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7: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寒山 枫林 霜叶
在山中行走。
山行
解诗题
远上/寒山/石 径 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唐]杜牧
读好古诗,读出停顿。
jìnɡ
xié
学认字
借助注释
看插图
先理解字的意思,然后把意思再连起来。
…….
备课手册50页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产生,生出。
深秋时节的山
弯弯曲曲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来是因为喜爱夕阳照耀下的枫林的景色,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鲜艳。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 径 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唐]杜牧
读好古诗,读出停顿。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_____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枫叶、对秋天和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深秋



hán
jìnɡ
xié
“寒”的上部分要写的紧凑一些,注意笔顺。“斜”的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
一起来学习本课的会写字吧!
学写字
《赠刘景文》
第一课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知诗人
诗人的好朋友。
赠刘景文
赠送。
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解诗题


liú
zènɡ
“赠”横画较多,注意笔画之间间隔均匀。“刘”左边“文”捺变成长点。
学写字
先借助注音自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争取读出节奏。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读好古诗,读出停顿
学认字
残是翘舌音
“橙”是翘舌音
“橘”读“jú”
再读古诗,思考: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荷尽已无擎雨盖,
擎:举,向上托。
向上托举的舒展的荷叶
荷花凋谢、荷叶枯败
荷尽
擎雨盖
你能把这两幅图分别对应“荷尽”与“擎雨盖”这两个词语吗?
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开败的菊花
傲霜斗寒
仍然
橙黄橘绿
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真是硕果累累!
你们把这首古诗读成了三幅画——荷尽、菊残、橙黄橘绿。透过这三幅画,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秋天。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读好古诗,读出停顿
三读古诗:苏轼对秋天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从哪里读出来的吗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诗人更喜欢哪种情景 为什么
对偶
两个意象展示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但“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败荷
残菊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观赏图片,想象说话:朋友啊,你要记住——
背诵古诗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我借助“已无、犹有、一年、正是”关键词把课文背熟了。
我借助插图把课文背熟。
刘景文是苏轼的好朋友,他们俩都喜欢买书、读书,都很有才华,都关心国家和百姓。写这首诗时,苏轼54岁,刘景文58岁了。这样的年龄对宋代人来说已经属于人生中的深秋了。
苏轼把这首诗赠给刘景文,想对他说什么呢
《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_______的勉励诗,表达了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刘景文
乐观向上
主题概括
努力不懈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橘绿
荷尽
菊残
橙黄
课堂演练



ɡài

cán



shuānɡ
jūn
chénɡ
观察下列生字,交流书写心得。
“残”左边不要多点。
“橙”右上角是两个短撇;“盖、霜”横画、竖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
学写字
看见的景象。
夜书所见
书写。
在夜里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解诗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xiāo
自主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读古诗
“挑”读“tiǎo”。指儿童用树枝之类捉促织。
自学要求:
借助注释和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从诗中看到哪些画面?
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写景
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sònɡ
半包围结构
学写字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游子不禁思念家乡、留恋童年之情。
诗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明诗意
一阵阵( )吹动( ),发出( )的声音,让人感到( )。
补充填空:
秋风
梧桐树叶
萧萧
孤寂
于是,此情此景,独自一人在外的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乡
悲秋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人写哪些景物?

tiǎo
还有个读音是“tiāo”
想象
学写字
篱落
一灯明
促织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篱笆
蟋蟀的别名。
明诗意
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蛐蛐。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明诗意
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蛐蛐。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朗读的语调舒缓。后两句语气较前两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可以上扬。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自主朗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