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21我不能失信
爸爸(宋耀如) 伯伯家
盼
劝宋庆龄
教
妈妈 小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新课
1.说文解“信”。
“出示,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古文字,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表示人+(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后来演化为现在的哪个字
(2)(板书:信)“信"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言”字。字的右边“言”的三横在书写时注意变化。
一个人许下承诺就一定要做到,这叫守信(诚信)。 守信是一个人的可贵品质。自古以来,就有“君子言,驷马难追”“人无信不立” 的说法。在古人看来,守信比金钱还要珍贵——“一诺千金”;而有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却做不到,就是失信。现代社会,如果你严重失信了,就会上——“失信黑名单”,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正是与诚信有关,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我不能失信》。
齐读课题。
2.了解宋庆龄。
(1)课题中的“我”,知道是谁吗 (板书:宋庆龄)“庆”是后鼻音,读准确。
(2)出示宋庆龄画像,交流对宋庆龄的了解,重点交流:
①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一生追随着孙中山,献身中国革命事业,坚强不屈,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②宋庆龄的父亲,也是宋庆龄的启蒙老师(板书:宋耀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人士。宋霭(ǎi)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
③宋庆龄关爱儿童。她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宋庆龄有一句名言:“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3.明确略读。
(1)观察课题,引导学生发现与其他课文课题不一样的地方。
“* ”符号表示是略读课文。
(2)回顾以往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所谓“略读课文”,就是将一篇文章简略地、不需要细致推敲地读,能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即可。
(3)阅读文前导语,明确这篇课文学习的重难点。
重点思考理解这句话:“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二、自读课文,知事明理
1.初读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相信同学们有能力自己读懂学会这篇课文,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已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①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文中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②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讲了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主阅读,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2)抓住课文中的人物,理清关系,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里面提到了哪些人
时间: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
人物:宋庆龄、宋耀如、妈妈、伯伯、小珍。
②围绕这些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交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里人物的关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3)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经过如何
结果又是什么
可以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将课文内容概括得更加简洁。
起因:宋耀如一家准备去( )。
经过:宋庆龄想到( ),爸爸妈妈都劝她。
结果:宋庆龄( )。
(4)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抓住课题)
2.以问促读:感悟人物的品质。
(1)从课文的哪里可以读出宋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默读课文,边读边找,标上读书记号。
(2)交流反馈。
①预设一。伯伯家养的鸽子。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鸽子 突出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仍决定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②预设二: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a.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读出宋庆龄的兴奋。
b.从“早就盼着”看出平时宋庆龄可能一直缠着父母要去伯伯家了。
宋庆龄缠着妈妈说:
③预设三:爸爸妈妈劝宋庆龄改天再教小珍,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出示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
“你不是-直想去伯伯家吗 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散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 ”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地时向地道献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a.读读爸爸和妈妈的话,,他们为什么这样劝宋庆龄呢 难道他们不知道失信是不好的吗
这个问题要从这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一是这次去朋友家机会难得,也是宋庆龄一直盼望着的事情。 二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满足她平日的心愿。三是可能父母一开始认为这只是孩子口头上的约定,不是什么大事。
b.如果是你,爸爸和妈妈这么劝你,你会动心吗
C.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宋庆龄说的话,读出态度坚决的语气。
(3)宋庆龄为了信守和小珍的一个约定留了下来,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如果换作你,你有委屈吗 你会后悔吗
①学生交流。
②我们来看看宋庆龄又是怎么说的。
出示: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a.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宋庆龄后悔吗 委屈吗
b.想想,如果宋庆龄听了父母的话,去了伯伯家,还带回了可爱的鸽子,小珍也没有来找她学叠花篮,你觉得宋庆龄会是什么心情
(引导学生认识到宋庆龄的守信是发自内心的,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自觉的行为)
3.联系生活,内化对诚信的认识。
(1)喜欢小庆龄吗 你想对小时候的宋庆龄说些什么呢
自由言说,交流评价。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 (鼓励学生既可讲自己的故事,也可讲他人的故事;既可讲因为诚实而自豪的事,也可讲因为失信而懊恼的事)
(3)小结:“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像宋庆龄.样拥有这种可贵的品质一重诺言,守信用。
三、作业设计
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2.收集有关诚信的成语、谚语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