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专题七 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3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专题七 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3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6 13: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3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一)修炼“挫商”(10分)
①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②“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挫商”也就越高。
③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是一帆风顺的。
④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⑤当你的道路布满荆棘却不退缩,当你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顽强地站起来,当你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心灰意冷,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⑥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⑦司马迁,身受酷刑,用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贝多芬,两耳失聪,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董明珠,经历丧夫之痛却没有被击倒,让“格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炼就的高“挫商”。
⑧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每个
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
种胜利的前奏,始终保持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取得胜利。
⑨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激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要灰心气馁,而要化苦痛为力量,发奋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⑩没有惊涛骇浪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风沙蔽日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一波三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修炼“挫商”,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有删改)
1.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首先,提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论述(3)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全篇,首尾呼应。(3分)
应该修炼“挫商”
为什么要修炼“挫商”
修炼“挫商”的方法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失败与挫折,能考验我们的“挫商”,“挫商”越低,承受能力越弱。
B.第⑦段分别选用了史学界、音乐界、商界的名人事例,论证修炼“挫商”的作用,很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C.真正的生活是会有一波三折的,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修炼“挫商”。
D.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激励法”。
D
【解析】D. 运用了“激励法”有误,根据原文,应是运用了“知足法”。
3.作者认为为什么要修炼“挫商”?试简要阐述。(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生常常充满挫折与失败;②挫折和磨难能够拓展生命的宽度;③经受住挫折后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二)勤勉多岁月(10分)
陈 凌
①三五好友相聚,聊起过去一年的感受,一位朋友很有感触:“以前总给自己定目标,结果却往往完不成,仔细一想,又似乎总有理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抽不出空。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勤勉多岁月’才猛然醒悟,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
②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多一分,也不会给任何人少一秒;但时间也是有偏向的,惜时如金者往往会得到时间的奖励,虚掷光阴者则会徒留怅然。所谓“勤勉多岁月”,或许并不是说勤勉之人就能在人生中额外多一些时间,而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当别人犹豫不前的时候,
你已经在行动;当别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你已在学习充电;当别人选择放弃的时候,你依然在坚持……面对恒定流动的时间,不同的选择会被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
③当然,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李大钊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
④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在85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决心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历时10年,终于完成这部巨著;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依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复了4 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以梦想为帆,以勤勉作桨,百事可做,百业可成。
⑤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足休息都不需要?当然不是如此。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种健康的生活,也必然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
⑥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说:“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思路清晰,从生活场景写起,引出中心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勤勉多岁月
勤勉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
勤勉是一种人生的哲学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第①段由好友相聚时朋友的感慨说起,使文章易于被读者接受,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勤勉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把自己的时间填满,不能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C. 文章第②段用具体的生活情景去解释如何做到勤勉,使得“勤勉”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文章的观点更形象。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B
【解析】B项的表述与文章第③段“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不相符。
3.阅读全文,说说标题中“勤勉”的具体含义,并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勤勉要求我们要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但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作为学生,我们不能虚度年华,应该勤勉好学,做到惜时如金,勤勉如牛,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三)跨界人生(10分)
①《纽约时报》前两年的一篇专栏带红了一个词——“斜杠人生”,这个词意指一个人具有多重身份,不满足于固定的职业。有资格贴上这个标签的人,无不具有多种才能。比如鲍勃·迪伦可以写成“创作歌手”“诗人”“艺术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实,我认为把“斜杠”说成“跨界”,会更好理解,可避免被误以为是“斜着抬杠”。像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明星,很多都是影优而歌,或歌优而影,影、视、歌三栖,同时又进军商业领域,是无所不通的跨界全才。跨界意味着自我价值的体现,人生经验的丰富,生命意义的丰盈。
②对于具有卓越创造力的天才,跨界是一种最先进的自我展示方式。
③达·芬奇大概是人类历史上跨界最广也是最成功的“斜杠青年”,他不仅画出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这样的传世巨作,还玩雕塑雕刻,搞机械设计,担任军事工程师,甚至在16世纪就设计出具有现代理念的冲水厕所,同时还精通数学、密码学、人体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他留下来的《哈默手稿》原稿至今有幸读过的不超过5人,已被比尔·盖茨以天价珍藏。人只要有足够的天赋,就不存在必需的专注才能完成的优先事项。
④相比之下,普通人跨界则可能是想要满足自身对意义的追求。
⑤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说,人若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为了寻求意义,会引导激发自己的潜力,于内在框架里寻求超越。有人用爱情,有人用音乐,有人仰望星空,以跨界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⑥不久前,一个在夜市代客贴膜的小摊老板,因为老婆生孩子,来不及收摊就匆忙赶去医院。代为看摊的城管见有顾客上门,便小试牛刀,过了一把跨界的瘾,贴了一晚上手机膜,做成好几笔生意。
⑦当今生活节奏加快,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人们去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跨界带来的不同体验,可以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职业成就感。
⑧一位律师回忆,有一回她陪朋友去看房,旁边的看房者见她身穿职业套装,拎着公文包,误以为她是楼盘销售人员,过来向她咨询,她坦然受之,最后成功推荐出去一套房子,赚了一小笔佣金。对于那些性格开朗、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跨界探索也意味着更容易得到回报。
⑨但有时候,跨界并不需要宏大的理由。
⑩曾听一个人说过,她与家人一起去逛超市,家人到停车场停车,她走到门口等候。百无聊赖中,她看到门口旁边的小桌子上,放了一把测温枪,就好奇地拿起来给自己测了一下体温。这时正好有顾客进来,见她手里拿着测温枪,便很配合地主动伸手让她测温,她也照测不误。一连测了十几个人,直到真正的测温员出来才停止——即使事出偶然,当事人也仍然觉得这是自己跨界经历的一部分。也许以后她的简历上会加上一条:测温员。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文章思路清晰,首先提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接着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但有时候,跨界并不需要宏大的理由”三个分论点摆事实,讲道理,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3分)
跨界意味着自我价值的体现,人生经验的
丰富,生命意义的丰盈
对于具有卓越创造力的
天才,跨界是一种最先进的自我展示方式
相比之下,普通人跨界则可能是想要满足自身对意义的追求
2.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法,有力地论证了“普通人跨界则可能是想要满足
自身对意义的追求”的分论点。
3.分析以下两则材料中哪一则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并阐述理由。(4分)
材料一:袁隆平院士有很多重大的贡献。一是突破了传统理论的束缚,发明了杂交水稻;二是创建杂交水稻学科,构建了杂交水稻理论体系;三是推动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为我国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四是致力于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为人类战胜饥饿,彰显中国担当!
材料二:袁隆平多才多艺。他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擅长游泳,差点进了国家游泳队;他爱好开飞机,曾考上空军飞行员;他会拉小提琴,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他还会骑马,喜欢打麻将、打排球等,是一位很有情趣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袁隆平多才多艺”,从多方面阐述了他的跨界成就,符合第②段提出的观点。
同课章节目录