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目 录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一
二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适应的过程。包括能量、物质的交换过程。
(水热交换)
实验名称: 海-气相互作用模拟实验
实验器材:
电磁炉 小锅 温度计 支架
实验过程:
往小锅中加入海水,启动电源,模拟受热的海水。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同时记录海水和大气温度的变化。
海—气间水热交换模拟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说一说:
1.随着海水温度升高,表层海水出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大气中什么增多?
海水蒸发
大气中水汽增多
2.当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凝结,降水返回海洋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水分交换
(1)过程
海洋
大气
蒸 发
凝结 降水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全球水平衡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并没有什么变化----水平衡原理
1.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
2.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
探究
海水蒸发与降水的差额=505-458=47
径流
若海洋蒸发量减小,输送到陆地上的水汽减少,陆地上的降水量也会减少,陆地水资源也就相应减少,陆地会变得更干旱。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水分交换
维持了全球的水平衡。
(1)过程
(2)意义
实验观察:
3.根据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说一说海水温度和大气温度发生什么怎样的变化?
升高
4.实验中大气从哪里获取热量?
海洋
5.海洋通过哪些方式将热量传给大气?
海洋
长波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降水
传导: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
对流:气体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
海水的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中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
潜热: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水分交换
(1)过程
(2)意义
2.海—气热量交换
(1)过程
海洋
大气
潜热、传导对流
长波辐射
大气运动
吹拂
海水运动
1、北半球低纬度海区热量盈余还是亏损?中高纬度海区呢?
2.赤道海区会不会水温越来越高,高纬度海区水温越来越低?为什么?
盈余
亏损
低纬度海区盈余
中高纬度海区亏损
不会。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调节了不同纬度的热量,从而维持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读图思考: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水分交换
(1)过程
(2)意义
2.海—气热量交换
(1)过程
海洋
大气
潜热、传导对流
长波辐射
(2)意义
维持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海—气的水热交换是同时进行,密不可分的。
实验结论
阅读
1. 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据估算为40万亿吨,且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每年的固碳量与陆地植物相当。
2. 海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
3. 某些海域沉积物中80%左右源自于大气中自然降落于海面的空气颗粒物。研究认为海洋中的许多元素,如Mn、Zn等多由大气远距离的输送供给,这些元素可以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营养盐供应,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施肥",控制海洋的初级生产力。
海-气的其他物质交换
学以致用:
海-气水热交换旺盛
海-气水热交换较少
大气干燥
大气湿润
东南信风吹拂
东西海水温差
热
冷
热力环流
正常年份
自东向西的海水运动
冷海水上泛
热
冷
多雨
少雨
说一说:
1.太平洋东、西部大气垂直方向如何?水平方向呢?
2.对比大洋东、西地区降水量的差异?
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
赤道附近低纬度地区呈东西向的特殊的热力环流
东南信风吹拂
东西海水温差
热
冷
正常年份
自东向西的海水运动
冷海水上泛
沃克环流
东南信风减弱
大洋东部干西部湿
促进秘鲁渔场的形成
水温异常偏高
东南信风异常偏弱
异常年份
海水温度异常偏高。
东西海水温差?
自东向西的海水运动
减弱?增强?
大气环流?
冷海水上泛减弱?增强?
减弱
减弱
合作探究
1.用箭头作出气流运动,并写出太平洋东、西岸降水变化。
2.这种降水变化,对沿岸地区带来哪些灾害。
3.对秘鲁渔场产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要求:小组合作 限时3分钟左右。
海水温度异常偏高
东南信风减弱
水温异常偏高
沃克环流反向
少雨
多雨
降水减少
干旱程度减弱
厄尔尼诺
东南信风异常偏弱
异常年份
沃克环流
减弱
大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
自东向西的海水运动减弱
冷海水上泛减弱
沃克环流
减弱或反向
正常年份
多雨
少雨
东南信风异常增强
拉尼娜
异常年份
大洋东部水温?
自东向西的海水运动?
沃克环流?
冷海水上泛?
沃克环流增强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东南信风 正常 异常偏弱 异常偏强
天气气候 太平洋东部干旱,西部湿润 大洋西岸严重旱灾,东岸洪涝 大洋东部更干;
西部降水更多
秘鲁渔场 促进秘鲁渔场的形成 减产 增收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关键词
海—气
相互作用
一般表现
水分交换
热量交换
全球
水热平衡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影响气候和人类活动
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
海—气相互作用
水分交换
热量交换
全球水热平衡
沃克环流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沃克环流
知识体系
随堂巩固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8%,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约有80%被海洋所吸收。下图是北大西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年总值(×0.484w/m)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
A.海面短波辐射
B.海气之间对流
C.蒸发潜热输送
D.洋流热量输送
c
随堂巩固
下图示意某大陆西海岸地区大气环流与海水运动状况,在特殊年份,该地还会出现洪涝灾害。读图,完成2~3题。
2. 该区域上涌水流的主导因素是 ( )
A.洋流性质 B.海水深度 C.大气环流 D.地形
3. 当该地出现洪涝灾害时( )
A.全球气候异常
B.该地渔业生产大获丰收
C.出现拉尼娜现象
D.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异常偏多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