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2023高考语文作文复习
一一申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1、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
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
成偏题跑题。
2、忽视要求,抛却材料: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
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
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3、只见现象,不见实质: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
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4、“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
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或扩充。
5、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
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
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审题五要素
作者意识:我是谁?
读者意识:我给谁写文章?
情景意迟: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文章?
话题意识:要写作什么内容、主题?
文体意迟:要用什么体式?
【例:真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
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
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
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
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
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
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1、作者身份:班级读书会上的演讲者
2、写作对象:同学
3、写作情境:班级读书会
4、话题任务:哪一个感触最深,要围绕材料阐述选择的理由并表
达看法
5、文体要求:发言稿(议论文)
某一人物感触最深?感受与思考:
齐桓公
鲍叔
管仲
志向高远、
不计私利、
才能出众、
心胸宽阔,
审时度势、
恪尽职守、
唯才是用,
谦虚礼让,
功勋卓著,
所以能成就霸业
对齐桓公任用管仲
有力辅佐齐桓公
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