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鹿角和鹿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复述故事,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4.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2.能根据提示复述故事,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板书设计]
7鹿角和鹿腿
最初的认识 外在要美
现在的认识 内在实用
你的观点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
2.能大体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一、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谈话导人。
这个单元我们读了两篇寓言,喜欢吗 寓言故事简短有趣,又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难怪深受人们喜欢。读过《伊索寓言》吗 简介《伊索寓言》。
2.激趣揭题。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读一篇很有意思的故事,板书课题。
简介: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原来叫《泉边的鹿与狮子》,估计有些同学早已读过。我们的课文对故事做了改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而且题目也改了。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是啊,题目为什么这样改呢 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就让我们带着思考赶紧阅读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初读反馈,梳理生字词。
(1)集中识记生字词。
皱眉 配得上 抱怨 狮子 逼近
①指名认读。
说说有哪些生字是自己认识的,怎么认识的。
②指点难字。
“皱眉”,请学生做表情;人一皱眉,额头就起了皱纹。
“配”,左边是“酉”,“酉”为什么要加一横呢 出示字源,古人造这个字,指的是装酒、醋之类的大坛子,液体就用一横来代替,“酒”和“醋”中都有“酉”字。“配”本义指用不同酒配制成的颜色,可以组词造句:班长为同学们分配任务,同学们相互配合,做好值日工作。爸爸大展厨艺,做了好几道色香味俱全的配菜。我们朗诵可以配乐。
指导描红,点拨:“酉”字里面的一短横不靠两边。
(2)集中识记多音字。
出示词语:匀称 不禁 撒腿 挣脱
①同桌间说说这四个多音字的其他读音并组词。集体交流,指导难点字据义辨音,归类识记。
匀称chèn,表示适合、适当,可组词:对称、称心。读chēng时,可组词“名称、称呼、称赞”,一-般跟言语表达有关;还表示测量物体重量,如:称一称这袋米有多重。读chèng时,就表示称物体重量的工具,如:天平秤。
禁,表示控制不住,就读第一声 ,如:禁不住、不禁。表示不允许,就读第四声。
挣脱、挣扎,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一般而言,只有“挣扎”中读zhēng。
②出示第3~6自然段。
生字词集中在这四个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2.出示词语,指导说说故事大意。
(1)刚才我们认读生字词,朗读了了课文主要的自然段。能不能借助下面的词语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词语。
匀称 精美 别致 珊瑚
不禁 噘起了嘴 皱起了眉头 配得上
抱怨 没精打采 狮子 逼近
撒开长腿 挣脱
差点儿送命 狮口逃生
(2)同桌相互练说,再指名说说大意。
(3)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先后有了两次不同的看法,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再来读一读第1~4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体会心情
1.默读课文,找-找写鹿心情的句子,想一想鹿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2.集体交流。
(1)指名读所画的句子。出示:
①鹿忽然发现了自已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
②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③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先请学生自由说说从中体会到的鹿的心情。
(2)指导抓关键词体会心情。
①你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鹿一开始发现自己的美,是多么惊讶 抓提示语中的“忽然”,抓语气词“咦"和疑问句,体会鹿刚开始有点不敢 相信。他不敢相信的是什么 ——是自己的美丽!指导朗读,读出鹿的惊讶。
②第二句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鹿的心情 “高兴、激动、惊喜”等等,鼓励学生仍用抓关键词的方法,通过朗读来体会。
联系插图,如果你是鹿,你会怎么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 指名表演表情、动作。带着这样的想象,读好这句话:注意节奏,要读出停顿,想,象鹿在欣赏自己;语气词“啊”要读得抒情,语气略轻而延长,仿佛在回味;“多么匀称,多么精美别致”要读得舒缓,读出自言自语陶醉的感觉。
③那第三句呢 想象一下,鹿的心情从开始的惊讶,到刚才的惊喜、陶醉,这时候从心情舒畅的高峰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点拨:抓住语气词“唉”来推敲,有郁闷、难过、抱怨的意思。指导朗读。
(3)同桌合作,一人一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心情。指名集体展示。
3.质疑探究。
出示句子,比较质疑:老师发现,我们刚才读的两句话中,有一个词语用得重复了,想一想,这里为什么 要强调两个“忽然”呢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点拨:鹿是第一次发现自己角的美,又是第一次发现自己腿的丑。想一想,在鹿眼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这是鹿对事物最初的认识:外在美。(板书:最初的认识 外在要美)
(2)初次探讨:鹿的想法对不对呢 老师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集体交流。
(3)大家的想法对不对呢 我们暂不评价,等学完课文,我们再来思考。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读帖、临帖。
(1)先把生字归类。半包围“鹿、匀”,左右结构“塘、映、欣、致、配、传、哎、狮、叹”,上下结构“赏”,含有捺画的五个字“映欣、致、哎、叹”。观察每个类别的字如何在田格中摆好重心,先标出在竖中线上起笔、落笔的关键笔画;再描出竖中线两边能稳住重心的、位置对称的笔画。
(2)选一个代表字,自己描红、临写。指名说说写字体会,集体交流点评。
(3)迁移练写其他字,展示点评。
2.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再练习讲讲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提示复述故事,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2.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复习导人,练习概述
1.听写词语:池塘、倒映、倒影、欣赏、匀称、别致。
集体评价纠错。
2.出示提示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欣赏 美丽 抱怨
狮子 逼近 挣脱
差点儿送命 狮口逃生
(1)提示语变少了,这个故事的大体内容还会讲吗 同桌互练。
(2)(2)指名试着讲讲大体意思。
二、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上节课,我们知道鹿最初的认识,就是事物的外在要美。可是,经历一番危险后,他又改变了看法。那他最后的认识又是什么呢 让我们去感受鹿的危险经历。
1. 自读第5~6自然段,想一想,鹿几次遇险
(1)按鹿遇险逃脱再遇险一 再逃 脱的经历,试着用“/”划分语段,集体交流。指名分层朗读。
(2) 多么紧张危险啊!联系鹿上文抱怨的话,想一想: 鹿抱怨自己 的腿太细了,配不上美丽的角,这说明他希望自己的腿要长得怎么样 你们觉得狮子的腿跟鹿腿比起来怎么样 那为什么狮子没追上呢 (3)联系文中的关键词“灌木丛”,体会纤细的鹿腿在灌木丛中奔跑的有利条件。第一次帮助鹿逃脱危险是他的腿,第二次再次帮助鹿逃脱危险还是他的腿,那鹿真的认识到他的腿有多重要吗
2.出示结尾,抓住“叹了口气”,体会鹿的心理。
你觉得此刻鹿说的话是在拖怨吗 对,是在后悔、自责、自省,他后悔自己最初对角和腿的评价。那在鹿现在看来,看待样事物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板书:现在的认识:内在实用)
3.质疑探究。
现在看着板书,比较思考上节课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最初的认识:外在要美。
现在的认识:内在实用。
(1)你们觉得鹿最初的认识对不对呢
认为不对的同学,是不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 出示: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认为对的同学,是不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 出示: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你们到底赞成哪一种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建议:想一想,怎么说可以让人信服 先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2)指名说,集体交流。
相机点拨: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增强你的说服力。
三、练讲故事,拓展阅读
1.小结过渡:事物各有价值,各有各的长处,仅凭外表或某个方面来判断事物的好坏,是不对的。道理我们懂了,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表达 一遍吗 一样的道理,可以有不一样的表达。
2.那你们现在能看着这样的提示,再讲讲这个故事吗 出示提示: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 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1)不过要求提高了:讲这个故事,要表达出你对道理的理解。想一想,讲的时候要抓住哪些句子 先在书上圈画.下,再与同桌练习互讲。
(2)指名讲,集体评价。
3.总结,布置课外阅读作业。
寓言故事里藏着深刻的道理,凝结着许多智慧。课后,我们要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更多的寓言故事,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