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说清楚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4.能说出《北风和太阳》中北风和课文中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说清楚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及其中的道理,能比较出北风和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谦虚 骄傲
勇敢 傲慢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盛东西 坚硬
正视自身价值,相互尊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
2.能说清楚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初步认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人
1.板书课题,指导识字。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一篇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指导识记“陶、罐”。陶罐是古代人用来盛放东西的容器,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不常见,但陶瓷做的物品是很常见的,比如我们家里盛饭菜的碗,还有花瓶等,大多都是陶瓷做的(出示相应图片)。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点拨:发现共同部件“缶" ,缶是一种容器。 古代最初造“陶”字表示山丘,后来借用这个字专指陶制品。“罐"右下部件是“隹”。
2.读了课题,你们猜故事会讲些什么呢
点拨:陶罐和铁罐发生了矛盾——因为是寓言故事,两者之间有矛盾,才会揭示道理。也有可能讲两者之间的友情等。
带着好奇与猜测,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圈出生字,标好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要读好故事,先得读好生字词语。
1.集中识字,感知大意。
出示第一组词语,同桌间先互相认读。
骄傲 谦虚
恼怒 懦弱
古代 价值 代价
(1)指名读,了解起因。
第一行词语大家都熟悉,是反义词,你是怎么记这四个字的
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点拨。
“傲”是左窄右宽的形声字,在《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叫“敖广”,就是右边的“敖”。
“谦”字用拆部件方法,记住笔顺和关键笔画,“兼”在古代表示-只手同时抓住两棵禾苗。写的时候,注意横画间距要均匀。学生描红。
②文中还有词语是“骄傲”的近义词,能找出来认-一认吗 出示:傲慢、轻蔑。你知道“谦虚”的近义词有什么吗 出示:虚心、谦和。
③出示第1~4自然段,学生将词语代人句中读。
这是故事的起因,要读正确、流利。
(2)理解“懦弱”,了解经过。
刚才读的第4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懦弱”,你能猜出意思吗 “懦”字本义是胆小,所以是竖心旁,“弱”字“弓”里的两点,在古代造字时,是像羽毛一样的三撇,意思是力气很柔弱。陶罐真的胆小软弱吗
指名读第5~6自然段。注意读准“争辩、碎片”。理解“恼怒”,拓展“恼着成怒",铁罐被陶罐反驳了一下,哪句话可以体会到它觉得很没面子 (“敢和我相提并论!”)它被陶罐说得无法反驳,所以就“恼怒"了。
指名分角色读第5~9自然段,这是它俩争辩的经过,要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代价”,了解结果。
第三行词语中“价值”是什么意思 对,有价钱、价格的意思,还有用途或作用的意思。文中意思是,陶罐成了文物,不仅值钱,而且对研究历史有很大作用。
“代价”,指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付出精力或金钱等。铁罐看不起陶罐,嘲笑陶罐,又辱骂陶罐,可结果呢 它为自己愚蠢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的结局是什么
2.读好难句,整体把握。
出示第10自然段,将文中注音的生字词标红加粗。
(1)这段话中随文的生字词最多,指名读。注意读准“流逝、覆灭、宫殿倒塌、遗落、废墟、尘土”等词语。
(2)读了这段话,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铁罐最终消失不见的吗
(3)时间最能检验出一个事物的真正价值。
指名分角色读第10~17自然段。注意读准确、读流利。其他同学边听边联系上文想一想,整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概括大意
1.尝试概括。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名同学有没有把故事内容说清楚
2.讨论概括。集体评价刚才同学的概括。
(1)默读课文,再想一想,我们怎么说才能把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说得简洁又清楚呢
(2)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出示课件提示,给支架,指导练说。
故事发生的地点 在( )
故事的起因 铁罐( )
故事的经过 陶罐( )
故事的结果 后来,许多年后,( )
点拨:括号里填的内容,可以不一样,只要说起来简洁清楚,让人听明白即可。
(3)再试着将表格右边的内容连起来说一句话,同桌间相互帮忙指导。要求:自己说得清楚,同桌听得明白。
(4)指名说,集体再评价。
四、感知角色,积累巩固
1.讨论角色。
铁罐和陶罐,这两个角色你们都喜欢吗 为什么
试着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铁罐和陶罐特点的词语,圈出来,再集体交流。
(1)感知铁罐。“骄傲、傲慢、轻蔑、恼怒”等。
(2)感知陶罐。“谦虚、光洁、朴素、美观”,这些词中,“谦虚”能看出陶罐的性格特点,其余三个是形容陶罐的外观容貌。
(3)课文中还有一个新词语也是形容一个人性格特点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懦弱”这个词是铁罐辱骂陶罐用的,你觉得陶罐懦弱吗 “不懦弱”,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 (勇敢、坚强)
2.有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能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 我们到下节课再深入交流。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1)把“骄傲、谦虚、懦弱”这一-组形容性格特点的词语在田字格中写好看,各写一遍。
要领:
笔画多的字,先观察整体结构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
再观察在竖中线.上起笔和落笔的笔画,确保重心稳。找-一找并圈一圈起笔和落笔;“弱”正好分在竖中线两侧。
(2)用同样的方法,学写“提、尘、捧、代、价”。注意“尘”上部的“小”中间是短竖。
(3)指名上台展示作业,集体评议,教师点拨。
4.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和阅读链接,想一想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相关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3.能说出《北风和太阳》中北风和课文中铁罐的相似之处。
一、复习导人
1.听写词语:骄傲、谦虚、懦弱、尘土、代价。
2.回顾上节课,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
陶罐和铁罐给你们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样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总是奚落它。
1.体会“奚落”。“奚落”是什么意思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联系上下文,或找近义词:挖苦、嘲笑、讽刺等。那我们猜得对不对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人国王的橱柜里,听- -听它们之间的对话。
2.分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它们一人一句共有几次对话 共4次。
和同桌合作,读好第2~9自然段。
(1)同桌练习,请- -组同桌展示,集体交流。
你们觉得怎么读,就像文中的角色了 学生自由交流,预设:抓提示语,抓标点符号.突出语气等。
(2)体会铁罐形象。
我们以铁罐为例,来试试怎么读。分组出示两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指名读铁罐的话,相机点拨。
①抓称呼“陶罐子”,体会“傲慢”。想一想,为什么 要加个“子”呢 读称呼时,每字稍延长,“子”体现语气轻浮。
②引导发现,再抓称呼“懦弱的东西”重读,体会“轻蔑”。
③引导理解“相提并论”,体会铁罐语气“你......我...”不可一世的态度。
④引导发现铁罐变本加厉,先是辱骂陶罐“你算什么东西”,再是恐吓“要把你碰成碎片”。
(3)小结学法。
有没有发现铁罐的情绪有什么样的变化 朗读时,语气要越来越强烈。指名读铁罐的话。
能否用刚才抓关键词的方法,读-读陶罐的话 指名分角色合作 朗读,要注意陶罐直是心平 气和的语调。同桌间练习。
(4)评价铁罐。
你对铁罐有什么新的评价
①一上来就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听不得陶罐半句话,气焰越来越嚣张,而且总是揪住陶罐不坚硬这个弱点不放,骄傲自大。这种用尖刻的话数说他人短处,使人难堪,就叫“奚落”。
②跟铁罐相比,陶罐身上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很欣赏呢 点拨联系上下文回答:正视自己不足,勇敢争辩;正确看待自身价值,以礼相待。
三、探究价值,练习表达
一个认为自己坚硬 无比,盛气凌人;一个正视不足,谦虚待人。 两人最终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1.指名分角色读第10~17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在铁罐、陶罐以及人们的眼里,罐子的价值有什么不一样
(1)集体交流。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填进表格中。出示表格:
角色 眼中的价值
铁罐 坚硬
陶罐 盛东西
人们 光洁,朴素,美观,古代的
(2)再读一读人们的话,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想一想,人们眼中出土后的陶罐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点拨概括:历史文化价值。
你觉得作为罐子的价值应该是什么 陶罐说“盛东西”对不对 铁罐说“要坚硬"对不对 人们说“要美观”对不对 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经久耐用,美观,都是对的。坚硬是需要的,那铁罐究竟错在哪儿呢
2.联系全文,总结道理。
(1)指导表达。
联系课文和上表,想一想,你会怎么劝铁罐 鼓励学生不同的表达:不要只看自己长处,也不要只看别人短处,要全面看待自身和他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要学会尊重他人。
(2)从陶罐的身上还学到了什么
点拨: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独特的价值,要宽以待人。
(3)提炼表达。
谁能将我们刚才体会到的两个道理,用一句话综合起来表达,做到简洁又清楚
点拨用肯定句表达:每个人都有自身价值,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与他人和睦相处。
点拨用否定句表达:每个人都有自身价值,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他人的短处,要相互尊重,与他人和睦相处。
3.迁移表达,巩固运用。
自主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一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行人,你会怎么劝北风
4.联系生活,总结全文。
在生活中,班级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身的长处与短处,我们也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