是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4.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
【教师板书】规范解答格式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课本第107页的例题,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解题过程,归纳出正确的解答格式。
【教师板书】设、写、找、列、算、答
5.练习与交流
【教师活动】投影 ——“练习与交流”。
【学生活动】完成解题过程,进行展示与交流。
【教师活动】投影 ——“活学活用”。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进行展示与交流。
【教师小结】解决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找出一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是关键。
6.课堂小结
学生话收获、谈困惑。
7.布置作业
8.板书设计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课件10张PPT。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徐州市贾汪区江庄中学 许大雨1.能准确描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学习目标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足量的 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一定质量的 碳酸钙粉末称量反应前药品 和仪器的总质量称量反应后药品 和仪器的总质量你有什么发现?定量实验及数据分析 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CaCO3+2HCl=CaCl2+H2O+CO2↑ 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40×1+12×1+16×3 12×1+16×2=44 (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Ca—40,Cl—35.5,C—12)100 44 所有的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
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H2 、 O2 H20的分子数之比为2 :1 :2 ; 3.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H2、O2、H20的质量之比4:32:36。 2H2 +O2 = 2H2O点燃4 32 362×2 1×32 2×18上述化学方程式表示:H —1 ,O—16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就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8g ( ) ( ) 64g72g ( ) ( ) 18g2g16g 在化学反应中,知道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任意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求出其余各种物质的质量。4 32 36 小聪想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8 g氧气,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多少克?H —1 ,O—16规范解答格式自主学习第107页的例题练习与交流 如果加入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是10 g,与锥形瓶中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试计算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H —1 ,O—16,Ca—40,Cl—35.5,C—12活学活用要求:小组合作,每四人一组,小组内提
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答?3.试计算参加反应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晓明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称取了24.5 g氯酸钾和1 g二氧化锰。加热一段时间后,制得了所需的氧气。晓明又把冷却后的剩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总质量是20.7 g。 245 149 96 2KClO3 2KCl+3O2↑1.氯酸钾是否完全分解?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4.试计算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克?5.试计算剩余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6.晓明同学取用的药品是否合理? 7.剩余固体药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多少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学习后的总结有时比学习本身更重要。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