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海 燕
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对象征意义的理解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对散文诗结构的把握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插入《海燕》背景音乐)
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漆黑不见人影。遇到这样的情景,同学们会怎样面对呢?(同学可能会回答“惧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惧怕,它勇敢地面对暴风雨。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尔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之最强音。(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预习交流
1.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它采用自由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富含内蕴的诗情,具有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力。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语言仍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多采用暗喻和象征等艺术手法。
2.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背景资料。
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4.字词检测。
(1)读准字音。
飞窜( ) 呻吟( ) 掠起( ) 困乏( ) 胆怯( ) 翡翠( )
蜿蜒( ) 蠢笨( ) 火焰( ) 飞翔( ) 深渊( ) 号叫( )
(2)据意写词。
_____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_____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集起来。
_____原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文中贬词褒用,是自豪、高大的意思。
_____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_____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蛇类爬行的样子。
三、朗读课文
带着问题读课文:
1.本文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凸显海燕的形象。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2.请指出文中的“海燕” “海鸥”“海鸭”“企鹅”的象征意义。
3.课文写海鸥、海鸭、企鹅这些海鸟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整体感知
1.本文以大海为背景,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个画面?文章主要是以什么为线索?
明确: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
2.根据“将来——逼近——即临”,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①(1 6自然段):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②(7 11自然段)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③(12 16自然段):暴风雨就要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下节课我们将按照这三个画面进一步探究。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海燕》是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写的小说《春天的旋律 》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 》《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和长篇小说《 母亲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海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 )吟着,——呻吟着。
(2)蠢( )笨的企鹅,胆qiè( )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
(3)恶狠狠地把它们用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 )翠摔成尘雾和碎mò( )。
(4)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 )灭在自己的深yuān( )里。
(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hǒu( )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
A.“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B.小刘到上海去打工了,小王到北京去开公司了,小李到广州去创业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雨。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8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9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0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解析:第3个逗号应改为冒号,总结上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漆黑不见人影。遇到这样的情景,同学们会怎样面对呢?
有一种海鸟它不惧怕,它勇敢地面对暴风雨。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它就是海燕。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尔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之最强音。
新课导入
4 海燕
高尔基
1
2
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朗读诗歌,加强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体会,读出诗歌情感的变化。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核心素养
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理解象征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作用。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3
学习诗歌的多种写作手法,分析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反复对塑造海燕形象、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
4
第一课时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早期作品多描写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十月革命后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对苏联文学和世界文学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预习交流
作者简介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是《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目睹并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海燕”这个艺术形象,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为无产阶级革命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这首散文诗也深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
背景资料
散文诗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它采用自由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富含内蕴的诗情,具有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力。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语言仍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特点三: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散文诗中的象征手法,往往是通篇的运用。
特点一: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特点二:内容具有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新知认知
散文诗
读准字音
飞窜( ) 呻吟( ) 掠起( )
困乏( ) 胆怯( ) 翡翠( )
蜿蜒( ) 蠢笨( ) 火焰( )
飞翔( ) 深渊( ) 号叫( )
cuàn
yín
lüè
fá
qiè
fěi
wān
chǔn
yàn
yuān
háo
xiánɡ
_____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_____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集起来。
_____原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文中贬词褒用,是自豪、高大的意思。
_____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_____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蛇类爬行的样子。
苍茫
卷集
高傲
震怒
蜿蜒
据意写词
本文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凸显海燕的形象。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课文写海鸥、海鸭、企鹅这些海鸟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象征意义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请指出文中的“海燕” “海鸥”“海鸭”“企鹅”的象征意义。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关键词:
不屈不挠、顽强勇敢
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几个场景?文章主要是以什么为线索?
暴风雨来临之前
暴风雨逼近之时
暴风雨将要来临
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
整体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海燕在大海上的表现,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场景一:
第一部分(①—⑥):主要写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海燕高傲地飞翔
对比↓
海鸥、海鸭、企鹅恐惧
暴风雨将临
海燕英勇无畏
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场景二:
海浪与狂风争鸣
海燕飞舞大笑
暴风雨逼近
革命必胜
第二部分(7—11):写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击风浪,以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场景三:
第三部分(12—16):写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着暴风雨。
大海熄灭闪电
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叫喊
暴风雨即临
呼唤革命
1.填空。
《海燕》是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写的小说《春天的旋律 》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 》《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和长篇小说《 母亲 》。
随堂练习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海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 )吟着,——呻吟着。
(2)蠢( )笨的企鹅,胆qiè( )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
(3)恶狠狠地把它们用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 )翠摔成尘雾和碎mò( )。
(4)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 )灭在自己的深yuān( )里。
(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hǒu( )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
A.“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B.小刘到上海去打工了,小王到北京去开公司了,小李到广州去创业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雨。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8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9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0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B
解析:第3个逗号应改为冒号,总结上文。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海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对象征意义的理解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对散文诗结构的把握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注意全诗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和感情变化,做一些朗读标记。
2.勾画描写海燕的语句,体会海燕的形象特点,进而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3.诗歌运用了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表现手法,学习时加以注意。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散文诗。
顾名思义,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这就是说,就其形式而言,它首先是诗,其次在抒情手法上、表现思想上相当地接近散文。它不同于格律诗或自由诗,因为写作的形式上不分行,但它同样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以及抒情的宽泛性。一般的诗,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而散文诗除运用形象思维之外,逻辑思维也是其表现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思维方式。诗意的散文归根到底是散文,散文诗则是一种具有散文形式特点的诗。
2.象征手法。
象征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与比喻、拟人混淆。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一般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赋予事物一定意义,对托义之物须做细致描写和刻画,而借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写和刻画。
象征的作用:
(1)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掌握有关作者高尔基及其作品的知识,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3.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有何变化?这是什么描写?作用何在?
(2)文章为什么要写海鸭、海鸥、企鹅等海鸟?
(3)文章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对不同形象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请找出文中相应的描写,联系时代背景,想想它们各象征了什么?
(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用它作全诗的结束语?
(5)文章题目是《海燕》,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替作者拟定一个副标题。
三、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海燕》一文的作者是_____国文学家________创作的散文诗,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的结尾部分,全文高度赞扬了海燕的战斗精神。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胆怯( ) 掠起( ) 号叫( ) 一晃( ) 飞沫( ) hǔn( )笨 蜿yán( )
3.下列句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仓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B. 海鸥伸吟着,在大海上飞撺
C.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 把这些大块的霏翠摔成尘雾和粹沫
4.找出下列各题的正确选项。
(1)文中把海燕比喻为“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2)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中的“高傲”的同义词是( )。
A.自豪 B.骄傲 C.傲慢 D.傲然
(3)“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说明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具有( )。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
C.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D.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4)下列选项中不是本诗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
A.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B.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C.显示出在大风大浪的斗争激流中要勇敢、顽强、坚定、敢于冲破一切障碍。
D.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
5.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答: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带着问题读课文:
1.本文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凸显海燕的形象。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2.请指出文中的“海燕” “海鸥”“海鸭”“企鹅”的象征意义。
3.课文写海鸥、海鸭、企鹅这些海鸟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1.本文以大海为背景,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个画面?文章主要是以什么为线索?
明确:
2.根据“将来——逼近——即临”,给课文划分层次。(文中标记)
三、随堂练习
1.填空。
《海燕》是前苏联作家 写的小说《 》的结尾部分,原题为《 》,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 》《 》《 》和长篇小说《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海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 )吟着,——呻吟着。
(2)蠢( )笨的企鹅,胆qiè( )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
(3)恶狠狠地把它们用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 )翠摔成尘雾和碎mò( )。
(4)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 )灭在自己的深yuān( )里。
(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hǒu( )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B.小刘到上海去打工了,小王到北京去开公司了,小李到广州去创业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雨。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8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9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0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海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对象征意义的理解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对散文诗结构的把握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注意全诗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和感情变化,做一些朗读标记。
2.勾画描写海燕的语句,体会海燕的形象特点,进而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3.诗歌运用了对比、烘托和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表现手法,学习时加以注意。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散文诗。
顾名思义,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这就是说,就其形式而言,它首先是诗,其次在抒情手法上、表现思想上相当地接近散文。它不同于格律诗或自由诗,因为写作的形式上不分行,但它同样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以及抒情的宽泛性。一般的诗,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而散文诗除运用形象思维之外,逻辑思维也是其表现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思维方式。诗意的散文归根到底是散文,散文诗则是一种具有散文形式特点的诗。
2.象征手法。
象征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与比喻、拟人混淆。象征是一种表现方法,一般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赋予事物一定意义,对托义之物须做细致描写和刻画,而借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写和刻画。
象征的作用:
(1)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二、预习任务
1.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掌握有关作者高尔基及其作品的知识,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3.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有何变化?这是什么描写?作用何在?
(2)文章为什么要写海鸭、海鸥、企鹅等海鸟?
(3)文章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对不同形象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请找出文中相应的描写,联系时代背景,想想它们各象征了什么?
(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用它作全诗的结束语?
(5)文章题目是《海燕》,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替作者拟定一个副标题。
三、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海燕》一文的作者是__俄____国文学家__高尔基创作的散文诗,节选自《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全文高度赞扬了海燕的战斗精神。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胆怯(qiè) 掠起(lüè) 号叫(háo) 一晃(huǎng) 飞沫(mò) chǔn(蠢)笨 蜿yán(蜒)
3.下列句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C )
A. 在仓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B. 海鸥伸吟着,在大海上飞撺
C.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 把这些大块的霏翠摔成尘雾和粹沫
4.找出下列各题的正确选项。
(1)文中把海燕比喻为“黑色的闪电”,意在突出海燕的( A )。
A.勇敢、高傲 B.热情、乐观 C.敏感、聪慧 D.敏捷、矫健
(2)海燕“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中的“高傲”的同义词是( B)。
A.自豪 B.骄傲 C.傲慢 D.傲然
(3)“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说明海燕所象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具有( D )。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
C.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D.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4)下列选项中不是本诗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A )。
A.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B.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C.显示出在大风大浪的斗争激流中要勇敢、顽强、坚定、敢于冲破一切障碍。
D.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
5.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答: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
带着问题读课文:
1.本文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凸显海燕的形象。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2.请指出文中的“海燕” “海鸥”“海鸭”“企鹅”的象征意义。
3.课文写海鸥、海鸭、企鹅这些海鸟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
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1.本文以大海为背景,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个画面?文章主要是以什么为线索?
明确: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
2.根据“将来——逼近——即临”,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①(1 6自然段):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②(7 11自然段)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③(12 16自然段):暴风雨就要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随堂练习
1.填空。
《海燕》是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写的小说《春天的旋律 》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 》《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和长篇小说《 母亲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海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 )吟着,——呻吟着。
(2)蠢( )笨的企鹅,胆qiè( )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
(3)恶狠狠地把它们用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 )翠摔成尘雾和碎mò( )。
(4)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 )灭在自己的深yuān( )里。
(5)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hǒu( )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
A.“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B.小刘到上海去打工了,小王到北京去开公司了,小李到广州去创业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雨。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8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9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0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解析:第3个逗号应改为冒号,总结上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